APP下载

基于构建主义扎根理论的中越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优化研究

2021-03-13李冬冬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0期
关键词:边贸范畴受访者

李 艳 曾 雁 李冬冬

一、前言

自2010 年以来,我国广西与越南跨境贸易合作进入自由贸易区时代,特别是边境贸易日趋频繁,近十年来,广西与越南双边贸易额不断提升,2019 年达到1753.9 亿元。广西与越南边贸互市点有25 个,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以及RECP 协定的签署,广西与越南的边贸合作必然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广西与越南的边贸合作以服装、电子产品、农副产品、水产品、木材等,其中,服装贸易占边贸总额的25%左右。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广泛应用,如何优化服装贸易跟单流程,成了行业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中越边境服装货物贸易流程的分析,运用构建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期望能够提出优化中越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的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构建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来实现研究的目标。在该研究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对资深的行业专家进行深度访谈,结合作者在该行业的从业经验以及在行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访谈记录的数据进行持续对比、编码、范畴整合等一系列分析研究过程,从而提出优化中越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的理论框架。首先,研究选择的受访者均是有5 年以上中越边贸服装货物贸易管理理经验跟单业务员,这些人员有相当丰富的行业经验,在获悉研究的目的后,都愿意为本研究提供个人见解。其次,研究组成员本身具有该行业从业6 年的工作经验,专注于该领域的研究达12 年左右,熟悉该产业的运营流程。此外,研究人员对构建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也有相当的基础,发表过相关的国际学术论文。

(一)数据的收集

Charmaz 强调构建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需要在关联、相互影响、数量三个维度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收集,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深度访谈。通过深度访谈及言语互动交流,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受访者对相关社会现象的认知。本研究中,研究数据的收集,主要建立在对受访者深度访谈和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构建主义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必须深入到企业现场进行访谈交流,以便他们立足于受访者的工作领域来归纳相关概念,分析和解释受访者遇到的问题及客观反映其真实的认知。鉴于此,在访谈过程中,研究人员将所有的内容都做备忘记录后再进行归纳和分类,以便进一步构建概念与范畴。受访人员来自不同规模的企业,他们对同一行业的同一现象发表不同的看法。本研究的访谈中,作者按照设计好的访谈提纲,鼓励受访者尽可能多样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如Strauss 和 Corbin 指出,通过洞察受访者行为、互动以及其看待社会现象的视角来发展范畴,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概括,而构建主义扎根理论方法,正是通过综合理解受访者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多重叙述和观察来推导出理论。本研究运用用构建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级编码、归纳范畴并持续深度对比直到范畴的饱和。

(二)数据的分析处理

Charmaz 指出,构建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将研究者作为解析人员来解释受访者的工作经历及对相关社会现象的认知过程。本研究同步收集和分析数据,将持续比较分析方法贯穿于编码、概念及范畴之间关系分析的全过程,以此整合及解释理论范畴。第一步,研究人员通过深度访谈的备忘记录分类和编码,归纳出概念。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的基础,也是备忘记录相互对比的重要环节。第二步,将编码进行系统地对比,整合并识别相关概念和范畴,以便于归纳出理论范畴。最后,在理论范畴饱和的基础上,找出核心范畴从而搭建理论框架。本研究以受访者的陈述作为事实依据,从而构建理论框架,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从业经验和决策过程,来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研究数据的编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开放编码、聚焦编码及理论编码。

1.开放编码过程。开放编码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在分析和整理过程中,研究者对访谈记录进行逐句逐行分析并贴好标签。通过贴标签的方式,持续对比,辨识相同意思的范畴。为了从访谈内容中探索潜在的逻辑意义,初级标签可以用简洁的术语对受访者的叙述进行描述,之后导入更高层次的分析。开放编码的目的是从备忘记录中归纳出概念,并深入分析后建立初级范畴。因此,备忘记录是开放编码最重要的部分。此外,为了归纳概念和构建理论,必须持续比较编码并重复记录。

2.聚焦编码过程。聚焦编码是一个重复性的分析过程,旨在开放编码的基础上,使得分析的主题及目的提升到更高层次的概述。在这分析阶段,要求研究人员对大量的初级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和概括。在聚焦编码阶段,作者通过对开放编码数据的持续对比分析,并对受访者经验、观点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通用的概念。图1 展示了本研究提炼开放编码数据到聚焦编码分析过程的摘录。

图1 聚焦编码过程(摘录)

4.理论编码过程。理论编码是在整合聚焦编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备忘记录中内容的持续对比,导入更高层次的分析。这一阶段的分析能够从聚焦编码的概念中提炼理论范畴,揭示概念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聚焦编码与分析主题合并后,导入理论方向。为了保证受访者观点的信度,必须将数据与编码、编码与范畴之间做深度对比分析。通过对理论编码的提炼,能够极大地提升研究者的理论敏感度,以便从大量的数据中熟练地分析和提炼潜在的编码。

