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社区”治理建设路径探索

2021-01-14姜宇琪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9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智慧社区

姜宇琪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当前,科学技术正以几何速度发展,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之相对应,传统的基层社区治理方式也正在被重组更新。刘淑研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一书中表示,政府职能正在进行着从行政管制到公共治理的快速变迁,并且指出当前我国政府转型的首要目的是转变身份,建设服务型政府。“社区实际上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学家把它作为研究大社会的起点”,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性组织结构,成为了重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平台”[1],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新型社区组织就此代替了传统的单位大院或者员工宿舍,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所。伴随社会治理理念的发展,基层社区的各项职能也正在被不断更新加强,正如郑杭生教授所指出的,“我国社会30 年的发展,是通过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2]的方式实现的”。

高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创新发展,这也使得政府在城市发展道路上不断吸取经验,获得突破。随着社会治理模式的制度创新,行政组织进行多次改革,国家与社会建立起共同治理新模式,智慧社会也就此开始深入人们的视野。众多政策研究者都把它作为社区管理新模式,社会化、改革完善社区工作方式,以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美好生活的需求,直接提高了人民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使得科技的影响力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快速蔓延,更高层次的“智慧城市”的模式必将成为未来政府改革的主导方向。而“智慧社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结构,其治理方式的创新也将成为国家治理的首要目标。不难看出,智慧社区的建设可以明显提高基层社区治理水平,提高基层公共治理能力。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积极完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改进社区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智慧社区的水平和能力,推动智慧城市的全面发展,构建共同治理、共同享有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成为了政府官员和众多社会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相关概念理解

在给予社区的140 项定义中,大多数皆认为社区是指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群组成的社会有机体,它包括一个社区及其活动领域,是由特定领域的相关群体形成一种互动和共享的文化可持续性。

虽然对社区概念的定义繁杂多样,但社会学家对社区基本要素的理解基本相同。社会学家一般认为,社会需要包含特定的人数、范围、领域、对象差异以及文化——社区就是这样一个“由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2000 年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文件,明确定义了中国社区的概念,确立了其作为社会基础单位的地位,即以社会甚至城市和国家发展的基础社区单位的地位和角色存在[3]。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理理念和城市发展战略,其建立和创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列入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来指导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而“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一环,智慧社区现阶段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拥有相当灵活的操作权力和空间,可以有效地在社区治理流程中进行改造创新。

同时,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立的基本单位,在基层政府运行管理中具有足够灵活的空间,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有效渗透其现有层级的作用。通过统筹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智慧社区不断整合社区基础信息,汇集管理和运营资源,进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以此为基础,智慧社区可以有效逐步提升社区管理能力,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管理的网络化和科学化。

三、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的发展,数据处理能力的突破,5G 商业进程不断深入,5G 时代的来临必将给互联网带来更大的突破和发展,同时也将给智慧社会带来更加“智慧”的一面,社区也会因此从中受利。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单位,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是不同社会群体的交点,是不同利益的聚集场所,是社会生活的支撑点。只有充分重视社区的发展,才能以点带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只有这样,民众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才能与日俱增。

2017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加快实施“互联网+社区”战略,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已取得初步进展,主要表现为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线上协调联通服务,以及最基本的社区信息数据网上维护工作。

但同时,由于“智慧社区”这一概念的实践发展仍不充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流程标准化程度尚浅、电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民众了解满意度薄弱等。究其根本,是因为对“智慧社区”治理建设概念上的理解不同,导致不同社区的实际运用效果存在偏差,其真正的内涵未能充分得到践行。与此同时,建设“智慧社区”对相关技术提出了具有一定高度的要求,该电子服务系统的实际建设和应用水平也存在参差,现有的“智慧社区”技术并没有发挥出其完全的作用。

四、“智慧社区”治理建设路径探索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生活在农村的居民离开乡村和宗族的农村定居点,进入城市并居住在城市社区。就目前情况来说,“智慧社区”的实际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其道路探索仍存在部分障碍和困难。由于对“智慧社区”治理建设的概念上的理解不同,不同社区的实际运用效果存在偏差,原始概念想法并未充分得到践行。同时,由于对建设“智慧社区”的技术有一定高度的要求,该系统的实际建设和应用水平也存在参差,现有的“智慧社区”技术并没有发挥出充分的作用。

政策的提出必然会引导制度的创新,各地方政府都已深刻认识到了“智慧社区”治理建设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关部门开始对“智慧社区”的概念、内涵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采取适当措施加快社区智能化、电子化建设速度。本文在总结现有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至今“智慧社区”建设中对现有指标的更新数据,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解决“智慧社区是什么”以及“如何治理建设智慧社区”等核心问题有所帮助。

