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升“古诗词诵读”的指导能力
2021-01-13李梅
李梅
2019年,上海市校外教育“古诗词创作””红领巾阅读”等教研组,合并为“经典诵读”项目组。项目组自成立以来,针对经典古诗词诵读,在校内外开展了教学观摩、诗词创作、艺术展演等一系列推广活动。由于中小学语文学科教材的改革,古诗词教学篇目大幅增多,同时受“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影响,活动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点多面不广
目前大规模开展诵读活动的,只有少数学校,多数情况是少数班级或社团参与。由于经常性的表演和媒体宣传,造成学校都在大力推广的错觉。事实上,比较普及的只是一些吟唱、配乐朗诵的表演活动。由于网上音像视频多,教师只需拣选一二,将音像一放,学生模仿几遍、多加练习便可登台。“立竿”可以马上“见影”,教师也不用什么准备。至于与日常教学结合,系统而深入地开展指导,并不多见。
2.吟唱重于诵读
比较常见的形式是配上曲调,进行朗诵与吟唱;或是融合舞蹈、戏剧等样式进行综合性艺术创演。这些形式多侧重于艺术表现,对古诗词的学习帮助并不大。因为吟唱或配乐朗诵,往往流于公式化,经常出现用一种方言或少数几个曲调,直接套用不同诗词的情况。吟唱着重于“唱”,根据《说文解字》解释,“吟”从口今声,表口中有所哦咏,声音为低声、拉长,较接近歌唱。而诵读着重于“读”,即有感情的、出声的读,这种方式简单高效,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
3.认识不足,准备不够
虽然“古诗词诵读”已列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初中教材为例,教读篇目49首,有背诵要求;同时每册教材另设1至2个“课外古诗词诵读”自读单元,计14个单元、56首作品。学校实际教学,常出现两种偏差:一是将“诵读”当作“教读”来教,教师分析、精讲得多,学生自主活动、诵读的少;二是由于教学用书没有列出具体的指导建议,中考也未作要求,在这种情形下,部分教师索性放手不管。
统一校内外教育对“古诗词诵读”概念的认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
(一)认识“古诗词”的教育功能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美篇,语言的瑰宝。是最为精致的、优美的一种文学样式。在中小学阶段,“古诗词”不是单指诗与词,而是泛指诗经、离骚、乐府、五言七言古诗、绝句、律诗、词、曲等韵文体裁。教材所收录的古诗词,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情思丰富真挚,意境深远而优美。比起一般的散文来,更具陶冶性情的功能,同时又有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增进文学欣赏能力等教学价值。
(二)把握“诵读”的三层含义
对“诵读”的理解,教师常与“熟读”“吟唱”“吟诵”“朗诵”“背诵”“记诵”“朗读”等混杂。为便于理解,可分三层来把握“诵读”的含义:
1.读出声。声音“出”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样的形式,不作严格的限定。可以是高声朗读,也可以是低声吟哦,还可以是吟唱、歌咏等形式。但主要倡导用清晰响亮的标准普通话进行朗读。
2.读出节奏。“诵读”的“诵”,本义是指“以声节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意思是准确把握好语意的停连、语速的快慢、音调的轻重等,读出古诗词作品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3.读出语调、神情的变化。诵读古诗词的目的,不只是感受古诗词的声韵之美,更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传达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是说,要将“声音与意义结合”,声情并茂地读出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思,给人以感染和启迪。
(三)建立起“古诗词诵读”的基本概念
把握了“诵读”的含义,就可以结合古诗词的特点,对“古诗词诵读”建立起一个明确的认识: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古诗词诵读,就是指用清晰响亮、富有感情的声音,把古诗词作品的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通過语调和神情的变化,传达出作品所特有的节奏韵律,来表现自己对作品内容理解的一种活动。它既是一种口头语言活动,也是一种阅读学习和艺术表现的活动,在表现形式上,校内教育主要以普通话的朗诵为主;校外教育,可适当补充吟唱、歌咏、戏剧表演等形式。
教师的准备,可依据“古诗词诵读”的概念定义,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一)“读出声”,指导学生准确清晰地诵读
诵读的第一层含义是“读出声”,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遵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规则,清晰准确地读出字音、读出声调。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的统一。音,读出来有一个带声调的音节;形,写出来有一定的形体;义,有一定的意义。古诗词用字尤其精炼,念错字音或声调不对,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削弱作品表达的效果。
