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象棋培养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探索

2021-01-13梁翠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0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小学

梁翠霞

【摘要】象棋在国内外有很多拥护者,因其简单的形式和趣味规则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象棋比赛不仅是一门陶冶情操的智力游戏,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通过理论教育引导和实践指导,寻找多种途径,促进尚处于儿童少年阶段的中低年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象棋;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非智力因素

随着时代发展,学校愈发重视素质教育,棋类运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不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还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国家体育局致力于对象棋的推广和普及,并积极组织各项竞赛活动,力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热情参与到象棋活动中来。近些年,随着象棋的普及,教师除了要看到其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优势外,还要注重创新教育引导方案,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增长。

一、非智力因素概念及培养必要性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综合概括人的心理素质的两大重要方面,其中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等属于智力因素层面。而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因素,如情感、性格、情绪、动机、兴趣等则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层面。

非智力因素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按照层次,可以将非智力因素进行这样的划分:①第一层次:指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②第二层次:指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比如需求、兴趣、动机、意志、情绪等,③第三层次:指人的自制力、荣誉感、学习动力、探索热情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下,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能够有效深化落实新课标中素质教育理念和相关要求。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学习心态和探索动力,促进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并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积极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此外,注重對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还可以落实德育目标,促进学生道德修养、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增长。作为教师,要看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要性,并着眼于象棋活动,制订多样教育方案,从而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习象棋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棋局竞赛,促进耐挫能力增长

挫折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活动,使其感受一定压力和挫折,有助于激发其内在潜能,降低其骄傲自满情绪,并促使学生在攻克挫折过程中灵活掌握相关技能并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目标。

通过开展象棋比赛,有助于实施开展学生的耐挫教育。在双方竞技时,必然会分出胜负,当学生技能不足,在比赛中感到失败时,通过回顾和反思,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着眼于弱项,制定攻克方案,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应对挫折和问题的方法。其次,在比赛中,还需要学生自主地处理赛场中遇到的问题,并调动独立思考能力,用冷静和智慧,找到翻盘策略,久而久之,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加以应对,从而促进耐挫能力的提升。

(二)追逐成功,有效提升心理自信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能够促使学生有效表达对自我的尊重和理解。自信心的产生是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中发展起来的,它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并具有强大力量。

通过开展象棋教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长。首先表现在对基础技能的掌握上,从简单的王兵残局、马象残局,到复杂的车兵残局、后兵残局,当学生逐步掌握收拾残局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战局中时,有助于自信心的发展。其次,在象棋对抗比赛中,学生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对手,在与之对抗中,运用自己的冷静和智慧以及专业技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也能够不断积累成功的信心。此外,通过学习象棋,学生的思维能力、智慧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当所得相关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于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时,可以促使学生的信心逐步得以提升。

(三)有效自控,促进竞技技能提升

无论是哪个领域,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良好的自控能力。一个人身上表现出的专业技能素养,不仅彰显其智慧能力,深入挖掘,还可以体现出其背后的自律性、自控能力。可以说,专业水平的高低和自我管控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在指导学生开展象棋比赛时,要想使其在与人对抗中不断获得胜利,需要学生能够协调好自己生活中的各项事宜,致力于自我管控,并合理安排时间,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中来,掌握各种应对残局、处理问题的方案。当学生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统筹协调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时,可以更好地掌握排除干扰因素的方法,并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高度的自律和良好的心态实现竞技能力的发展。

(四)永不服输,磨炼学生意志品质

象棋是一种竞技类项目,在激烈的对抗中,要想赢得比赛,所需衡量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有人与人智慧间的交流、心理素质的较量、意志品质方面的较量等。

要想在象棋比赛中取得胜利,首先,要有永不服输的好胜心,只有保持健康的竞争心态,才能使其变化为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益的象棋技能。在掌握技能期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较高专业素养的养成,也是一个长期且不能间断的浩大工程,需要学生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可以说,象棋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在比赛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在面对残局时,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失去对抗的意志,从而导致获得胜利的机会越来越渺茫。在看到这样的情况后,象棋教师在平时教育活动中,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对抗比赛中保持冷静,并调动自己的智慧,积极运用扭转赛事残局的方法,以便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使自身意志品质得到磨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象棋学习活动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发挥自身教育责任,灵活寻找多种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象棋学习,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申芸.国际象棋:为孩子的人生成长奠基[J].教育,2016,(42):56.

[2]沈广凯.国际象棋对6-7岁儿童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刘  勇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小学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