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需要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析
2021-01-13唐顺利
[提 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历史合理性。它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必然结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执政为民的初心体现与内在要求,这就必然对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理念、方式、載体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应紧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抓牢乡村振兴对象这一关键主体,转变其思想认识,提高其自身素养,增强其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信心和能力。与此同时,既要发挥乡村群众主体作用,激活内生动力,也需要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拓展乡村文化振兴主体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
[作者简介]唐顺利: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这一认识必将有力推进新时代党领导的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
一 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美好生活的内在逻辑体现
美好生活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同时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现代化的政策视野和目标要求,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然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也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美好生活对衡量乡村文化振兴成效提出了新指标,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是有效提升乡村文化振兴实效性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
(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既依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应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多方位改善人民生活,高标准增强民生福祉。同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取决于良好社会物质财富供给的平衡性和充分性,又取决于全方位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保障实施。实际上,美好生活不是纯粹的“经济概念”。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美好生活“不是只要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求创造社会综合条件,实现对人们生活的全面而高质量的供给。”①诚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②,“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③的活动。人的需要层次逐渐递增,“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④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满足其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还有追求高层次的社会性和心理性的需要,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实践中,美好生活既关涉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硬实力,还关涉文化、教育、精神世界这样一些不可忽视且极具力量的软实力。现如今,前一层次的物质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⑤不难看出,要想实现美好生活,应立足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超越单一经济、政治、科技等范畴的考量,进行全面高效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这正好符合乡村文化振兴应该包含的义理。乡村文化振兴是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开展的一项精神文化工作,它更加注重教育、技能和主观能动性,其实质是借助文化元素转变振兴主体思想观念,改变其精神面貌,激发其内生动力,提升其发展能力,不断赋能人民,让人民用勤劳双手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实际上,乡村文化振兴既能启迪认知,也能化解精神危机;既能提升精神境界,又能赋予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乡村群众生活是否有获得感,是不是美好而幸福地生活,关键在于群众是否能克服“等靠要、庸懒散”,用持之以恒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和认知感,真正享受美好生活乐趣。因而美好生活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自由自主的实践创造活动。就此而言,乡村文化振兴对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回应和引领,既能为美好生活夯实基础,也能为美好生活展现优势,不仅使其在实现形式上有了可能性,而且在实质内容上具有必要性。
(二)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路径
美好生活是一种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活动,也是人的思维认知和实践体验。同样地,美好生活既是人精神塑造和心灵成熟的过程,也是人提升精神生活品位的过程。而此过程既受外界条件影响,也受内心活动干预。在外界影响中,既有客观存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与自然而然生活经历的熏陶,也有乡风家训民俗的浸染教化作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既抓物质文明建设也抓精神文明建设,既改善物质获得感又增强文化幸福感。因而,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和灵魂工程的文化振兴,恰恰是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提出的战略举措,其作用在于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营造浓厚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环境,既影响人、感染人,又塑造人、启迪人,既文化铸魂,又物质塑形。
不仅如此,乡村文化振兴以提升群众发展能力并使其过上美好生活为导向,聚焦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指明乡村文化振兴需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⑦为主要内容。而这一战略内容实质上就是发挥文化振兴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重要作用,让文化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引擎”。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容包括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精神文明、科技教育、生态文明等方面,这几个方面,都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从文化产业方面来看,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持续增加这一群体收入来源,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提档升级,无疑是提升群众发展能力的现实经济基础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来看,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农家书屋、村史馆、民俗舞台等阵地,将先进有益的文化输送到群众生活之中,使乡村公共文化阵地成为群众生活欢乐之地、乡风民风的和谐之地;从生态文明方面来看,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与居住条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增强生态安全感与生态幸福感。这些既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容忽视且应引起广泛关注的生活需求问题,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需求。由于乡村文化振兴与消除群众内心精神贫困、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紧密相关、相互促进,因而有效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要顺应和滿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以需求为目标,把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心理变化,精准补齐观念短板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板,理清思路,强化落实;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其文化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