1.字音
例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关雎》)
例2: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杜甫《春日江村五首》)
例1中,“雎鸠”的声母都是j,“之洲”的声母都是zh,“参差”的声母都是c,它们声母都相同,属双声词,描摹的是荇菜长短不齐的形状;“窈窕”的韵母都是iou,两者同韵,属叠韵词,形容女子婀娜的身姿形态。例2中的“交加”(j- j-)声母相同,“烂漫”(-an -an)韵母相同。上下两句中,“交加”双声,“烂漫”叠韵,声音优美、音韵和谐且对仗工整,只有每个字读准,才能感受悦耳的效果。
2.声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衣裳”一词,在现代念作“yīshang”,“裳”念轻声,发音又轻又短。轻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等四个声调的殊殊变调,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由于没有固定的调值,不能视为一种声调。而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裳”应念“cháng”。一是因为古时没有轻声字;二是“裳”为首联的韵脚,与“狂”“乡”“阳”等三字押韵。
诵读古诗词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声调飘忽不定,有时是为了拉长尾音,或者以为转换个声调就是在念古诗。在诵读训练的起始阶段,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正确掌握每个字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每个音节发音咬音都清晰完整,声调不可混淆,不允许连音、吃音、发音不清等情况出现。
(二)“读出节奏”,指导学生自然流畅地诵读
汉语一般是一字一个音节,这是很重要的特点。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节拍,比如古诗词中的四言句,就是四拍,五言就是五拍,七言就是七拍。每一句由若干个节拍构成停顿,一顿之间一般有一个重读的音节,一句数顿;顿与顿之间轻重音有规律地安排,句与句之间相同的音顿结构反复出现,这样就形成了节奏。
诵读的第二层含义是“读出节奏”。诵读是一个动态化的口语活动,一首诗词从头诵读下去,应产生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这是因为发声有短长、有轻重、有快慢……同时,诗词又讲究字词的搭配、句式结构的变换以及音律的和谐。这些特点,指导时都要注意。
1.“停连”得当
“停”是指停顿,诵读时声音的暂时休止叫停顿。“连”是指声音的延续,例如把某些字与字、句与句或片与片之间的停顿,有意识地缩短或取消。停连,是诵读古诗词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一是换气的需要,不能一口气读到底,中间必须补充、调整气息。二是语意表达的需要,一句或一层的意思,能递换到下一句或下一层的意思。三是表达情感的需要,一种感情转到另一种感情。停连安排得当,也能给听众一个理解思考和欣赏体味的空间。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古时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一句的结构是“2+1+2”,诵读时有两处停顿,“行行/重/行行”。第一处的停顿可稍长,以突出前一组叠音词“行行”的特点,是”行”而又“行”;第二处的停顿略短,似停实连,要将“重”与后一组叠音词“行行”紧密的语义关系体现出来——是不断反复的“行”、似乎是永无休止的“行”。这五个字全是阳平声,声调本来就没有起伏,如果停连得当,就能通过迟缓、复沓的节奏,把游子离家万里、步伐疲惫沉重的感觉表现出来。
2.“快”“慢”适度
语速的快慢很重要。常见的错误是读得过快,甚至是越读越快,这样声音往往会变得越来越平直。“流畅”并不意味着快,匆忙慌乱的速度,无法体现字句形式上的节奏,更遑论其内在的情感律动。而读得过慢,也会给人拖沓、沉闷或中断的感觉。只有快慢适度,才能把作品的情感波澜传达出来,营造出语言节奏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效果。教师指导时,要提醒學生:语速快慢,与诗词的题材、情感、体裁有关。即使同一篇作品,由于内容或情感的变化,也要应用不同的语速。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在这首七律中,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之后,紧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萧萧”“滚滚”两个叠音词,要读快。这是因为,叠音词的后一个字,其音节附属于前一个字,声音的长度只有半个音节,发声也较轻,所以自然要读轻快一些。就整首诗而言,颈联这两句也要比其他句子读得更快一些,借助快速、短促的节奏来强化秋日空旷悲凉的气氛,从而使前半首所呈现的意象情趣,在声势上变得奔腾雄浑起来。其后两联,语速则要放缓、放慢,尤其是“艰”“难”“苦”“恨”四字,语义一层递进一层,诵读时绝不能贪快。
3.“轻”“重”相宜
