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僵化走向灵动
2021-01-13杨勇
杨勇
一个支点能撬动地球,一道题目能引爆创新。当下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正如奔腾的江河,汹涌澎湃,百舸争流,充满着活力。语文课程改革活力是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指向下,所激发的教师积极参与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蓬勃生长状态,也是学生热情投入的自主学习样态。
以培养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从2017年底课标颁布就拉开了序幕,并据此编撰了以“任务群”和“人文主题”为特征的统编教材,2019年9月在部分省市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然而,考试评价却相对滞后。在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单一目标设置、静态知识讲授、考试套路记诵、机械刷题训练等固有的模式作為教学的首选,无法适应新时代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如何推动语文课改新理念的落地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变革考试评价的形式及内容,以此来撬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因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活力,既需要外部力量引发,又需要内在能动性的发酵。
在使用统编教材的高二年级的区域性考试评价中,开展了创造性的研究和实践,通过考试评价这一重要支点的变革,促进课堂教学从僵化走向灵动,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使语文学习充满生长的活力。如笔者命制的考试评价试卷:第16题小作文(6分)。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字数在160字左右;如两题都做,按照第(1)题计分】(6分)
(1)腰封也叫书腰,是指在书籍中间地带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
在以下文学经典作品中任选一部,为它设计一条腰封,并简述理由。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老人与海》海明威《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2)在以下传统经典作品中,任选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明原因。
《论语·十二章》《礼记·大学之道》
《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老子·四章》《庄子·五石之瓠》《墨子·兼爱》
这道小作文题的设计,考试后即可引发老师们热议,也引爆了课堂教学变革。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支点的撬动作用开始显现出来。
小作文定位于阅读与表达的结合,评价学生对作品主观化理解和自由表达的程度。设计了二选一的开放选择空间,这道有冲击力的题目,从课标理念和统编教材特点出发,具有六个特征:
第一,注重对教材的细读,回到文本的语言形式及内涵。
这两个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再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第(1)小题囊括了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所选四篇小说节选自世界级的经典作家和作品,呈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意在培养高中学生的文化心态;同时四篇小说风格迥异,通过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阅读学习活动,通过品味独特的语言形式,走入文本,分别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把握经典作品独特的艺术特点,深化对小说这一体裁的认识。
第(2)小题囊括了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六篇先秦诸子原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对当下生活及高中生精神成长具有启迪和反思作用。然而这些篇目内容和语言比较陌生、思想有些艰深,且思维和言说方式不易把握,通过诵读的涵咏及语言剖析,基本读懂句意、文意,在此基础上追问文章的思想意义和价值。
第二,注重情境化设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语文问题。
课标明确提出“考试评价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进而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小作文的两个题目,落实了情境设计的要求,同时呈现出不同类型的特点。第(1)小题是社会生活情境,设想考生在生活中遇到阅读整本书后,撰写腰封以便推荐给他人时遇到的真实的语言运用的情境。第(2)小题是个人体验情境,把阅读课文时,自己感悟最深、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名言警句筛选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陈述自己的理由。
评价情境需要设计相关的场景,并由此设置任务,从而进行评估。一般会模仿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调动学生储备的语文知识和既有的语文能力,解决语言学习和现实生活中语言运用的困境,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是语文知识的动态运用。
第三,注重整本书意识,拓展语文阅读的全局视野。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放在18个任务群之首,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之中,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拓展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除了指定阅读的《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外,还包括科学和文化论著作品,反映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教材节选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所构成的长篇小说作品等等。
因而第(1)小题涉及“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的四部完整的作品,第(2)小题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百家争鸣”的六部完整作品,这两个单元涉及的每一部作品都应该引导学生对该书做整体上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阅读完成整部作品。
第四,注重比较分析,提升语文阅读的思维品质。
“任选一部”“任选一句话”,需要在比较中确定,选出自己阅读理解最全面和深入的作品。而两个单元中的四部作品与六部作品,又存在着每位学生对哪一部作品更熟悉、更喜欢、更有感悟的差异。
比较阅读评价主要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所取得结果的测试与评价。一方面作品本身反映的话题具有吸引力;另一方自己阅读中更认同那一种风格,这其中包含着比较鉴别与提升的差异。
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阅读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叶圣陶先生曾高度重视比较阅读,他说:“国文教学不应死读死记,死摹仿程式和腔调;而应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整饬思想语言,获得表达技能种种事项上下功夫。”的确,比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要途径,是探究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有效方法和思维过程,因而比较在阅读中至关重要。
第五,注重个性化解读,提供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评价情境的复杂性、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个人化体验的空间,课标中10次提到“个性化”,不管是语文课改理念、课堂教学设计、任务群学习内容与要求,还是学习方式、写作表达方式等都涉及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特别是阅读评分的答案示例和说明,更要充分体现“个性化”体验的各种可能性。