(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目标
美好生活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人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生活,还包括人的生存、发展、权利、享受等需要的生活。而乡村振兴既是物质硬实力的全面振兴,也是精神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振兴,这恰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乡村文化振兴和美好生活均反映了马克思的美好生活观,既有继承弘扬又有丰富发展。马克思指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发生变革会随之引起人们生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变革,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则彰显美好生活的品质和层次。个体物质上的满足是追求更高层次美好生活的基础。“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②
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目标,无疑是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发展实践能力层面来看,我国乡村极少数人之所以心理消极、焦虑、苦恼、担忧,甚至怨天尤人,恰是因自身信仰迷茫、信念模糊、奋斗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缺失所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③美好生活既是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奋斗能力与发展能力问题,归根到底需要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踏实肯干和吃苦耐劳,如此方能步入美好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中国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还要继续付出艰苦努力。”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恰恰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赋予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基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逻辑自洽,亦是说乡村文化振兴本身内含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因而,在实践中应赋予乡村文化振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的新目标,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以顺应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为新增量,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的发展权利需要和发展机会需要,全力满足人民公共道德需求、消费需求和安全需求。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乡村文化振兴要突出问题导向,抓住要害,找准关键,“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⑤。通过强基础、析要害、提素质,把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方向和文化脉搏,牢牢牵住乡村独特文脉的牛鼻子。全面系统了解乡村地区人民群众期盼和向往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其内心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在此基础上,既全面把握和精准分析人民对美好生活中的文化产品质量、品种、风格、层次等方面的各种要求,又积极构建农家书屋、广播电视、道德讲堂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乡村文化建设重点,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机制;推进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全面优化精神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 乡村文化振兴助益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了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①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在庆祝改革开放4 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②。乡村文化振兴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具有价值引领与信仰塑造的独特优势。从历史维度来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文化角度来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侧重物质层面需要转变为侧重精神层面需要。从思想观念转变为实际行动,关键在于激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既能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精神文化需要,也能助力人民达至美好生活目标。因而,乡村文化振兴要在满足人民全方位多层次需要、凸显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勤劳奋斗三个维度上发挥助益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特殊价值和应有作用。
(一)美好生活需要之全方位多层次贯穿乡村文化振兴整个过程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落脚点。但是,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人”,并不是抽象意识中的“人”。因为,人为了维持生命,为了生活,为了享受,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因而必须“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初心,是为了让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更是为了“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④。当然,受执政经验不足、和外部环境恶劣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把握不准,走了一些弯路。而使这一状况发生重大改变,靠的是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法宝”。
历经4 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⑤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正发生着从以往对单一的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文化需要等更多更新的复合型需要的快速跃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品质越加高端、范畴越加广泛、类别越加多样,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特质。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一种全方位的物质硬实力振兴,也是一种多层次的文化软实力振兴。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既包含党和国家政策宣讲、加强道德教育等内容,还包括乡村综合文化专干、文化志愿者、非遗传人、民间文化艺术传人、演艺人员等队伍建设,构建乡村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既提高图书室、体育活动中心、美术馆、博物馆等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还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文娱活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这些方方面面与大大小小的需要,均体现在乡村文化振兴之中,贯穿其发展全过程。
(二)美好生活需要之人民主体地位明确乡村文化振兴受益对象
