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教学常规,实现全面发展

2021-01-13邓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0期

邓琳

【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领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以教学常规为例,作为小学校长必需要确定学校管理基本立场,厘清教学常规基本环节,制订“教常规”和“学常规”,是确保学校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应努力完善小学常规管理保障体系,积极探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基本立场;基本环节;教学常规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统提出了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其中“全面发展”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校长,如何在办学过程中引领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现“立德树人”的同时,必须扎实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以本校教学常规管理为例谈谈如何“扎实教学常规,实现全面发展”。

一、确定学校管理的基本立场

思想决定行动。笔者学校创办于2013年,自开办以来,一直处于缺编状态,学校的教师由三部分组成:一半以上在编教师,近三分之一新机制教师(没有编制,但待遇与在编教师基本持平),还有部分临聘教师,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面对这种一时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校长,理应考虑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为此,笔者基于学校明远教育思想(明向志远,领先一步)拟定了学校管理的基本立场。

一是无论是在编教师,还是新机制教师,抑或是临聘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师。这就是告诉所有教师,即使编制不一,但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外出学习、评优评先的机会是均等的。

二是在风神实验小学教師眼里,没有“后进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怀花苞心态,静待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所有的学科都是主科。这也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

四是课堂是育人主阵地。教师上课要力求“活”“实”“新”“趣”,体现教风:生动、导学;学生上课要“有快乐”“有收获”“有成长”,体现学风:主动、好学。

二、厘清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环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基本的管理立场,在思想上引领教师要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还应引领教师们明白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环节。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管理,促使学生们全面发展,笔者学校把教学一日常规分成五个环节。

一是晨管:晨读、晨练(含语数英早读听说读写训练、音体美科学等综合学科晨跑或培优、“小舞台”才艺展示);二是课堂:课前诵读、课前三分钟、学科素养的习得;三是作业:形式、时量、反馈;四是大课间:下午3:50—4:30户外或室内大课间活动;五是教研:立足学科素养,扎实主题式教研,提升教学能力。

三、“教常规”促进教师素质目标实现

学校要发展,学生要健康成长,教师是关键。开办之初,我们就在思考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在明远教育思想指引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2019年5月正式提出教师素质发展“六个一”目标,即一颗爱心、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语言表达、每学期上一节优质课、每学年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年研究一个教育教学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目标提出可以为教师发展指引方向,但要提升能力,最终达成目标,必须付出行动。学校根据实际,提出了“三个发展”——分层发展,激发内需(主动发展) ;细化要求,扎实备课(规范发展) ;立足课堂,主题教研(提升发展)。

(一)分层发展,激发内需,促使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的前提是当事教师明确定位,因此将教师分成三个年龄段,并作培训计划。如,五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有热情,缺经验,给他们安排“师傅”,进行定靶式培训,如开展青年教师研修班,研修内容围绕教师基本功开设课程,时间为一学年;五年以上教龄的中青年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给平台,压担子(当师傅,参加比赛),努力成为区市骨干教师或名师;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所欠缺,与青年教师帮扶结对,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二)细化要求,扎实备课,引领规范发展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校提出细化要求,扎实备课,目的就是要从备课开始引领教师规范发展。具体内容包括:详案备在书上,写清目标和重难点,写好教学步骤,做好教学笔记(含反思)。

(三)立足课堂,主题教研,实现提升发展

《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关于加强每日读写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学校的教研应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三个环节,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主题引领下的校本教研。

在笔者学校,每一门学科每学期都有主题研究落实学科素养,每周各学科集体教研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是连续三节课的时间,即上一到两节公开课,点评或讲座一或两节课。同时所有学科严格围绕学科素养制定研讨内容,如语文学科分别有低年段识字教学、中年段习作和阅读教学、高年段有古诗词和课外阅读教学;美术则围绕3D打印笔课程开发分别进行3D打印笔技法研讨、课程研究等。

作为校长,笔者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保证每一门学科教研都有参加,一学年听完所有教师的课,保证了解师生教和学的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和提升策略。

四、“学常规”促进学生素质目标实现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生活本领。这与学校学生素质发展“六个一”目标完全吻合。为更好落实全面发展,学校把“学常规”也概括为“三个发展”,即领先德育,唤醒内驱动力,促使主动发展;读写讲练,扎实学科素养,引领全面发展;兴趣活动,培养专业特长,实现个性发展。

