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1-14良,谭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抗疫疫情

邢 良,谭 翀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2020年9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内,疫情之后武汉高校首场开学典礼上,万名学生唱响《歌唱祖国》,歌声滚烫,令人激动落泪。很多人感叹,几个月前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斗争仿佛就在昨天,如今能安全地回到久违的校园,真是感慨万千。因为有了强大的祖国,有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精神,才赢得来之不易的抗疫全面胜利。随着全国各大中小学的陆续开学,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有效控制,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中国进入了“后疫情时代”。然而,这场疫情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一、“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 “抗疫精神”增强了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

中国抗疫展现的强大精神力量,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激励了青年人的爱国主义热情,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首先,增强了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坚持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得到了最有说服力的验证。党的领导是取得抗疫全面胜利的坚强保障,是中国的制度优势[1]。广大中国人民在战疫情的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有了中国抗疫的全面胜利,极大地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其次,增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认同感。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一声令下,全国上下迅速行动。在疫情蔓延时期,与时间赛跑的中国速度,与死神较量的中国力量;在重大灾难面前,保持各条战线的科学统筹,高效运转。无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中国的抗疫实践切实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认同感。最后,增强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同感。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坚守的执政理念。“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所有抗疫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国抗疫的伟大胜利更是增强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同感。

(二) “抗疫精神”升华了青年人的价值境界

疫情之下涌现的“中国精神”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重大灾难面前,促使这一代年轻人一夜成熟,他们对国家、社会和人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据调查,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青少年为抗疫一线事迹所感动,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崇拜偶像发生了变化。很多年轻人曾经最崇拜影星、歌星,然而在灾难发生时,冲在前线的不是这些明星,而是医护工作者。青年学生认识到抗疫英雄才是最值得崇拜和学习的人。抗疫过程中,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一大批医护工作者的响亮名字家喻户晓,他们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他们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青年人树立了榜样,成为学生最崇拜的偶像[2]。二是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到了新高度。疫情发生时,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社区工作人员在抗疫一线,奋不顾身地与病毒作斗争。灾难面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地舍命请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最美逆行。正是这些人民生命和健康守护者的负重前行,才有了万千普通人的岁月静好。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英勇事迹,使青年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显著增强。 尽管新冠病毒的具体来源还未明确,但相关专家研究表明,这种病毒的爆发跟破坏大自然有关,是自然界对人类肆意破坏行为的报复。疫情之后,大部分青年人开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重视饮食与健康,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意识明显提高。

二、 “重大疫情”为教育开拓了新境界

(一) 风险意识教育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中国能够在抗疫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建立起科学防控体系和风险应对机制,同时加强舆情把控和引导[3]。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国内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国外疫情仍然肆意蔓延。中国的成功抗疫,与西方国家在疫情面前表现出的无能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正面临着多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风险隐患。高校亟需强化学生风险意识教育,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时刻关注网络上的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的渗透,引导学生们树立风险意识思维。针对网络上的颠覆性思想和不当言论,积极有效地发出正确的声音,让青年学生了解真相,明辨是非,提高警惕,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开展风险意识与忧患思维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底线思维,提高风险意识,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常态。

(二) 线上线下结合一体化

疫情爆发后,为了执行国家防疫政策,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一切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被限制,所有的活动转向线上开展。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云端”教育变得越来越便捷,“云端会议”“网课”成为疫情期间的高频词汇。腾讯会议、微信等软件使用频率达到了最高纪录,各种网络平台也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方便了人们生活,也有效避免了群体性聚集而带来的感染风险。大家足不出户,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处理各种事务。由于网络课堂、云端会议“随时随地便能身临其境”的优势,比起传统的线下课堂或现场会议更加方便快捷,这样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疫情之后,这种模式必将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网络课程也有实际教育效果不理想、不能现场互动的弊端。因此线上线下结合,优势互补,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