“美好生活”本身便蕴含和预设着“谁的美好生活”这一前置性问题。毋庸置疑,在我国,人民群众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也是美好生活的享有主体,既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和奋斗者,又是美好生活的受益者和获得者。实现美好生活的路上,每个人都是共商共建共治共享高质量生活的主体。可见,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是群体的而非个体的概念,是共同的而非独特的概念。这就意味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必然是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有机统一后的共同需要,这是基于思民之所思、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展开的,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最佳切入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折不扣地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①由此观之,我们党自始至终把人民群众作为美好生活的主体,致力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这一主体的积极作为和实践创造。唯有始终坚守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其首创精神,激发其创造热情,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对美好生活延绵不息的奋斗动力,进而使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变为现实。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对象是人民群众,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内心呼声,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关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国家发展的各项权利、平等拥有国家发展的各项成果,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更重要的”和“最重要的”的对象,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贯穿于乡村文化振兴始终。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民苦、听民声、汲民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②。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着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③七个方面下功夫,民生安排已经覆盖了每个人生命全周期的重要方面,目的是给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提供保障,也是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更真实更持久地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美好生活需要之实现自我满足亟待乡村文化振兴全民奋斗
奋斗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美好生活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用勇于拼搏、敢于担当、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实际行动换来的。列宁曾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④动物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它们所需要的一切,可是人却不同,人的需要不是可以从自然界中自然而然得到的,而是要通过改造自然界来获得自己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美好生活既等不来也送不来,倘若不奋斗,假如不努力,就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更不用说过上美好生活。正因为中国人民有在饱受苦难和沧桑中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因为有改革开放中充满活力的接续奋斗,我国才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为奋斗,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人民正一代又一代地接续实现美好生活。可见,奋斗是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法宝,是革命和一切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反之,没有矢志不渝的坚守,丧失自立自强的毅力,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美好生活就会如同空中楼阁、无源之水。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⑤奋斗是人民群众享有美好生活的基础,美好生活靠人民群众的奋斗浇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⑥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应担负起这份历史使命,承担起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这份责任。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乡村文化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优质条件。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每个人都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而只有那些投身奋斗的人,那些顽强拼搏的人,那些敢于开拓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美好生活与幸福人生。同时,乡村文化振兴还通过提升人的需要层次来引领人们因美而追、应需而行,帮助人民群众自觉认识到自己的内心需要什么,激发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潜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向美好生活奋斗的激励效应,促使人民通过积极行动来实现美好生活。
三 紧扣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①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各層次的、全方位的,这给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更有效指明了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方向。当前,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应立足乡村社会实际,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基本遵循,紧扣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教育、文化产业、精神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加快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突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既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也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牢、抓实、抓紧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逐步提升乡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增强其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一)就美好生活的教育需求而言,乡村文化振兴应加快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文化素养于无形之中会影响人的认知判断,可以决定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活动。扎实深厚的文化素养,可促使人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肤浅落后的文化则会使人消极堕落。这也启迪我们,乡村要振兴,文化教育当先行。应着力实施乡村文化教育振兴工程,打好乡村教育振兴“组合拳”,让乡村地区青少年享受与城市青少年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动城乡优质文化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乡村幼儿园和中小学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年龄结构性偏大、青年教师留不住、优质生源流失等现象,且不乏一些乡村地区学校因师资队伍弱、生源少、教学质量低等原因而被撤并或废弃,导致部分学生上学难甚至辍学等问题。虽然有些乡村学校教室宽敞,有标准化的操场,图书种类繁多,硬件设施与城市学校差距越发缩小,但在教育软实力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与乡村地区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对此,一是要整合利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搭建城市与乡村教研协同平台,建立健全城乡教学共享研修机制,可采取名师支教、教培共享、课件共研、经验分享等方式,通过名师引领、理论学习、教学研讨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乡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着力提升乡村教育供给质量,合理优化乡村教育供给结构,满足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需求,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二是要着力推进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持续丰富乡村教育资源,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乡村振兴规划中优先规划教育,在满足美好生活中优先满足乡村教育需求,国家教育资源要继续向乡村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距,不断促进城乡学校公共教育资源分配平衡化,逐渐实现乡村教育发展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进一步满足乡村群众对“上好学、学得好、终身学”的现实需求。