三、研究结果

(一)理论范畴一:可追溯性数据系统

本研究中获得的第一个理论范畴是“可追溯性数据系统”。该范畴作为数据信息系统,涉及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源。有效地使用可追溯性的数据信息,可以协调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访谈数据的分析,从经理人员的专业视角,了解优化服装贸易跟单流程与预期效果之间,需要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数据。研究中推导出的理论编码用于构建范畴结构,通过范畴推导出易于理解的概念,最终发展成理论框架。本研究中可追溯性数据的收集、识别和比较由属性、维度及条件决定,最终达到理论范畴的饱和,该理论范畴之间的相关性如图2 所示:

图2 理论范畴1 的提炼

图2 中,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驱动创新,让企业构建可追溯数据,“记录数据” 和“共享数据”作为该属性的重要特征而被提炼出来。而这两个范畴分别收到价值链中的“组件网络”和“生产信息”两个条件的影响,这两个条件包括纺织、缝制等生产处理过程。可追溯数据贯穿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被受访者认为是优化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的首要环节。

(二)理论范畴二:数据基础设施

本研究中推导出的第二个理论范畴是“数据基础设施”,即从生产资源中收集、建立、整合数据体系,保证这类数据能够顺畅地被用户获取。数据基础设施旨在生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优化边贸服装企业的数据生态系统,从而达到利用数据驱动优化跟单流程的效果。在聚焦编码中,围绕着如生产效率、生产系统、交货期和协调合作等建立范畴,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识别能够解释生产过程和适应性而作为数据交换重要特征的理论范畴。本研究中,将基于数据驱动构建的数据基础设施作为理论范畴,目的是让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如图3 所示。

图3 理论范畴2 的提炼

图3 中,“仓储管理系统”作为属性而被识别,意义在于通过数据收集,支持和优化分销中心的管理。“生产执行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原材料到成品的转化过程中,数据的跟踪及存档。“供应链管理系统”是管理服装原材料供应链流程及服务,涉及到原辅材料物流从点到点的消耗。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是用计算机软件协助提高生产效率和设计质量,用于生产过程中建档及创建数据库。影响这些属性的条件,包含了所有生产体系中的相关者,包括在全球服装价值链中的国内贸易商、国内服装企业、越南贸易商。“数据分析过程”作为理论编码的维度是检查各种数据的过程,有助于经理人员决策,比如未知的相关性市场、客户偏好等有用的信息。

(三)理论范畴三:出口网络数据

最后一个出现的理论范畴“出口网络数据”,是指在国际市场出口业务中,包括品牌服装公司、国际买家、零售店、贸易公司等不同角色扮演者,紧密联系并组建成的网络数据系统。“出口网络数据”是访谈过程中,由受访者根据他们的业务经验以及对出口业务流程的解释和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对理论编码范畴的持续对比分析提炼出来,过程如图4 所示。

图4 中,“营销网络”和“大宗买家链”作为两个紧密联系的出口网络信息属性被提炼出来。与此同时,越南买家、零售店、边境贸易公司和品牌服装公司作为影响出口网络数据产生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在受访者对服装出口业务经验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图4 理论范畴3 的提炼

(四)核心范畴的提炼

理论的构建是在辨识和整合核心范畴的基础上形成的,核心范畴是事物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相互影响的本质体现。在这阶段,研究人员通过深度了解受访者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社会现象及未知形式的行为反应及见解,来识别影响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优化的核心范畴,图5 提供了本研究中核心范畴的分析过程。

图5 核心范畴提炼过程

在研究中,通过备忘记录来分析受访者对服装跟单业务流程中行为和观点的解释,以创建理论范畴,然后从理论范畴的构建中提炼编码。图中“转变价值链”作为其中一个核心范畴,是企业在构建强大的数据体系和智能化能力的基础上,连接新的生产系统和传统业务流程而转变服装价值链。而快速反应机制作为另一个核心范畴被识别,是强调减少跟单流程和生产过程中内外部时间消耗。

四、结语

以上分析是研究组通过与中越边贸服装贸易跟单业务员的互动访谈,深入描述受访者在企业运营中积极和消极决策的基础上,共同提炼企业实施数据驱动创新的三个理论范畴。第一个理论范畴“可追溯数据”,推导出服装企业在数据驱动过程中,应对生产过程的所有数据进行追踪记录,这是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重要的环节。第二个理论范畴“数据基础设施”,建议服装跟单人员在数据驱动过程中,建立数据基础设施来优化服装企业的数据生态系统。第三个理论范畴“出口网络数据”,这是由受访者们从从事服装边贸市场业务经验中总结提炼的,具有明显的边境贸易特征的范畴。通过这些理论范畴的构建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一)转变中越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中的价值链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与一般的国际贸易相比,中越边境贸易具有规模小、区域性强、灵活性高等特点。目前,中越边境贸易的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中越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效率低下。本研究的结论说明,通过建立可追溯数据和数据基础设施能够很好地转换中越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中的价值链,有效地发挥每个单元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中越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的快速反应机制

本研究的结论强调,“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减少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和生产过程中内外部时间消耗。中越边境贸易中,消费者的偏好具有相似性,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跟单人员能够更好地识别机会和风险,大大提升服装供应链的敏捷度,有利于优化边贸服装货物贸易跟单流程。

猜你喜欢

边贸范畴受访者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
吉林省对朝边贸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关于推进海南对越边贸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