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便携式冲牙器对牙龈炎症患者口腔卫生维护效果的研究

2021-01-14孙文韬王依玮钱洁蕾孙梦君谢玉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菌斑口腔卫生牙周

孙文韬,王依玮,钱洁蕾,孙梦君,谢玉峰,束 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医学院牙周病科,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 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011

牙龈炎和牙周炎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口腔疾病[1]。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发现,我国35 ~44 岁居民的牙龈出血发生率高达87.4%,牙结石的检出率高达96.7%,且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没有显著改善。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牙周健康情况仍不容乐观。

菌斑生物膜是引起牙龈炎症的主要因素[3]。目前较为普及的口腔菌斑控制措施可以分为机械性方法和化学性方法[4]。机械性菌斑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刷牙和邻面清洁工具的使用。化学性菌斑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牙膏、漱口水等化学制剂的使用。其中,机械性菌斑控制方法一直被认为是清除菌斑、预防牙龈炎症的最有效的方法。研究[5]表明,每天早晚各采用巴斯刷牙法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可以有效减缓牙齿表面菌斑堆积。但是,由于大部分患者难以正确规范地使用机械性菌斑控制方法,导致其牙周菌斑控制效果不佳,最终影响了自身的牙周健康。

菌斑最易堆积的部位是牙龈和牙齿交界的“龈沟”(或“牙周袋”)区域以及牙齿的邻面。而牙齿邻面清洁较困难,所以该区域的牙龈也是炎症最好发的部位[6]。研究[7]表明,单纯使用牙刷无法清洁约40%的牙齿表面,即使使用牙线清洁凹凸不平的牙齿邻面也会遗留大量 菌斑。

冲牙器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口腔卫生维护器械,是利用水流脉冲冲击的方式来清洁牙齿表面和牙间隙。便携式冲牙器携带较为方便,利于患者旅行途中或上班时使用。与一般的冲牙器一样,便携式冲牙器可以在水流中混入较多的气泡,产生类似振动的冲击作用;或者在水流中添加一些不同功能的助剂,如微细的砂粒或表面活性剂,以更好地辅助清除牙面菌斑。研究[8]表明,冲牙器产生的水柱可以深入龈沟和邻面凹陷区域,而且其效果可以达到微观的彻底“清洁”,而不只是宏观的粗略“清除”。冲牙器产生的水流除了有清洁牙面的功能外,对牙龈还有按摩作用,可以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然而,便携式冲牙器对牙齿表面菌斑的清除效果和对牙龈炎症的改善能力尚存争议。

本研究通过比较传统的菌斑控制方法(巴斯刷牙法)与其联合便携式冲牙器对牙龈炎和轻度慢性牙周炎成人患者光滑面菌斑控制和牙龈炎症控制的效果差异,明确便携式冲牙器在口腔卫生维护中的作用,为临床医师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维护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 年9—11 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被诊断为牙龈炎及轻度慢性牙周炎[9]的成年患者78 例,分为2 组。纳入标准:①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②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③纳入研究时无其他相关口腔疾病。④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根尖区无阴影。⑤纳入前3 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牙周相关治疗。⑥直至参与本实验,未曾使用过任何品牌的冲牙器。排除标准:①孕妇或在本研究期间计划妊娠的妇女,哺乳期妇女。②患有重度牙周炎。③临床或放射学显示口腔内有急性感染,根尖病变,根折,有未经治疗的龋坏,修复体达到龈下和/或在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处或其下方修复体边缘不密合。④接受过牙周手术或根管治疗。⑤研究者预估依从性差的患者,或其他不宜参加此项实验的受试者。所有患者纳入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9 例。将随机产生的分组方案号分别放入不透光的信封中,并按照顺序给信封编号。在筛选完成后,给患者编号。于第一次口腔卫生宣教前打开相应编号的信封,明确患者的分组,并进行相应的口腔卫生宣教。

1.2.2 各组干预措施 对照组单纯使用传统的机械性菌斑控制方法(巴斯刷牙法),向每位患者提供同一品牌的牙刷和牙膏(高露洁纤柔备长炭软毛牙刷1 支、高露洁健白防蛀牙膏140 g/支,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每日早、中、晚饭后按照巴斯刷牙法刷牙3 min。实验组使用巴斯刷牙法联合便携式冲牙器进行口腔卫生维护。除了相同品牌的牙刷和牙膏外,另向实验组每位患者提供1 台便携式冲牙器(松下超声波水流冲牙器EW1511,松下电器)进行口腔卫生维护。每日早、中、晚饭后先按照巴斯刷牙法刷牙3 min,再使用冲牙器冲洗牙面3 min。所有患者均由1 名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口腔卫生宣教员宣教器械的具体使用方法,且患者每次随访时再次宣教,保证所有患者均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口腔卫生维护。

