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林生态价值评估的湖北“两山”转化路径与机制
2021-01-13刘学全张维潘磊崔鸿侠付甜王鹏程黄光体陈强
刘学全 张维 潘磊 崔鸿侠 付甜 王鹏程 黄光体 陈强
摘要:基于2019年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重要成果,分析了湖北省森林资源价值特点;围绕建设好绿水青山、保护好绿水青山和利用好绿水青山这三篇大文章,研究探讨了湖北省“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与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湖北省;森林生态价值;“两山”转化;路径与机制
中图分类号:S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21)06-0046-04Transformation Path and Mechanism of “Two Mountains” Theory in Hubei
Province Based on Forest Ecological Value EvaluationLiu Xuequan(1,2)Zhang Wei(1)Pan Lei(1)Cui Hongxia(1)Fu Tian(1)
Wang Pengcheng(3)Huang Guangti(4)Chen Qiang(4)
(1.Hubei Academy of ForestryWuhan430075;
2.Hubei Daba Mountain Forest Ecosystem National Positioning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Shiyan442200;
3.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430070;
4.Hubei Provincial Forest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InstituteWuhan430079)
Abstract:Based on the important results of Evalu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in Hubei Province in 2019,the valu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Hubei province are analyzed. Around three aspects as construction,protection and good utilization of the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the authors discussed the guarantee paths and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realization of “two mountains”,and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in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Hubei Province;forest ecological value;“two mountains” transformation;paths and mechanism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指引下,我国继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绿色经济新时代正在全面到来。森林生态系统既是“绿水青山”的重要载体,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核心,森林生态建设由于其在改善人居环境和维持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的独特而关键的作用,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作为“绿水青山”的建设者,林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基于2019年全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成果[1],围绕做好“建设好绿水青山、保护好绿水青山和利用好绿水青山”三篇大文章,研究探讨了实现湖北省“两山”转化的路径与保障机制,以供参考。
1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成果
2020年湖北省林业局向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下达了“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项目,旨在算清存量、了解增量、估算潜量,通过数据客观反映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湖北省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为湖北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两山”转化试点提供理论参考。历时一年半,项目组完成了评估报告,2021年5月通过了由湖北省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評审,并于9月对外发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1]。
1.1评估结果
2019年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 890.25亿元,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提供的服务价值为8.82万元·hm-2。按照湖北省2019年常住人口5 775.26万计算,湖北省居民人均享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3 662.16元。2019年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相当于湖北省当年GDP(45 828.31亿元)的17.22%[13]。
1.2价值量构成
2019年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由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产品供给、森林游憩与康养和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价值构成。其中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量最高,达3 309.11亿元,占到总价值量的41.94%;其次为保育土壤价值1 169.88亿元,固碳释氧价值962.92亿元,生物多样性价值947.11亿元,森林游憩与康养价值819.93亿元,净化大气环境价值276.27亿元,产品供给价值245.46亿元和积累营养物质价值159.57亿元[13]。
2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主要特点
2.1林业生态效益价值显著增长,“绿水青山”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与2009年相比,全省森林2019年调节水量增加了173.74亿m3,增幅106.21%;保育土壤增加量为18 622.62万t,增长率为40.77%;保持土壤肥力量增加了586.49万t,增长率为84.67%;固碳、释氧功能量分别增加137.19万t和510.08万t,增长率分别为11.57%和27.04%[1]。
2.2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效益尤为突出,碳汇功能显著
湖北省的森林年调节水量高达337.32亿m3,相当于259个东湖的蓄水量之和;森林涵养水源价值量达3 309.11亿元·a-1,占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比例的41.94%;森林固碳量1 322.72万t,价值量为124.10亿元;年吸收二氧化碳可达4 850.46万t,约能中和当年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2.18亿t)的22.25%,中和当年总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3.69亿t)的13.15%。
2.3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东西部差异显著
评估结果表明,鄂西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高于鄂东低山丘陵区,并且显著高于平原湖区。评估结果凸现出鄂西作为湖北省重要生态屏障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碳汇等方面发挥的巨大生态价值,并为区域内两江两库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4鄂西地区作为湖北重要生态屏障,森林生态价值显著
从单位面积森林系统所发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看,鄂西地区单位面积价值量最高区域可达到13.36万元·hm-2,鄂东南地区单位面积价值量最高可达11.35万元·hm-2,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凸现出鄂西作为湖北省生态屏障的重要性与生态价值,对鄂西的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全球性意义。
3湖北省“两山”转化路径与机制探讨
3.1“两山”转化路径
3.1.1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布局,实现“绿水青山”提质增效。
自2014年相继实施“绿满荆楚”“精准灭荒”及长江两岸绿化等生态工程以来,湖北省森林生态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极大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使得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得到提升。但也存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备,国土绿化还存在亟需补齐的短板;森林资源结构失衡,中、幼龄林面积偏大(占比84.09%),林种结构单一;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西高东低,空间分布不均衡;单位面积森林服务价值8.82万元·hm2·a-1,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森林质量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以上问题,需进一步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体系。