如第(2)题,该题指向第二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所选的六部作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对塑造中国人的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题目设计需要考生从中选择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句,作为座右铭,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体验答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本策略指向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感受。
第六,注重语言知识的运用,夯实语文阅读的根基。
例如选择性必修上册期末测试卷的小作文部分第(1)题,该题直接指向书籍推荐介绍,既是学生阅读、购买书籍时常常见到的样式,也是自己生活中向别人分享、交流阅读体验时不可回避的话题,更是直接的语言实践活动,因而能体现实践性运用的评价策略。小作文多维度构成写作的典型任务,激发考生的表达欲望,调动考生的知识、认知储备答题,能有效检测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下。
这道小作文题包含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表述包括:语文课程学习的对象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场域是进入生活实践的;学习具有综合意味的特点。
本次测试,小作文试题的创意在于对课标、统编教材解读后的有益尝试,是基于语文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命题立意的创新。于是引发老师们对课标的深入思考,课堂教学不得不改变,思维容量不得不加强,审美品味不得不提升,由此引爆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改革在考试评价的变革实践中悄然发生,富有生气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样态逐渐呈现,我们逐渐对教学策略的运用达成了共识:
首先,关注学习过程,运用灵活的实践性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实践性的特点。在动态的语言学习中,在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品味语言、发展思维、形成审美、增强文化理解与认同。如,阅读小说可以设计“如何把故事讲好”专题研讨,其中基本的问题是:“小说的核心元素是什么?如何找到生活中的这些元素?”这些问题涉及小说创作的核心元素有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这些元素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
不同作家创作冲动的产生方式各异,马尔克斯源于“一个视觉形象”,列夫·托尔斯泰源自一种观念。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习惯,寻找合适的写作素材,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发散性思维,发现生活中的“小说元素”。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并非本本主义的机械与僵化。特别是写作表达题,更是针对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引发思考,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
其次,关注社会生活,运用灵动的应用性策略。
语文的应用性不仅仅是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思考,需要實用性的文字、文章;更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生发,是人与人交际的需要,是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快捷生活对现实中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的确,生活即语文,语文世界就是灵动的生活世界;社会生活就是语文大情境,不仅仅涉及阅读中的语言运用,也常常指向写作立意中对当下社会的审视与思考,一篇考场作文透露的思想就是学生现实眼光的体现。在教学中把虚拟的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上,让语言文字在具体的阅读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关注语言实践活动,运用灵巧的综合性策略。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探索表现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种实践活动的结合上。课标明确提出:“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倡导综合性的测试形式,可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
因此,教学中引导提升学生提升自主、合作、探究及整合的能力。不仅仅是阅读内容的综合,也是阅读方法的综合,更是思维水平的综合。需要打通文体、时代、地域、风格、能力要求等等的阻隔,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关注学生成长,运用灵敏的体验性策略。
语文可以是学生成长的自由空间,语文教学需要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与表达。通过个人体验情境的设计,指向阅读与写作中个人视角、个人感悟、个人创意等。这是富于个性化的自我建构。即便是学科认知情境,通过学科认知,从阅读与写作中发现自我的认知空间,形成属于自己的学科表达。
以上四方面的教学策略最终是通过灵活而有创意的试题来检测的。如笔者命制的必修下册期末考试大作文题目: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人对我们当下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祝福》《变形记》《红楼梦》等等悲剧作品是否有意义提出质疑,请结合以上作品的阅读,阐述对“当下阅读悲剧作品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的看法。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设计首先考虑第二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一的要求,对该单元人文主题“良知与悲悯”的深入思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识的丰富;不仅如此,也是对本册第八单元写作任务“如何论证”的进一步检测,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涉及对第六单元小说阅读的人文主题“观察与批判”,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观察、理解,进而提出质疑、批判和建设,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热血青年;本作文题还涉及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的经典作品,是对《红楼梦》所揭示的深广的社会现实及悲剧主题的再认识。因而这道作文题目是复杂情境的综合,囊括了社会生活、个人体验和学科知识三类情境活动,需要调动自己的多种语文知识,运用多种语文能力以及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思考、分析阅读悲剧作品的现实意义,实现对当下学子的教育、警醒作用。所以这道作文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改革的活力,需要通过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促进,以充分体现课标和统编教材的命题形式和内容撬动改革;一道作文题已然把课标统编教材的用意展示出来,由此激发教师内在变革的动力,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的确,既然世界已经不完全是昨日那个世界了,那么我们也不该再全然昔日的那个自己。面对“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这一课程性质,教师只有静研深耕,顺势而为,才能使语文教学活力满满、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