1.2.3 评价指标 分别记录纳入时、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 周和6 周后患者的牙周指数,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菌斑百分率(percentage of plaque)、牙龈指数(gingiva index,GI)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每位患者选择6 个指数牙(16、21、24、36、41、44)检查PLI、GI 和BI,记录每颗牙2 个牙面(颊面、舌面)的PLI 和GI,以及6 个位点(颊侧近中、颊侧正中、颊侧远中、舌侧近中、舌侧正中、舌侧远中)的BI。

(1)PLI 记录指数牙牙面的PLI。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10]。

(2)菌斑百分率 使用2%中性品红溶液对牙面菌斑染色,记录牙面菌斑染色结果。菌斑百分率= (有菌斑的牙面数/受检牙面数) ×100%。

(3)GI 将牙周袋探针放到牙龈边缘龈沟开口处,沿龈缘轻轻滑动。记录指数牙的GI。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即牙龈的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等炎症,即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即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11]。

(4)BI 使用牙周袋探针探入龈沟,取出探针30 s后,记录指数牙的出血指数。0=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后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12]。

所有检查均由1 名医师及1 名助手进行和记录,检查和数据记录均严格遵守双盲原则。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随访率为100%,共纳入78 名21 ~65 岁的牙龈炎患者,平均年龄(35.01±8.97)岁。其中男性33名(42.31%),女性45 名(57.69%)。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表1)。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

2.2 患者连续口腔卫生维护后PLI、菌斑百分率、BI 和GI 的改变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线时,PLI、菌斑百分率、BI 和GI 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 周和6 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LI、菌斑百分率、BI、GI 较基线时均显著改善(均P<0.05)(表2)。同时,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 周和6 周后,实验组各项牙周指数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表3)。

表2 基线及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 周和6 周后的牙周指数Tab 2 Periodontal index of baseline and continuous oral hygiene maintenance after 2 and 6 weeks

表3 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 周和6 周后牙周指数的改变Tab 3 Change of periodontal index of continuous oral hygiene maintenance after 2 and 6 weeks

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 周及6 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光滑面(颊侧正中、舌侧正中)和邻面(颊侧近中、颊侧远中、舌侧近中、舌侧远中)的BI 较基线时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光滑面和邻面BI 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表4)。

表4 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 周和6 周后邻面和光滑面BI 的改变Tab 4 Change of proximal and smooth surface BI of continuous oral hygiene maintenance after 2 and 6 weeks

3 讨论

Culter 等[13]认为,冲牙器可以有效清除牙龈缝隙中的细菌,从而延缓牙龈炎症的发展;同时,连续使用冲牙器2 周后,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BI 和GI均显著降低(P<0.05),且龈沟液内的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也显著减少(P<0.05)。Kato 等[14]研究表明,冲牙器的水流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约85%的菌斑,且不会损伤牙齿表面硬组织。这些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一致。在连续使用便携式冲牙器2 周后,实验组患者的PLI、BI、GI 和菌斑百分率均有显著降低,且与基线对比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继而说明便携式冲牙器在短期内(2 周)就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

与基线和2 周后比较,实验组的BI、GI 以及菌斑百分率在6 周后仍有下降趋势,说明连续使用便携式冲牙器可以在一定时间内(6 周)稳定有效地控制牙龈炎症,维护牙周健康。而结合便携式冲牙器便于携带和使用的特点,该方法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的牙周护理有较大帮助,例如长期出差,或无法常规使用口腔卫生维护工具的人群(佩戴正畸托槽或行动障碍等)。

在连续进行口腔卫生维护2 周和6 周后,实验组各个牙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组相对基线的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便携式冲牙器对控制菌斑和缓解牙龈炎症比单纯刷牙具有额外的效果,提示便携式冲牙器可以应用于牙周治疗和维护期间的口腔卫生维护。同时也要指出,对照组的患者按照要求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后,PLI、GI、BI 和菌斑百分率较基线时也显著降低,说明正确的口腔卫生维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炎症状况。

相比传统的刷牙方式,冲牙器可以同时有效地控制邻面和光滑面的菌斑。本研究中,实验组邻面和光滑面BI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数值上,实验组邻面BI的改善程度大于光滑面。说明冲牙器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光滑面的菌斑,还是一种有效的邻面辅助清洁措施。