(1)优化湖北省森林结构和生态服务空间布局。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内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6 361.91亿元·a-1,占总价值约80.63%;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生态服务价值占比11.90%,国家重点开展区、省级重点开发区占比分别为1.64%和3.38%,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占比2.46%。由此可见,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开展了一系列森林恢复与保护工程,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人口密度较低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而人口密度大、生态环境压力高的重点开发区及重点农产区森林资源不足。在这一空间分布格局下,生态系统服务传递过程受到抑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难以直接作用于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支撑城镇可持续发展。应充分结合国家“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及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长江沿岸绿化工程、国家省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城市森林建设、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提升湖北省长江两岸、江汉平原以及城市群的森林资源量和质,使森林资源分布相对合理进而提升森林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和优化湖北省森林布局结构,突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效益,平衡其他主体功能区综合效益。
(2)精准推进,强化湖北省国土绿化成果。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等多种原因,湖北省部分造林困难地仍存在宜林荒山,国土绿化还存在亟需补齐的短板。如鄂西北岩溶石漠化集中分布区、两江两库水土严重侵蚀地、鄂北鄂东沙化地、鄂中采矿废弃地等。因此,要加强现有工程造林的幼林管护,确保成活成林,巩固造林成果;坚持精准绿化、科学绿化,坚持适地适树,扩大乡土树种绿化比例,切实补齐短板。
(3)加强低效林改造,优化群落结构,提升森林质量。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神农架、宜昌、恩施等地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较高,最高达到13.36万元·hm2·a-1,而襄阳、十堰、黄冈等森林大市则相对较低,其原因一是新造林、幼龄林占比较大,二是因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差,导致林分质量不高,从而拉低了价值量的平均水平。针对湖北省部分地区存在的幼龄林面积大、人工纯林分布广以及立地质量较差地区森林质量低下等问题,在后续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应重点通过混交、补植、林下抚育等方式,开展中幼龄林近自然化改造和抚育管理。结合立地条件特征,开展低效林改造工程,提高复层林和混交林比例,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2建立长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体系与评估机制
長期以来,以传统的森林资源监测为核心的森林监测方法和体系难以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对森林资源和森林资产评估的要求,也难以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有效数据支撑。为此,需要建立湖北省长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评估机制。一是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监测体系,根据湖北省目前生态监测网点情况,整合现有森林、湿地、退耕及天保等监测站点,以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为对象,采用多种手段在不同尺度上进行监测,形成点线面一体化、省市县多方参与的生态系统服务监测网络。二是建立常态化的监测评估机制,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性作为重要的监测内容,纳入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中,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依据,尽快形成具有先行示范意义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示范体系。
3.1.3有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现生态与产业双向转化。
①建立林业生态产品分类体系,明确林业生态产品内涵及其生态价值属性体系,编制林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②建立林业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开展林业生态产品普查和林业生态产品动态监测,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③建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统计评估单元,构建科学合理、操作简便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指标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技术、方法。④探索并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将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纳入项目资金分配和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中,推进结果应用。⑤健全林业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拓展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抓好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工作,提升生态产品开发价值。⑥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林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1.4充分发挥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的碳汇功能,努力实现“双碳”目标。
一是科学绿化,增加森林碳汇。根据湖北省的林业规划,制定森林面积和蓄积增长量的具体目标,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力求提高森林质量。在森林碳汇能力较弱的中东部地区要有的放矢,合理规划,把造林绿化、森林经营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增加森林碳汇,充分展示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显著成效。二是加强管理,减少林业排放。加强林地占用管理,减少林地流失,遏制湿地流失和破坏。按照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规划的要求,切实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努力将灾害引致的森林碳排放降到最低程度。三是确定目标,抓好碳汇考核。在已制定湖北省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目标的前提下,统一部署,对各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目标(含林业碳汇指标)进行考核。目前可纳入考核的两项林业碳汇指标有年度造林合格面积、年度森林抚育合格面积。四是完善体制,加快林业碳汇市场开发。与其他核证减排量相比,林业碳汇不仅具有减排效应,还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等生态效应,碳汇开发还带有一定的扶贫性质。目前,尽快完善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碳汇核算方法学等制度建设,确保林业碳汇项目规范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林业碳汇项目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进度,为未来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时纳入碳汇项目做好准备。
3.2“两山转化”机制
3.2.1完善投入机制,确立公共财政在林业生態建设中的主要渠道地位和作用
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和事权划分的原则,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积极争取国内外市场化资金的投入,使政府投资和社会融资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从而缓解目前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紧张,投入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的政策与机制,加快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稳定的林业经济政策体系,吸引和鼓励尽可能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和人才建设的投入。促进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森林资源抵押贷款,推进森林政策性保险业务。
3.2.2积极探索和试验符合林业特点和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
一是强化森林分类经营机制。公益林纳入公共财政范畴,由政府投资和制定相关的各项管理办法,引入有关法人参与经营管理;商品林全面推向市场,完善相关的林业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全社会参与林业产业发展。二是改革林业建设管理机制,积极推行林业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实行管办分开,理清管理职能,规范管理行为,加大林业依法建设力度。
3.2.3建立政府决策和绩效的生态考核和评估机制
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探索将生态产品总值指标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推动落实在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取消经济发展类指标考核,重点考核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环境质量提升、生态保护成效等方面指标;适时对其他主体功能区实行经济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双考核”。推动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报告》通过评审[EB/OL].(20210526)[20211130].http://www.forestry.gov.cn/main/102/20210525/131055955790203.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EB/OL].(20210426)[20211130].http://www.gov.cn/zhengce/202104/26/content_5602763.htm.
[3]王兵,蒋有绪,牛香,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202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