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导向下劳动技术教育生态环境建构

2021-01-13吴正华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劳技劳动

吴正华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完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发展素质教育;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并提到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因此,以劳树德、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促创是我们劳动技术教育育人价值的体现。

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虽然世界各国设置劳动技术课程的名称和内涵各不相同,但大都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只是教育的重心侧重不同而已。劳动技术课程以构建起一个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以技术教育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方法为基点的学科新体系。因此,劳动技术课程是劳动教育唯一通过课程实施一门学科,是学生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由劳动技术学科知识转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由应用行为转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区域劳动技术实践基地的学校,构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劳动技术教育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虽然世界各国设置劳动技术课程的名称和内涵各不相同,但大都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只是教育的重心侧重不同而已。劳动技术课程以构建起一个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以技术教育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方法为基点的学科新体系。因此,劳动技术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劳动教育的落实可以从劳技学科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考虑。

劳动技术学科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围绕“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以设计学习、操作实践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教育基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学生必修课程。上海市劳动技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提到劳动技术学科核心能力有需求分析、任务分析、信息处理、改进创新、器材选用、加工检测、方案表达、交流评价、使用维护、组装调试等体验劳动过程,敢于劳动快乐。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劳动教育中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的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特征。它综合运用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建筑、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对学生来说,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以技术教育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方法为基点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培养学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依据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学科课程目标九个字“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以及学校的性质、校训、发展维度入手。自1988年起,上海就推动各区建设劳技学校(或中心),劳技学校(或中心)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提供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实践平台,增强了学生在真实情景下解决真实问题以及动手劳动的实践经历。劳技学校的性质为以劳为本,以技强能,通过课程的优化,满足区内中学生的劳动技术课程的开发,同时还承担区域师生劳动技术培训、实践与培养的重要社会责任。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满足学生劳动实践需求是我们劳技学校的职能所在。我校的“五会五有”创美课程是围绕“金山之美”主题,根据地域优势确定的,李强书记调研金山时要求金山区努力成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两区一堡”上海湾区海滨之城。金山特色有金山农民画美誉全球,金山吕巷水果公园、金山嘴渔村、金山城市沙滩海滨之城等,学校通过课程与地域特色的融合,以金山教育“融合育人”總框架为指导,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爱家乡、爱生活。

基于学校“用心发现美、用手创造美、用情体验美”三美教育校训。学生围绕选择的项目主题,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的“美”,感受到身边无处不在的“美”,然后把这种“美”物化成各式图样的“美”就是技术中的设计环节,再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实物作品,最后与他人分享物化的“美”,用情表达不同的“美”,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成就感与幸福感。

基于学校发展。在劳技学科中,以需求分析、方案表达、改进创新等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劳技学校以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体验为载体和抓手,通过劳动实践,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也为青少年的创造活动提供一个实践平台,从而实现以劳促创,以创生美的理念。

总体思路聚焦在契合、先行、高地三个关键词,契合国家方针以及劳动教育导向,加强金山区劳动技术教育课程顶层设计,围绕金山区“劳动教育”先行一步整体的规划,构建金山区劳动技术教育生态高地。

金山区劳技学校承担着中学生劳动技术集中实践32课时、初二学生职业体验8课时的任务以及金山区劳动技术学科教师的实践培训。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场地、课程、师资的支持和保障。

依据学校发展理念,明确学校的发展任务,构建学生劳动教育体验中心、学科教师培训中心和特色课程研发中心,从硬件角度考虑,通过先进设施的建设,完善劳动体验的技术使用;从软环境维度思考,培育优秀的劳动技术教师队伍是劳技学校发展之本;从管理方面聚焦,明确合理的人本管理是学校发展资本;从环境氛围落脚,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是学校发展的保障,从硬件到软件到管理到环境层层递进。基于金山劳技学校的最终发展目标,长期的规划对学生而言,要发展为学生劳动体验中心;对教师而言,要发展为学科教师的培养中心;在课程方面,要发展为特色课程的研发中心。

学生劳动体验中心,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注重学生的成长,学生学习劳动技能,进行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观念、以职业体验启蒙其职业认知,促进其生涯规划生成。

学科教师培养中心,肩负高质量教师培训的职责,组织区域教师参与相关技能培训,以科学研究引导学科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升其课程研发能力,最终促使课程教学的落地实施。

特色课程研发中心,注重中小学学段衔接、学科横向融合成立特色课程研发中心,均衡区域教育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发展、构建特色组团,以中心促进中小学学校的区域联动。

学校依托办学理念、文化积淀以及借助外部资源等,以“金山之美”为主线,从5个领域:材料、技术、设计、生活和功能来展现“五会五有”创美课程的实践。“五会五有”创美课程,培养学生10个意识,15个素养即:

会分析有想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理性思考的方式、批判质疑的精神。

会设计有创意促进学生的设计意识、创新意识要以人文积淀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手段、形成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会动手有技巧促成实践意识、效率意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运用技术、不断优化方案。

会表达有成效增进交流意识、评价意识;依据各种形式表达方案、展开交流与评价,这一过程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必然需要团队合作。

会服务有爱心培育服务意识、社会意识;需要学生互助互爱等健全人格,以及面向现实生活的学校社区,建立社会认同。

学校的特色课程为工程与技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思维意识以及技术意识;从传统技术、新兴技术、未来技术三个模块建设特色课程群。不同模块内具体的课程对学生五会五有能力的培养。

基于金山“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教育宗旨,开展多样化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学习精力更丰富,通过项目式学习、任务式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形式落实课堂教学。

我们的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

围绕着有效教学意识、专业知识技能、课程教学方法、学术研究四个维度,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加强对劳动技术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

基于特色课程以及专业教师团队,协同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力量共育学生,围绕“衣、食、住、行”貫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心,进行劳动技能培养、组织学生劳动实践,形成实践意识、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启蒙其职业认知,促使其建立生涯规划。

我们的生态结构图如图4所示。

区域劳动技术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整体认知,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方法以及劳动价值,为金山区的学生劳动教育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劳技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热爱劳动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