声音的轻、重,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作品中的某些字词、语句在表情达意上具有重要作用,诵读时就要着重强调一下,以引起注意。这种强调的技巧,发音时气力大、语音强,是“重”读;反之,就是“轻”读,不过轻读只是指音量读得较弱,但并未失去原有的声调,因此不能视同为轻声。轻重的把握要适宜,重读时无须过大的声音,更不能尖声高叫。重读不是表达强调的唯一方法,有时也可以延长音节,来抒发深挚感情;也可以将声音放低、减轻音量轻读,使字音柔和圆润,表达含蓄的情思;还可以用一字一顿的方法,使语音更加响亮清晰。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首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十一字,连用九个仄声字,诵读时声音要短促有力,表现出满腔忧愤的情绪。前六句中“留”“忧”“愁”,后四句“流”“愁”“舟”,同押响亮的尤韵。这些句子,尤其是韵脚字,一定要读得重、读得响亮饱满。而中间四句,转写逸兴清发、飞天揽月,换用的是灵巧清扬的“骨”“发”“月”等月韵,这几句的处理就要读得轻、读得清扬,才能与入梦轻飞的意境相契合。
(三)“读出语调、神情的变化”,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
准确清晰、自然流畅之外,还需在情感上与古诗词作品声气相通,把握住作者的情绪变化,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让自己神态、感情与有声语言交融,富有感染力地诵读,并赋予作品新的生命。这是诵读的第三步。指导学生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熟悉作品的语词和句子;稍作准备后,再组织学生诵读。一般的步骤是:
1.熟悉作品的内容
主要有两点:一是用字遣词,能正确识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才能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二是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目的以及作者所想传达的思想感情,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把握句意,区分层次
在古诗词中,有时一句就有一个意思,有时则要几句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句意。有时作者为了强调某一个字和词语,或是为了合乎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会将某些字词的位置进行调整,这些情况尤其要注意。
例如“黄河/入海/流”一句(结构“2+2+1”),从句意和结构上看,与“黄河/流入/海”(结构“2+2+1”)没有什么不同。但这样处理,一是为了对仗和押韵(“流”与“更上一层楼”的“楼”,属平声“尤”韵);二是通过词序颠倒,将动词“流”置于韵脚,诵读时,“流”比其他字的音节可拖长一倍,这样就能用平声洪亮的延长声势,将黄河滔滔前行的力量表现出来。
层次的区分,关系着诗词的停顿和情感的转化。有些作品通过分行、分章或分片等,层次体现得很明确,但仍需推敲句子章节之间的内容的关联,以及结构是否相同等。例如《诗经·无衣》,重章叠唱,依次以“与子同仇”“与子同作”“与子同行”作结。“仇”字,重在内心情感的感召;后一章的“作”字,由内而外,着重于神态举止的振作;而最后一章“行”字,强调的则是行动,义无反顾的前行!在诵读时,就要努力传达出一层递进一层的声势。
3.调整情绪,投入感情
情感是诗词的基石,也是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在诵读中投入感情,是能否声情并茂地传达出作品意蕴的前提。指导学生,需关注三点:
一是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二是把握關键字词、语句的意思,确定好作者蕴藏其中的情感基调;三是融合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地揣摩作者创作时地情境,和作品产生共鸣。反之,如果体会肤浅,不能投入自己的感情,只会机械地把文字变成声音,听众就很难听懂诵读的内容。勉强传情传意或矫揉造作,也会让听众很不自然,甚至引起反感。
4.抑扬顿挫地诵读作品
“声情并茂地诵读”,主要表征为能否运用语调和神情的变化,抑扬顿挫地诵读作品。抑扬顿挫主要是指语调的起伏变化。“抑”,语调由高向低降落,逐渐下抑或急骤下降,句末音节多短而低;“扬”,语调由低到高,逐渐上升,整句后半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扬响亮。教师可结合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是语言形式的抑扬顿挫,顺着诗句的自然节奏去读,平声字发音悠扬,去声字发音短促;二是情感跌宕起伏的抑扬顿挫。每一首诗词都有特定的意蕴,诵读时应依循作者的感情基调,传达出其内在的情韵。快乐时激动高亢,悲愤时郁结低沉,随着作者情感的脉动,而作出相应的语调和神情的变化,自然就能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从“读出声,准确清晰地读”到“读出节奏,自然流畅地读”,再到“读出语调和神情的变化,声情并茂地读”。以上三点,既是评价学习效果的基本要求,也是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掌握诵读要领的三个最基本的步骤。
温柔敦厚的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怎样使古诗词诵读活动,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同时更普及、更深入、更丰富多彩,这是校内外教育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冷静地检讨,及时廓清错误认识、做好充足准备,才能切实的加以改进,现在是我们作出改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