另外,也有研究[15]认为,由于水流的冲洗范围有限,冲牙器对口腔菌斑的清洁能力局限在较浅的牙周袋。所以对有较深的牙周袋的患牙而言,冲牙器并不能有效改善患牙PD。所以本研究没有将PD 作为观察指标,且仅纳入了牙龈炎与轻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外,Watts等[16]的研究认为,无论使用纯净水、0.02%氯己定溶液或0.57%硫酸锌水溶液进行冲牙器冲洗,其对菌斑的控制效果并没有显著差异。故本研究在使用冲牙器作为口腔卫生维护工具时未联合使用其他相关的化学菌斑控制制剂。由于不同医师对菌斑的清除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且每个患者牙周组织对治疗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所以本研究选择纳入3 个月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的患者,希望避免牙周治疗干预对研究结果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便携式冲牙器作为一种较新式的口腔卫生清洁辅助工具,联合传统刷牙法,可以在牙周治疗和维护期间辅助患者实现更好的口腔卫生,从而帮助患者达到并维持牙周健康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口腔内有种植体或者正畸托槽,以及因为某些疾病状态无法正常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的患者,传统的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往往不能实现理想的口腔卫生状况。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也将进一步探索冲牙器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口腔卫生维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aton JG, Armitage G, Berglundh T, et al. A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 introduction and key changes from the 1999 classification[J]. J Clin Periodontol, 2018, 45(Suppl 20): S1-S8.

[2] 冯希平.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C]. 西安:2018 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八次口腔预防医学学术年会, 2018.

[3] DePaola LG, Overholser CD, Meiller TF, et al. Chemotherapeutic inhibition of supragingival dental plaque and gingivitis development[J]. J Clin Periodontol, 1989, 16(5): 311-315.

[4] Mogren H. Prevention of major dental disorders. Symposium held at Marabou, Sundbyberg, Sweden, June 16, 1979. Opening address[J]. J Clin Periodontol, 1979, 6(7): 5-6.

[5] Teitelbaum AP, Pochapski MT, Jansen JL,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dental biofilm in patients with Down syndrome[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9, 37(5): 463-467.

[6] Gjermo P, Flotra 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interdental cleaning[J]. J Periodontal Res, 1970, 5(3): 230-236.

[7] Van der Weijden GA, Timmerman MF, Nijboer A,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ric toothbrushes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plaque removal in relation to toothbrushing duration. Timerstudy[J]. J Clin Periodontol, 1993, 20(7): 476-481.

[8] Lobene RR. The effect of a pulsed water pressure cleansing device on oral health[J]. J Periodontol, 1969, 40(11): 667-670.

[9] 曹采方, 孟焕新, 阎福华, 等. 牙周疾病新分类简介(1999 年国际研讨会)[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 36(5): 391-393.

[10] Silness J, Lӧe H. Periodontal disease in pregnancy Ⅱ . Correlation between oral hygiene and periodontal condtion[J]. Acta Odontol Scand, 1964, 22(1): 121-135.

[11] Lӧe H, Silness J. Periodontal disease in pregnancy Ⅰ . Prevalence and severity[J]. Acta Odontol Scand, 1963, 21(6): 533-551.

[12] Mazza JE, Newman MG, Sims TN. Clinical and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stannous fluoride on periodontitis[J]. J Clin Periodontol, 1981, 8(3): 203-212.

[13] Cutler CW, Stanford TW, Abraham C, et al. Clinical benefits of oral irrigation for periodontitis are related to re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 and plaque[J]. J Clin Periodontol, 2000, 27(2): 134-143.

[14] Kato K, Tamura K, Nakagaki H.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oral biofilm-removing capacity of a dental water jet using an electron-probe microanalyzer[J]. Arch Oral Biol, 2012, 57(1): 30-35.

[15] Greenstein G. The role of supra- and subgingival irr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s[J]. J Periodontol, 2005, 76(11): 2015-2027.

[16] Watts EA, Newman HN. Clinical effects on chronic periodontitis of a simplified system of oral hygiene including subgingival pulsated jet irrigation with chlorhexidine[J]. J Clin Periodontol, 1986, 13(7): 666-670.

猜你喜欢

菌斑口腔卫生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肇事肇祸强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卫生认知水平分析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透析患者牙周疾病治疗评估研究进展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口腔卫生宣教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口腔牙周健康指标及牙周炎现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