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防控视域下医学生职业认同提升策略

2021-01-14杨丽娜曹富林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医者家国医学生

杨丽娜,王 维,曹富林,张 利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2020年9月,《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的基本原则,强化了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重要性。职业认同是指个人对将要从事职业基本特征的理解,医学生对职业认同的理解决定着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热情和上进心,在工作中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荣誉感,影响着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1]。但是,目前医学生职业认同情况并不乐观,部分医学生存在职业信念不坚定、学习不积极、担当意识淡薄等问题[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我国展示出的抗疫精神给当代大学生上了生动一课。基于此,从新冠疫情应急防控的角度分析医学生职业认同的指导契机,从职业认同中信念、价值、担当三方面探究当代医学生职业认同优化路径,助力医学生健康发展。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视域下医学生职业认同指导契机

1.1 家国情怀下的职业信念认同

当今医学教育多以单一专业知识教育为主,对职业信念等人文教育培养不足,导致大多数医学生缺乏人文精神[3]。纵观我国的医学发展史,古代医学领域非常重视人文情怀、家国情怀的培养,如“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医者仁心、治病救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涌现出一大批爱国敬业、迎难而上的英雄人物,生动诠释了何为医者。他们展现出的以人为中心、为国家而奋斗的抗疫精神,是浓厚家国情怀的体现,让医学生对“家”“国”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当代医学生应树立救死扶伤的职业信念,树立敬畏生命、守卫生命的责任意识,深入学习医者仁心的品质。

1.2 榜样作用下的职业价值认同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造成医学生出现“空心病”“佛系”等现象,医学生职业价值存在一定的误区[4]。此次新冠疫情应急防控中,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医务人员日夜工作,攻坚克难,与病毒较量、与时间赛跑,挽救了无数生命,同时在医务人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镇干部、民警、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先进人士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一线,肩负起使命与担当,在抗击疫情中诠释着崇高的职业价值。医学生在这些抗疫英雄的正向榜样引领作用下,职业价值认同得到有效强化,对职业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使医学生建立起对医生的敬佩和身为一名医学生的自豪感,更加坚定了其从医之路,以无数医学前辈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产生对医生职业价值的憧憬与向往。

1.3 抗疫精神下的职业担当认同

研究显示,部分医学生对从业环境了解不足,对医生的使命担当理解不深刻[5]。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舍小家抛安危,驰援一线,拿出非凡的精神和勇气扛起医者的责任使命。此次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它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但它同时也体现了宝贵的抗疫精神,如危机时刻医学专家挺身而出,深入一线追溯疾病源头和致病传播机理,寻找解决之法,为病人减轻痛苦,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展示出了尊重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也表现出了知识扎实的学术和本领过硬的技术。在《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的“五术”,要求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要对照“五术”严格要求自己,激励医学生在抗疫精神的正确思想引导下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行,扛起医生职业的责任担当。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视域下医学生职业认同优化路径

2.1 加强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引导坚定家国信仰

医学生的职业信念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影响其责任感与使命感。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有赖于职业信念的确立和强化。第一,注重职业信念的培养,举办医学讲座或分享会,从情感上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开展相关活动,如到社区进行志愿活动,将医者仁心的信念融入医学生的生活。第二,积极开展临床实践,让医学生与患者亲身接触交流,强化救死扶伤的使命意识,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增强职业认同感。第三,加强师资力量,优化教育资源,推动家国情怀在医学生心灵落地生根。以教师为桥梁,讲述医学前辈为国奉献,努力钻研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态度和正确的职业信念,坚定家国信仰。第四,建设家校合作平台,建立全面监督体系。教师和家长通过微信、钉钉等社交软件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帮助其坚定职业信念,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2.2 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提高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

职业价值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学院校要树立以“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为一体的学习观念,引导医学生深入学习应急防控中涌现出的医生前辈模范典型。第一,建立多元化的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可接受度和关注度高的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医学生深入学习先进典型事迹。第二,充分发挥医学生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其深刻领悟先进典型的优良品质。将先进典型的精神与品质有效融入思政教育,使医学生对其背后的专业性有一个全面、多角度的认识。第三,积极鼓励医学生成立先进事迹宣讲组,与全校各支部的宣讲组进行分享,让更多医学生能够感受一线工作,对专业价值具有多角度的认识。邀请先进典型进入校园讲述工作历程,表达内心感受,让在校医学生近距离感受医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以共情的方式产生职业情感共鸣,进一步激发对医学专业的热情。

2.3 积极宣传抗疫精神,指引医学生肩负使命担当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抗疫精神应运而生,即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医学生要积极学习抗疫精神,肩负起救死扶伤的使命。第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本,优化课堂内容。鼓励教师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讲述先进个人故事,让医学生对生命至上、舍生忘死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向医学生分享中国在全球抗疫过程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多国合作抗疫的大国担当,将命运与共的思想深植医学生内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第二,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遇到问题认真思考,用科学的方式处理。第三,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目标。目标是动力的源泉,分享相关视频,让学生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有进一步的认识,帮助其分析人才市场供需状况,树立清晰明确的目标,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使命。

3 结语

医学生职业认同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医疗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广与普及,全民免疫屏障逐步建立,医生的专业发展格局持续改善,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医学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医学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医者家国医学生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