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助推读写训练
2021-01-13黄欣欣
黄欣欣
【摘要】读写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据学段要求,明确目标,选定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生活息息相关。紧扣课文学习的重难点,寻找文本的语言生长点。围绕单元目标有所取舍,巧妙地安排读写训练,能实现语言、方法的巧妙迁移。活学活用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成为积极主动的创造者,乐于动笔。
【关键词】读写训练;学段要求;重难点;单元目标
读写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实现语言、方法的巧妙迁移。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来解读,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用何种方法,着眼目标,确定内容,确定的尺度只有一个——是否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因此,找准每篇课文的语言生长点是进行读写训练的前提。怎样寻找每一课的语言生长点,真正落实一节课的读写训练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着眼目标,选定内容
读和写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系统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总揽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全局,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不同学段,阅读与习作的要求呈阶梯式上升。低年段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以字词为重点,从句子入手,进行各种句式(陈述句、感叹句、简单的排比句……)和修辞方法的训练。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训练内容设计上,可以结合识字及短文的教学,突出常用的生动的词语,联系儿童生活经验设计句式,进行句子训练。
例如,学了“静静地”一词,可引导学生说:“ 静静地做”,学生很容易就说出:“静静地”;“静静地”……这些训练正是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与生活中习得词语的很好方式。
一年级下学期可进行写一句话的训练,写什么由学生自主。于是学生就会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自认为有趣的,用一句话书面表达出来。渐渐地,学生从他们写的许许多多的“一句话”中逐渐懂得“一句话”能回答“什么人怎么样”“什么人做什么”“什么东西(地方)怎么样”等问题,句子的概念就在此过程中逐渐感悟了。写话是训练形式力求多样,可以是看图写话、观察写话,也可以是情境写话、听写、读写,或进行多话式写话、想象性写话,结合图画,从画面想象到画外,进行创作性写话。
二、把握实际,贴近生活
课标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我们设计写话训练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生活紧密衔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才能激起学生的说与写的兴趣,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看电视》学文后设计了说话环节:我们一家都不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让给了其他人,多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呀。同学们了解自己家人喜欢做什么吗?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呢?
爷爷喜欢,我为爷爷。
爸爸最爱,我给爸爸。
奶奶爱,我替奶奶。
妈妈喜欢,我为妈妈。
因为说话的内容就是平时家人在家的表现,与生活互通,稍一联系就可以信手拈来,所以孩子们感觉很简单,并在说话的过程中深化了“尊敬长辈,帮长辈做事”的人文目标。
三、难度相宜,开放自主
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小部分的优生。只有难度降低了,思路打开了,学生才敢说,才能会说,才能说好,把语言运用落实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中的描写葡萄的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地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学习这句话时,笔者先让学生们轻声朗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同学们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的?
生:从“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知道了葡萄的颜色多,色泽晶莹。
生:从“一大串一大串”知道了葡萄结得多。
生:从“五光十色”知道了葡萄多,颜色多,很好看。
师:从这句话里,我们知道了如果想告诉别人你要介绍的物品品种多或颜色丰富,可以用“有__的、__的、__的……句式,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句式来介紹(投影出示):
1.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盛开,有__的、 __的、__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2.秋天,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子,有__的、__的、__的,___极了。
(提示:颜色、味道、样子)
3.小河里,鱼儿……(提示:活动、颜色……)
4.广场上……(提示:人们的活动、周围的景物……)
第一句完全是按照例子的形式,对号入座,没有难度。第二句稍微跳了跳,也不难。后两句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完成,可以从各方面作答,学生的发言也相当踊跃。答案也是开放式的:
生:小河里,鱼儿有金色的、银色的、黑色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生:小河里,鱼儿有做游戏的、吐泡泡的、捕食的,有趣極了。
生:广场上,人们跳舞的、散步的、聊天的,热闹极了。
生:广场上的灯光有红的、黄的、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四句话都是围绕身边的景物描写进行读写训练,是学生熟悉的场景,从易入难,学生很快掌握仿写的要点,效果很理想,并能为本单元口语交际“夸家乡”作铺垫。
四、紧扣重点,语意兼得
要提高读写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就得关注读与练的关联,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紧扣课文学习的重难点,寻找文本的语言生长点。
语文科情感性很强的学科。每篇文章的情感、价值观都非常明显:友好相处、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家乡……如何达成目标,需要我们在教学以情感为纽带来理解、感悟表达,给学生的思维留下想象延伸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紧扣课文的重难点,通过创造性解读,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把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省略的补充完整。
《假如》一文的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课文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朗读这首诗歌,学生可能产生许多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笔者利用诗歌最后的一段的“……”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顺延续写诗歌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情感。经过指导感情朗读,学生的关爱之情悠然而生,写话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门前的小河画满清清的水,让小鱼不会消失,小伙伴能快乐地游泳。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沙漠画许许多多的绿树,到处一片清凉。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小伙伴画座美丽的学校,好看的图书,让他们也快乐地学习。
这些“假如”都是学生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五、单元整合,一课一得
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和值得学的内容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再把单元中的每篇适合学生的内容选编出来,科学整合,相辅相成,形成板块,为园地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铺垫。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在研读《葡萄沟》文本时,觉得以下几处都可以设计读写训练:
1.看课文插图“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描述维吾尔族老乡收葡萄的劳动场面。
2.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写葡萄成熟的句式(有___的、___的、___的,____极了)介绍身边熟悉的景物、特产或美食的特点。
3.仿照第三自然段描述葡萄干的制作方法介绍某一种特产或美食的制作。
结合单元主题和语文园地的习作要求,第一题在学习上册的时候已有所接触;第3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第2题的练笔更适合让学生掌握介绍事物的方法。于是,笔者选用了第二题作为本课训练的内容。学生根据句式,很容易就给大家有条理地介绍了自己家乡的水果、食品等特产。
找准了各篇课文的语言生长点,就能巧妙地安排读写训练的内容了。综合各课的侧重点,笔者设计了整组课文的读写训练内容。
以上各课的目标既有与总目标一致的共性,又兼顾一课一得的个性,当学生进行交际时就可以把在各篇课文练习过的句式,积累的优美词句运用起来,不再出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开口的局面,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教者在教学中要慧眼识“语”,寻找语言生长点,创设情境,巧妙地安排,让学生依托文本,进行读写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生字词的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解决学生写话时不知所以的困难。读写训练让他们的思绪得到了放飞,灵性得到了充分释放,乐于表达,易于表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成效.随文练笔的有效性浅谈[J].小学语文,2014(1):40-43.
[3]周凌.良策浅谈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J].小学语文, 2013(10):2.
[4]刘吉才.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着力点[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1):2.
责任编辑 陈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