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比人瘦?跟15%较个真
2021-01-13暗号
暗号
LINK
成年人的体脂率一般为女性20%~30%,男性为12%~20%。
我们都知道,人体内最多的有机物就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些物质构建了我们的躯体,参与每天的新陈代谢,或是被摄入,或是被合成,或是被分解,但在健康状况下,总体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除了脂肪。脂肪似乎总是在跃跃欲试地形成大片组织并且躺平不动。现代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人体这个盲眼的调节系统还停留在蛮荒年代,生怕我们走在草原上饿死,所以就算身体已经成熟,脂肪却不停地囤积。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由,我们日常提到体脂率时,所指的脂肪其实是“脂肪储存量”,它以大片的组织存在,比如皮下的膘、内脏周围囤积的花油板油,并不是人体脂肪的全部。而构成细胞膜需要的脂肪啦、肌肉内脂肪啦、调节生理的脂肪类激素啦,这些被视作维持生命必要的脂肪就被排除在外了。这是给“体脂率”定标准比较随意的地方之一。
再者说,对于大活人来讲,想要不伤害人体而取出全部脂肪来测量也不现实。在实验室或者屠宰厂,只要愿意,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剖一头猪,取出它的全部脂肪块,称重后除以全身的重量,得到一个相对精确的数字。但人显然不可以这么操作,我们必须借助一些别的巧思来测量体脂率。以下两种方式,猪和人都可以用。
首先是“生物电阻抗法”。脂肪组织所含水分低,比肌肉等组织更难导电,因此脂肪的多少会影响整个人体导电率的高低。电阻抗分析仪一般都有几个外露的触点,和人体连接,以微弱的电流穿透人体,测出导电率,给出结果。家庭体脂秤就是一种电阻抗分析仪。医院、运动机构所用的专业人体成分仪,也是基于这种方式测量。但是,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
第一,很多影响导电率的因素,比如饮水、睡眠,都会让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第二,阻抗仪并不是直接给出体脂率,而是通过统计意义上的公式,用导电率推算出你的体脂率、内脏脂肪分布等等。不同的厂商,用到的公式都不一定相同;从群体到个体,也会产生误差。
而“水下称重法”则更加精确。脂肪组织比肌肉、骨骼密度更低,因此感谢阿基米德,感谢曹冲,我们可以通过水下称重来推算出脂肪的重量。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一种完全低科技的、许多健身和健康相关的畅销书都会引用的测算方式,那就是直接测量身高、腰围、体重等数据,然后就能用公式得出体重指数(BMI)和体脂率等结果,但这也是基于某种群体意义上的公式来推算的,精确不到哪里去。
LINK
生活中计算体重指数通常所使用的公式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即kg/m。
这时就体现出猪的优越性了。由于猪可以屠宰,因此我们可以在屠宰分半后(记得吗?我们某期提到过怎么把猪分成两半),选取其左半扇平放,拿出游标卡尺,精密地测量它某几个点的背膘厚,比如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计算整体的脂肪率,比卷尺精确多了。
科学家们用这种方式研究得越多,计算猪背膘厚和体脂率之间关系的公式就越精确,越适用于生产。但是正如前述,就算这么精确的测量方式,也并没有包括必要脂肪,还有骨髓里的脂肪也被忽略了。如果要一个更精确的“脂肪率”,最简单的方式是把猪切成小块,用有机溶剂反复抽提它体内的脂肪来测量。或者用骨科测量骨密度的双能X射线吸收仪(DXA)①来测量脂肪率,也会比体脂率更精确。
但是这么钻牛角尖的方式对养猪业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而且出于商业上的约定俗成,猪的体脂率实际上是摘去头、蹄、毛和内脏计算的。总之,在双重标准的语境下,单凭“15%”这个数字,很难给人类什么参考价值。
①双能X射线吸收仪(DXA)
这个技术是采用低剂量的X射线通过不同组织(骨骼或软组织)后的能量差异来区别不同结构的穿透性(密度)。该技术被用于测定骨密度(BMD,bonemineral density),并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猪和猪之间的体脂率,也不可一概而论。品种不同,性别不同(有三种性别,因为要加上阉割后的公猪),饲料和管理手段也不同,会造成千差万别的体脂率。
猪的诸多品种按用途可以分为脂用型猪、腌肉型猪和兼用型猪。顾名思义,脂用型猪脂肪多,背膘厚,身体短粗;而腌肉型猪细长苗条,体脂率低,肥育期短,比较适合做培根、火腿什么的。后者来源于几百年间亚洲猪和欧洲猪的混血,所以很多腌肉型猪呈现白色,这种颜色的猪在古代不多见。兼用型则居于两者之间,比较全能。
不过,“腌肉脂用型”这种命名方式带有古代肉类短缺的深深烙印。因为古代人缺乏高热量的食物,所以自从人类把野猪驯化成家猪,就开始选育囤积脂肪比较多的品种,并且把它们圈养起来限制活动。它们增肥不一定有多快,但一定会有一个非常肥硕的结局。村里有的是时间,就跟去银行存定期一样,慢慢地用一到几年的时间把猪养大。周期长,脂肪也能沉积更多风味。
到了冬天,东西方的农民都会把猪宰了,就算不吃新鲜的肉,先吃内脏,也要制作培根、火腿、腊肉、香肠这类腌肉,以度过没有油水的漫漫长冬。欧洲人腌肉的时候,把肥膘割出来用盐腌制,慢慢转化成一种叫白膘的猪油膏,而我们是用高温把新鲜的脂肪炼出猪油膏和脂渣。
到了近代,商业化要求增肥更快的猪,脂肪组织和肌肉、骨骼比着谁先长大,而肥膘的薄厚倒没有那么重要了。并且,人也越来越不爱吃肥肉了,所以现在流行的猪种刻意地选择了不是那么肥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体脂率低的腌肉型猪多是现代商业猪种,而脂用型猪多是传统猪种,并且后者的存栏量早已经处于劣势。
国外曾经做了一项DXA测试,实验测得,猪的体脂肪率从9.3%到24.3%不等,平均水平在18.2%左右。所以,如果真的要给你的减肥大业增添一个理由的话,猪还是能有一定贡献的。但另一方面,能夠决定你体型和体脂率的,包含了遗传、饮食、生活习惯、运动情况等多种因素,千万不要只瞄准在猪舍里吃吃睡睡的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