帮助乡村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困难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助其健康成长,确保每个乡村地区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保证乡村人口能享受到基本的教育权利,从源头上遏止青少年无知识、缺教育现象的出现,堵住新文盲的生产口。三是要因地制宜,加大乡村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力度,着力推行实施“全学科”县级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振兴计划,提出要求、明确年限、精准培养、强化保障,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学制、多种类的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格局,切实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青年教师队伍,使乡村教师数量变多、素质变高、待遇变好,促进乡村与城市在教师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重要方面更加均衡,从而不断满足乡村地区发展的教育需求。
(二)就美好生活的产业需求而言,乡村文化振兴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生产发展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实现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产业的驱动,而文化产业驱动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发展富有民族化、本土化和原生态的乡村文化产业,为乡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发展传统手工艺、风味饮食、民宿养生、休闲旅游等富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既是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带动乡村群众创造收益、增进福祉、提升幸福指数的有效方式。事实上,很多乡村地区都有着较为丰富的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资源,这些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产业价值,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一是要着力打造符合人民需求的乡村特色文化产品,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借助历史文化古村庄、乡村文化展览馆、乡情村史馆等文化资源,积极构建集民俗、农舍、养生、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链条,打造以体验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硬实力品牌,以此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具体而言,就是在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宜游则游、宜农则农的原则下,突出特色,强调优质服务,科学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民俗节庆、地方风味餐饮节、亲子农耕等文化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热情细致周到的乡土文化服务,形成一批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现代生态农庄,推动民宿养生产业内涵式发展,让游客全方位感受乡村文化生活魅力,用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旅游,用乡村旅游传播乡村文化,进而提高美好生活品质。二是要着力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地,促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充分挖掘和依托利用乡村自然人文、民间技艺、风情婚俗等文化产业资源,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特色、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和建设一批有文化内涵、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入驻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旅游区、特色村寨民俗文化园、古色古香建筑、依山傍水村落等富有乡村风格的文化产业品牌,将各地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三是要加大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力度,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生力军。地方高校应结合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培养产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专业性人才;要深入挖掘乡村戏剧、技艺、文创、民俗、刺绣中的人才,加强“田秀才”“土专家”能工巧匠、种植能手和返乡创业者等现有乡土文化人才的培训,使这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本土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挑大梁、唱主角,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就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而言,乡村文化振兴应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绝不仅仅是追求物质层面的充裕富足,更需要拥有精神层面的愉悦享受。要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文化品质,守护乡村文化根脉,淳风化俗,德暖民心,厚培文明乡风,让深厚文化底蕴温润乡村“精气神”。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村史馆等文化场所,以及广播电视、出版读物、报纸杂志和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均有助于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多姿多彩和丰富有趣的精神食粮。从乡村文化生活需求层面来看,大多数乡村群众农闲时节主要在家看电视、打牌、访友闲聊,极少参与阅读和文艺体育活动。从乡村文化生活供给“硬软件”层面来看,有的乡村公共文化基础硬件设施陈旧不堪或闲置荒废,存在供给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或总量过剩等问题;有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淡薄,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短缺,难以满足高质量文化生活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地区的文化振兴。诚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①面对这种情况,应尽快加大对鄉村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投入力度,组建以丰富乡村群众精神生活为主题的乡村文化振兴志愿者服务队,借助乡村大讲堂、大舞台、大展台来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切实加强民俗博物馆、村史村志馆、农家书屋、名人文化家园、家风家规讲堂等方面的场所建设。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乡情乡愁为主题,图文并茂、生动逼真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乡村趣味文化活动。要正确处理文化服务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关系,以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变化为导向,以共建共享为目标,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乡村文化活动,实行“菜单式”供给,不遗余力地推进文化生活品质建设,调整乡村文化服务内容,优化文化服务结构,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创新供给方式,不断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要。同时,还要加大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活动创新、项目创新、载体创新的力度,培育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新形态,确保乡村公共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需求。
(四)就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而言,乡村文化振兴应激活乡村群众的内生动力
