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2021-01-14倩,谷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劳动者农民职业

杜 倩,谷 月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路径,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能够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1]。

1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更符合农民对教育资源的要求。另外,职业教育可面向农村灵活设点,满足农民对教育的需求。

1.1 新时代乡村振兴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一是职业教育可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而职业教育可为农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并且承载农业科技研发的功能,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农业成果转化能力,拓宽农业成果的应用渠道,从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职业教育可培育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可满足农民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可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培育工程,可加快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结构布局,同时探索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特色化、智能化、机械化。三是职业教育可有序推进乡村治理工作。职业教育可为农村劳动者搭建学习平台,可培养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专业人才,推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职业教育可缩减城乡差距,减少城乡矛盾。一是职业教育可促进城乡人口流动,提升劳动者素质。职业教育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农民自身的职业技能。二是职业教育可减轻劳动者的就业压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职业教育可培养特定领域的职业农民,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现状。三是职业教育可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更多学习技能的机会,稳定农村劳动者在城市的就业,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收入,提升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1.2 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振兴,人才是关键。一方面,针对农业需要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职业教育可为农业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多种学习的途径,满足他们对技术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完善劳动者的创新和经营理念,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质量[2]。

2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策略

2.1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夯实职业教育办学基础条件

政府和学校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在面向农村劳动者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起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劳动者教育专项经费,并实施长期有效的专项资金投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政府保障经费投入的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投资职业教育,支持职业学校自己寻找服务乡村振兴的合作企业,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政府要鼓励高职院校主动开设涉农专业,可从招生计划、办学经费和重大项目等方面向高职院校倾斜,调动高职院校的积极性。

2.2 健全职业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提高职业教育保障条件

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由于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使得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政府应根据地方特点,加强职业教育的保障制度,让职业教育走上“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发展”之路[3]。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

师资水平决定着办学水平,要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将技能水平、实践经验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等作为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依据[4]。创新师资培训方式,拓宽师资培训途径,增加关于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奖励机制,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农村职业教育中。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参与实践[4]。加强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师范类专业建设,保障师资数量。聘请有经验的校外专家、杰出工匠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3]。

2.4 丰富职业教育内容,提高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者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要想提升对农村劳动者的吸引力,必须要重视实践。首先,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学校要主动开放实训室,主动为劳动者提供服务,主动对接市场,从而提升实训室的利用率。其次,职业教育要提高为农村劳动者办学的主动性,主动走进农村,走进田间地头,挖掘农村的办学资源,开发与农村劳动者紧密相连的课程体系,贴近劳动者实际生活和生产,使得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者更有吸引力。最后,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农村劳动者的实际需求,能解决他们在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得劳动者学有所用。

2.5 创新教育理念与方式,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首先,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理念要创新,支持农村劳动者通过弹性学制的方式参加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生相比,农村劳动者的学习时间受到农耕时间的限制,他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技能,因此,对农村劳动者的培养要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其次,教育方式要不断创新,如采用田间教学、互联网培训和实训室培训,支持各类型的合作培养教学,因材施教。最后,高职院校可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让不方便进入学校的农村劳动者在家也能学习知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6 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并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综合能力

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应分别予以引导和支持。全日制教育可重视学生服务农村建设职业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在上学期间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要在培养乡村青少年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方面发挥作用,而继续教育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技能短期速成方面有着明显优势[5-6]。高职院校要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条件,做好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培养高职涉农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劳动者农民职业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在云端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