(一)领先德育,唤醒内驱动力,促使主动发展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要唤醒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驱力,还得从思想上入手。学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围绕“六位一体”育人途径,积极开发明远教育思想引领下的“领先德育”课程:“领先”主题班会课课程、“领先”校本品行课课程、“领先”校本劳技课课程、“领先”心理健康课课程、“领先”校本创客课课程。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孩子们听党话,跟党走,“敢为人先,争当先锋”,做新时代好少年。

(二)读写讲练,扎实学科素养,引领全面发展

全员落实读写练的主阵地课堂,但笔者学校在实践中发现以下途径也能提升读写讲练的效果。

1.晨读(大阅读)。每天早上回到学校至早餐之间的时间,引导孩子自主阅读,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可以是全班同读一本书。

2.晨跑。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体育组的指挥下全员晨跑,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早读。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15分钟的早读时间分别安排给语数英学科。教师利用这15分钟,组织学生自主诵读、评讲,教师则随机点拨引导。

4.课前诵读。如果仅仅依靠早读15分钟进行诵读,对于正处于记忆黄金期的小学生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笔者学校充分利用预备铃和上课铃之间的一分钟时间进行诵读。语文统一诵读《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读本》,数学统一诵读运算规律和法则等,英语则诵读教师或学生提供的阅读小片段,其它学科也都有相关的读物。积少成多,长此以往,每节课一分钟的作用将会非常大。比如,一学年语文学科就可以按计划诵读完本级分级诵读读本,六年就能完成整个小学阶段推荐的六本诵读读本。

5.课前三分钟。“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不断地说,他慢慢就学会说话了。”课前三分钟指教师正式上课前留给学生们自主表达展示的时间。这三分钟就是让学生们学会说话的好时机。一节课一个学生展示,展示的内容可以是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前准备的资料,也可以是学生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时间不超过三分钟。几年的坚持,确实惊喜地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大胆,语言表达也更加流畅。教师记录下学生每一次成长的足迹,定期或不定期与家长分享。

6.全学科阅读。2018年笔者学校成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在创建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因为全学科阅读不仅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而且能提升阅读素养,陶冶美的情操,追求至善的品质。

几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全科阅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丰富内容。全科阅读不能只是语文教师的事,应该提倡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以本校五年级为例,除了语数英推荐的书目外,美术学科推荐阅读《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音乐学科推荐《讲给孩子的中国戏曲故事》,体育学科推荐《体育全知道》,科学学科推荐《这就是物理》, 信息技术学科推荐《课本上学不到的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学科推荐《小学生心理学漫画》等。

二是形式多样。除了学生自主阅读、亲子阅读,还有两周一次的阅读指导或推荐课。同时,还有教师运用“知识胶囊”制作的课外阅读推荐课,都极大丰富了阅读的形式。

三是注重评价。不同年段评价方式方法不同。比如,一年级只需要填写所读书目的名称,学会的生字;二年级增加登记阅读时间,自我评价等级以及一句话的阅读体会;到了中高年级则要求更高一点,会有手抄报、阅读书签制作等。同时,每月评出“阅读之星”,每学期评出阅读班级,每学年举办一次诵读或课本剧表演等。总之,全科阅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提升。

7.优化作业及评价。严格控制总量、把握难度、精选内容、丰富形式。严禁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只要有布置,就必须做出评价。这是学校对于作业的总要求。作业既是对知识的巩固,也是检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途径之一。本校教师大胆摸索、实践、创新。每位师生都有错题集,教师还有错题微课集。用于同事间的交流,如家长和学生有需要,也会提供给他们参考。这些举措起到了巩固知识、反思并改进教学的作用。

(三)兴趣活动,培养专业特长,实现个性发展

王开东说过:“在我眼里,这个世界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但必须有自己的特长,至少要有自己的爱好。没有爱好的孩子,可能才是真正的差生。”笔者非常认同王开东的观点,并积极引导综合学科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直至形成特长。训练时间不做统一安排,由教师自行决定。同时,两周一次连续90分钟的第二课堂开设了几十个兴趣小组。办学几年来,足球、跳绳、创客已成为学校特色,每月“风神小画家”作品展也已坚持多年。每学年特长学生获奖几百人次,真正做到每位学生有爱好,个个努力有特长。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这是《学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告诫教师们首先要懂得教学规律,知道什么可以教,什么不可以教,这样才能当教师。笔者学校“扎实常规管理,促进全面发展”就是懂得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而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没有捷径,只有常规”已成为风神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的共识。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明远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六个一”素质发展目标为抓手,落实常规,完善明远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trs=1.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gs_ws=tsina_636326313398749224.

[4]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實施手册[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801/t20180116_324827.html.

[5]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顾明远.顾明远教育演讲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