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2021-01-13余迎财

考试周刊 2021年99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应用策略阅读教学

摘 要:在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者更加关注和重视小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学习成果。小学语文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其中写作和阅读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需要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辅助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学生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有利于为学生在初步学习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进而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快速提升,而且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和写作思维,让阅读和写作能完美结合。所以教师要对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将此方法有效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让教师的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所提升。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一、 引言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上,这其中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阅读是这四个方面最关键的内容。小学生初步了解语言知识就是从小学语文开始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阅读教学,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进而让学生更认真地聆听教师讲解的知识,从而对阅读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提高阅读能力。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一)整合学习环境,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是学生初步认识和探索文化世界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小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会更加顺利。学生通过教师的阅读教学,更清晰地感受和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思想,而且能够仿照作者的文章写出类似的句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会学习和掌握作者写作时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这为学生之后的创作奠定基础,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抒发能力,这样才能整体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同样,读写结合教学法中“读”和“写”两部分内容都需要涉及,提高阅读能力需要提高写作能力作为辅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体会文章主人公情感表达的良好契机。此外,学生在完成作品之后和同学之间进行阅读交流,能夠让学生对读和写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通过动态的教学方式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从而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读写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大量地阅读文章,也是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优秀的素材。

(二)运用读写结合,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互相结合在一起。而在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时,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综合语言的运用,而且要考查学生对综合语言相互结合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结合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关键。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时,绝不能将阅读水平或者写作水平其中的一个作为评价标准。教师要考查的是学生读与写结合的成果,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高自身读写综合能力,并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实践当中。

(三)激发读写兴趣,培养语文读写习惯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没有重视和意识到培养学生读写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的教学方法单一且刻板,最终导致教师无法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始终采用分开教学的方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只是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浅显阅读,学生无法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那么阅读训练就毫无效果;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只是一味重视学生的写作字数,并没有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学生就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写入文章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影响下,想要对读写产生兴趣是非常难的,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读写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教师讲解的读写知识,从而在良好氛围和环境下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四)运用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时会发现,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影响写作,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写作。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并没有意识到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学生也就没有养成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平时学习中也没有进行大量阅读,没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素材做支撑,势必不会顺利完成写作,更不会写出优秀的文章。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辅助,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才会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素材。此外,学生在进行自主写作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会对写出的每一句话进行仔细斟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能力就会相应提高,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升。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仿写文章,学习写作技巧

仿写文章就是学生首先要对原文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掌握作者写作的技巧以及表现手法,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立意,将这些作为模板进行写作。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总体偏小,理解能力较弱,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让学生先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在仿写时有目的有选择,这样才能达到仿写的最佳效果。比如,让学生通过对文章中某一个自然段的写作手法进行学习和理解,之后进行仿写练习。例如,教师通过《庐山的云雾》这篇文章教导学生进行仿写时,这篇文章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开头的第一句,之后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句话进行描写的。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样的写作手法进行学习,然后模仿这样的方法写一篇文章。再如,教师通过《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教导学生进行仿写时,文章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鸟的特征的:“很快的这个树林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叫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教师首先让学生对这一段落进行反复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理解作者描写鸟的特征时用的手法,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按照这样的描写手法去描写一个动物或者场景。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之后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养成学习和记忆作者写作手法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加强日常摘抄,培养积累习惯

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在日常语文知识学习中遇到优美的句子以及好的素材时要及时摘抄,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才能保证阅读教学质量。小学生年龄小,学知识很快但是忘记得也很快,所以要学生对这些优美的语句以及写作技巧进行死记硬背的话,不仅效果很差,而且还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就会对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用来摘抄的笔记本,让学生将遇到的好的素材摘抄在这个笔记本上,方便学生记忆和学习。教师也需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学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摘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摘抄的有效性。比如,低段年级的学生在遇到优美的句子时只需要将其做上标记,然后引导学生先对这些句子进行摘抄和记忆;对于高段年级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在记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日常写作练习中运用摘抄的内容,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师通过《观潮》这篇文章教导学生进行仿写时,这篇文章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对景色进行描写,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正、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来描述钱塘江观潮的景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着重描写观潮景色的自然段进行摘抄,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就对描写景观的手法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同时学生也会对钱塘江观潮的壮观场面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在自己写作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技巧应用于文章中。除此之外,让学生进行摘抄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对优美的句子和素材有所记忆,能够将其应用于自主写作中。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摘抄内容进行反复阅读,进而加深对摘抄内容的记忆,从而发挥摘抄内容的最大价值和作用。

(三)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教师在教学时会发现其实很多小学生都喜欢阅读,在家中家长也会陪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却不是特别强,这是因为不管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还是家长陪同进行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之后都没有让学生写读后感。教师和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读后感的重要性,认为阅读就只需要读就可以了。虽然说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效率和质量都不是很高。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需要重视读后感写作,学生通过写读后感能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对其中好的素材也会有所记忆,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1. 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后,可以和学生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路,之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不管是对文章的感受还是对其中某个人物或者某件事情的感受都可以作为读后感的内容。只有学生对阅读的内容真正理解并对文章有所触动和感受才能有写作的兴趣,写作时才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入文中。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完《陶罐与铁罐》这篇文章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并以自己的视角写下对这篇文章的感受,通过写读后感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要教导学生养成随时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比如,阅读时看到一段有趣的话,就可以随手将自己喜欢这段话的原因写下来;看到一个有趣的人物,就可以将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搭船的鸟》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阐述原因。有的学生就会说:“文章中有一段描写翠鸟外形的语段,描写的翠鸟惟妙惟肖,我很喜欢。”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喜歡的原因写下来,让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

3.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动画片还是非常喜欢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搜集一些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让学生观看,在学生观看之后要求写一篇观后感,加深学生对动画片的印象。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都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对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就需要将读写结合教学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中,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进行阅读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对阅读内容有新的认识以及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同步提高自己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俊超.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宗焕亭.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55.

[3]曾昭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4]张向东.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A].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

[5]吴姜春.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作者简介:

余迎财,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临潭县流顺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应用策略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