(一)完善治理机制,加快社区建设

“智慧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区治理理念,能够基本满足政府、企业和居民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中的新需求,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通过分析国务院提出的意见指南,各个地方政府部门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创新方针,建设发展“智慧社区”。这些举措大大刺激了“智慧社区”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发展,掀起了一股创新创造的潮流,“智慧社区”的初步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建设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于“智慧社区”的概念、内涵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从包括科学决策、业务开展和优化政务办理流程等环节在内的多方面进行探究,从而为平台建设提出建议,提高办理效率。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作为服务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业务管理指导的专业化,加快平台反馈的修改和升级;城乡社区应明确职责界定范围,区分服务管理的权限和类别,理顺各社区工作站的职责[5]。上级部门有责任按时监督和检查各基层部门工作情况,使基层社区自治能够符合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二)树立多元治理,提高民众认知

“互联网+”对于部分人来说,或许还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应该主动去了解和认识新事物,跟上改革创新的步伐,更新自己的头脑与思想,这样就不至于在这个高速竞争的世界中落下风。

对于政府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智慧社区”作为全体社会工作者尤其是社区管理者的共识,是国家政府建设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智慧系统作为社会信息传播媒介的一种,不仅仅是一个交流平台,更是辖区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部门人员应真正将其建设作为反映社区内部民众言论舆情和社会利益团体诉求的信息集散中心,以平等的姿态积极参与,尊重我国互联网信息空间的社会发展自然规律和社会话语平台体系,同时对各类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持积极开放对待态度并大胆推广运用,探寻“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社区社会治理的新发展路径,新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神话这一概念,认识到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但这并不是万能的,甚至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其应用的有效性最终仍取决于执行者的理解水平和能力。

社区治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主体的多元化、决策的民主化和政策的合作化。当然,政府部门仍是主导“智慧社区”治理工作模式的重要政治领导力量。但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治理理念的更新,政府部门更需要摒弃以往的社区管理观念,改变对于社区居民、社会非政府组织、企业、基层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的轻视和偏见,充分认识到这些组织在众多管理部门管不到,也管不好的领域中的强大力量,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协作能力,主动开放参与渠道,使其参与到社区管理的活动中去。政府应主动下放部分管理权给这些“多主体”,通过研究制定和贯彻实施相应的规则,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管理的职责,一起成为“智慧社区”管理建设中的重要股东和合作伙伴。

(三)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作为一个不稳定的问题,一直是专家们研究的中心。“互联网+社区”概念的最大优点就是信息的快速调用,因此其弱点也同样在于信息。不同实体之间的资源共享、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所产生的数据流,都与信息的存在密切相关。与其他资源不同,信息只能用于创造价值,但一旦创造价值,其安全性就不可避免会受到损害。因此,在信息安全领域开展良好的工作对于建立智慧社区是极为重要的[5]。一方面,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安全防御,维护和更新硬件和软件设施,在技术层面保障信息资源工作,同时建立完善数据共享体系,构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严格制定管理标准,加强对社区信息网络用户的监督管理,以尽可能避免信息资源的泄露和滥用,确保“智慧社区”管理能力的有效应用。

在政府内部,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本身就存在着作为个人的私人利益以及作为组织整体的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应当吸取国外优秀的经验,将服务置于民主政治的框架中运行,通过各项制衡机制,保障信息安全,防止“有心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去牟取私利,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四)推动平台整合,贴合民众需求

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和交流执行能力的限制,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为加快整合智慧社区多服务平台系统,推动完善其建设与新的治理模式的吻合程度,社区管理者需要抓住机遇,在国家的宏观领导下,改变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积极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和实施水平,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大力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互动协同的“智慧社区”治理建设路径探索[6]。同时,为了更好地给人民提供公共服务,提高民生指数,相关部门应配合相关社区治理理念,构建有效的社区服务平台,提升“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整合能力,探索“互联网+社区”管理的新模式。

调查发现,在智慧平台实际运行中,居民的参与程度并不是很高,很少有居民有使用意愿,所谓的培训也只是政府单方面的输出,而不是居民自愿的参与,其效果和回报率偏低。这实际上未能落实政府“搞好我国智慧城市宜居生态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就是为了惠民,搞好就业就是利民”的这一项根本政策的初衷。因此,在深入建设我国“智慧社区”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需要充分考虑建设涉及关系到建设“智慧社区”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想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考察现场调研等多种互动方式[7]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智慧社区”全体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使“智慧社区”的建设更贴合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五、总结与反思

积极推进社区智慧水平建设,有利于提高社会有用性和管理能力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基层政府由管治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更多的社区居民过上了更智慧、更快乐、更安全、更和谐的生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为目标,跟随国家的指引,这同样也将会是“智慧社区”建设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提“智慧社区”应用水平、通过协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促进社区发展平衡、通过绿色建筑能源科技保障社区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发智慧应用提高社区服务范围、通过资源共享共同创建智慧生活。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城市社区相应较为密集集中,所要面临的治理难题一直不少。在这一背景下,基层政府更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设管理我国“智慧社区”,吸引更多的居民进一步自发参与到现代社区的建设中去,引导传统社区向智慧服务方向转变。从长远上来看,通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社区”发展治理模式,我国可以逐步立足于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新模式。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智慧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