(三) 大数据应用普遍化

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基本都是通过网络学习和娱乐,一时间网络活跃度直线攀升。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健康打卡制度,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健康信息数据上报,利用大数据,高效、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教育方式,切实提升网络教育的精准度。大数据应用的前景还十分的广泛,如通过采集学生的上网信息,追踪学生运用网络软件或者网络平台的类型、使用频率,分析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兴趣所在,来了解学生思想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校园资助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查看申请资助学生的校园卡、银行卡消费情况,为校园资助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在公寓管理方面,施行刷校园卡或者人脸识别进出公寓,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晚归,夜不归宿情况,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

(四) 倡导健康生活时尚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于是开始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与身心健康。然而,还有不少人并未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更没有从实际行动上去践行。席卷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的贪婪行为最终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论是17年前的非典,还是这次的新冠肺炎,这种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的爆发都和人类的行为相关。面对众多生命的逝去,人们开始反思曾经的无知和犯下的错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保护野生动物,不光是为了预防疾病,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后疫情时代,“尊重自然规律、守护生态平衡”“珍惜生命、健康生活”等理念深入人心。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健康生活的意识,要从青年人做起。既要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也要增强体质锻炼。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正在成为青年人的新时尚。

三、 “后疫情时代”思政教育新的着力点

(一) 借助抗疫纪实 解读“中国之治”

新冠病毒疫情来势之汹、传播之烈、范围之广可谓前所未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次磨难和大考,更是对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一次重要的“淬炼”。这次全民的抗疫斗争,也成为进一步了解国情,读懂“中国之治”的难得机遇 。首先,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统一集中领导的巨大优势。疫情爆发后,全国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数千建设者日夜奋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日建成;这充分证明,有党的统一领导才能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次,对口支援机制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优越性。“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国内医学界四大王牌医院在武汉会师;16个省支援湖北各地市的政策等。事实证明,重大任务面前,对口支援机制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才能行得通。最后,疫情防控网格化治理的能力证明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观察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视野既要“致广大”也须“尽精微”。基层治理的社会化、精细化、智能化,为应对疫情大考提供了坚实基础,更为“中国之治”提供了强力支撑。

(二) 学习抗疫楷模 重塑理想信念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当前,不少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想信念模糊,集体主义淡化,拜金主义盛行,个人利益至上等不良现象。他们以娱乐明星为崇拜偶像,以是否利己为价值评判标准。青年学生价值观扭曲,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学生理想信念重塑是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疫情暴发后,李兰娟院士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肺腑之言,在整个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她呼吁:这次疫情结束后,国家要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影视明星千万片酬要严格把控,要提高科研人员、军人的待遇。要教育年轻人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高校要以李兰娟院士的呼吁为契机,强化新时代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要以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陈薇等抗疫斗争中涌现的一大批英雄楷模为偶像,面向未来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注:《横渠语录》)的鸿鹄之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刻苦奋进,自律自强。

(三) 弘扬抗疫精神 开展感恩教育

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精诚团结。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抗疫斗争中,可歌可泣的感人画面数不胜数。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有召必应,疫情爆发后火速驰援武汉;医者仁心,博爱天下,白衣天使成了除夕夜“最美逆行者” 。还有很多的普通人默默付出,素不相识的志愿者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正是他们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才有了普通人的幸福安康;这种大爱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感恩意识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应当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加强学生感恩意识教育。首先,把典型的抗疫事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青年人讲述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价值选择,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掌握真本领,将来回报社会。其次,开展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诗歌、散文、音乐情景剧等多种方式演绎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恩之情。最后,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召开主题教育班会,让同学们讲述身边的感恩故事,鼓励学生学会表达爱传递爱,以此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疫情带来的不只是灾难,也带来了机遇和希望。疫情下的中国精神,给中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高校应当利用疫情防控中传递出的正能量,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化灾难为生机,变逆境为顺境,借变局创新局。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抗疫疫情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战疫情
团结抗疫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