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陕西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与结构研究

2021-01-14程书强郭彦朋周辉辉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产教陕西省院校

程书强,郭彦朋,周辉辉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陕西是非常重要的西部开发大省,要实现各领域产业发展,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陕西省职业教育专业覆盖率较高,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开发具有积极影响。把握好陕西省的职业资源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尽可能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优化,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调发展和良好构建,促进陕西省产教融合力度的提升和陕西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完善。为使陕西省职业教育增加有利条件,提升发展档次,要促进陕西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优化发展,这对于陕西省未来的产业发展具有现实价值[1]。

1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职业教育与产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是为了遵循市场发展需求,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安排,遵循当代市场的发展规律,促进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发展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产业与人才培养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要满足人才需求和实现人才供给,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人力供给侧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教育的辩证关系,便是要满足两个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要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完善配置,提升教育资源的应用效率,也要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学校要严格按照市场发展需要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给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更多人才投身到教育与产业的融合中,使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形成正向联系,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这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的第一原则,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根本要素。

2 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为了实现教育服务与当地产业进行有效融合,促进产业与教育的共同发展,陕西省教育厅要求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学校设立的专业课程,应以应用类型课程为主,不但要实现汽车维修、电子工业、煤矿安全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也要促进市场急需产业的完善培养。陕西省在对接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在职业教育领域针对市场需求展开合理布局,实现了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进行,不仅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还积极创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更多学生解决求学问题,为更多企业解决就业需要,让职业教育成为更多学生实现个人理想的方式。陕西现有职业院校416所,在校生840万人,目前已有8所高职院校入选全国“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位居全国第八。省教育厅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陕西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促进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逐步根据当地教育发展实情,促进转移就业,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打造真正符合职教产业需求的脱贫致富职业教育模式。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产教融合,构建产业发展与教育完善的工作基地,深入推广校企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办学,促进校园、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合作。陕西省在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已被教育部定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省。陕西省内有多家企业被批准为陕西省产教融合试点企业,且陕西省积极构建职教园区和教学研究基地,以此促进产业与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与建立,实现创新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同融入。此外,建设示范性职教培育中心,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充实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经验。为深度推进职业教育的高效发展,陕西省打通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通道,促进人才培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共同发展、共同衔接。

3 陕西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协调性研究

3.1 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并未完全协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陕西省职业教育缺乏更开放的教学体系,难以满足市场导向的具体需要,而市场发展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包括具有技术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职业院校在制定相关目标的过程中,并未实现与当地产业结构的充分调整,导致在设立人才培养目标时,未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难以实现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充分结合。

3.2 职业教育与人才市场的联系不够密切

职业教育学院并未充分认识到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也未察觉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导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不及时,现阶段的管理模式和办学模式难以完全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4 陕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举措

4.1 根据国家政策,制定长远计划

《陕西省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是陕西省根据国家发展政策,针对陕西当地发展状态进行充分市场调查的、符合当地高职院校发展情况的发展规划。其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阶段的发展规划,并根据专业设置要求,提出了预期目标,实现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优化升级了当地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实现了动态变化的专业调整。

4.2 根据当地特点,打造特色教学品牌

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行业优势和发展特点科学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未来阶段人才培养的服务对象,专注打造以自身为优势的学院品牌,不断提升教学竞争能力。根据当地的发展优势和产业特点,构建特色专业,以当地服务型产业和优势发展产业的整体规划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立足地区产业发展的特征,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构建特色产业教育品牌。及时调整不适宜当地产业发展模式的专业,适当转变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使之成为符合陕西省地方特点的产业发展模式。根据陕西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则,打造特殊产业,并逐步推进现代高端教育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包括高端护理、健康养老、高端家政等全新的市场发展领域,提升专业人才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2]。

4.3 促进产业建设,完善办学基地

高职院校在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好专业设置,以陕西省当地产业为核心,以市场发展为根据,积极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对接国家支柱型产业。促进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把握好专业区域性建设,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专业优势,完善职业办学经验,根据陕西省提出的具体要求,构建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相关工业基地,利用陕西省当地的产业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5 结语

要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调整人才培养规划,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与促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陕西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