我们即使拥有深厚的知识文化、先进的思想理念,若不能参与社会实践则会成为行动的“矮子”,若不能内化为生活动力则会成为语言的“巨人”。“吾人之意,是视文化现象在根本上乃精神现象,文化即人之精神活动之表现或创造。”①美好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内在力量起着主要作用,外界力量起着次要作用。人民群众既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乡村文化振兴对象,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这就意味着,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激活乡村群众这一创造美好生活主体的自身发展动力。而激发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内生动力,就是要剪断堕落蜕化的链条,推动乡村群众用双手奋斗主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开创美好生活的最有效手段。在实际中,由于受“乡村文化生存环境改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缺失、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文化情感淡化、文化认同危机”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动力日渐减退,自身发展内生动力较为不足,“等、靠、要”思想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一是要加强乡村文化组织建设,不断发展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文化组织,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来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要乡村群众主动参与、自发组织文化活动活动,使自我认知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知,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觉醒、自我發展的目标效果,进而不断增强乡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进程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立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立老年书画社、手工技艺社、戏剧社、歌舞队等各类文化组织,根据乡村群众实际和所爱所需,定期或不定期将群众组织起来,以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开展以畅想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不断丰富乡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有效传递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社会正能量。与此同时,还要成立以本地籍专家学者、退休干部、技能人才、教师医生、反哺桑梓企业家等为主的乡贤文化促进会,深入挖掘整理村规民约、地情文献与族谱家训中所蕴含的行为规范等道德文化资源,有效推进勤俭、亲和、美好、诚实的乡村新民风建设,大力举办以村民说事、乡贤论理、榜上亮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评议活动。二是要增强乡村群众文化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随着时代变化发展,乡村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也要适应乡村社会变化,自觉主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主体推动力量。如:可鼓励和支持引导乡村群众拍摄一些反映自己真实生产生活风貌的短视频等,突出自身文化主体地位,客观表达乡村群众内心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认同,让乡村群众既成为美好生活享有者,也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返乡创业而实现幸福生活的能人达人的先进事迹,组织新闻媒体记者或大学生暑期调研发现那些向“美”而行的奋斗者典型案例,深入挖掘为美好生活而付出辛勤汗水的平凡人的新闻素材,学榜样见贤思齐,树典型提振力量,不断增强乡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能力。三是要使乡村人民群众保持克勤克俭、不畏艰苦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增强不等不靠、攻坚克难的锐气,坚定敢于斗争、敢于拼搏的勇气,要有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毅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乡村群众彻底摒弃观念落后、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因陋就简等陈旧腐朽的思想文化观念,永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精神,保持“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拼”劲头,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专注精神投入生活工作,以永不懈怠奋斗拼搏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奋勇前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精准扶贫中的文化驱动力研究”( 1 7 C K S 0 1 4)的阶段性成果。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8: 4.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7: 1 1.
①宋芳明.人民美好生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任务[ J].思想理论教育, 2 0 1 8( 0 2) : 4 4.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5 9 1.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6 0 1.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5 3 1.
⑤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 0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2 1 - 0 7 - 0 2( 0 2).
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8: 4.
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7: 3 2.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1 5 8.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7: 4 3 - 4 4.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1 9 2.
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7: 3 0.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3 2 2.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7: 1 1.
②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1 8 - 1 2 - 1 9( 0 2).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5: 3 3 6.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5: 2 4 3.
⑤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6 0: 3 2.
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8: 4.
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0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2 1 - 0 7 - 0 2( 0 2).
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6: 8 1.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G].北京:学习出版社, 2 0 1 8: 2 2 3.
④列宁.列宁全集:第5 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0: 1 8 3.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4 7 3.
⑥习近平.在2 0 1 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1 8 - 0 2 - 1 5( 0 2).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7: 1 1 - 1 2.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5 3 8.
①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5: 1.
②吕宾.文化自信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困境与对应策略[ J].湖湘论坛, 2 0 2 1( 0 4) :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