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探索的世界历史意义

2021-01-13杨立英

红色文化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道路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杨立英

百年风雨兼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深入总结和提炼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探索的成功与创新之处,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整个世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揭示人类历史进程规律的科学解读成果,是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探索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最好理论框架和哲学范式。

一、揭示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

现代化发展方向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和大趋势。然而走向现代化的模式是单一的、线性的还是可以选择、多样化的?由于西方最先开启现代化之门、开创现代化模式并最先享受现代化之果,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西方模式是通向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于是一切向西看成为最佳选择、成为最正确。但中国并没有屈从西方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直接复制西方模式,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近百年艰辛探索成功走出一条既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又极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探索不仅成功冲出西方现代化模式包围,彰显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揭示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更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更新和超越,贡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模式。既增强了其他国家探索更好发展道路的自信心,又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

(一)打破了西方发展路径唯一正确的神话,彰显了中国制度之优

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是现代化的开拓者,并创造了人类历史奇迹。“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正是由于现代化始于西方最先成于西方,所以现代化从一开始就被西方价值观主导着,时刻展示着资本逻辑和西方思维。因此,“西方经验”“西方化”成了现代化的代名词,似乎“西方模式”成为唯一正确的发展逻辑,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于是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后,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历史的终结”论断,并大胆预言自由和民主已经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世界所有国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但现代化一定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非西方世界只能在“西方现代化”框架内削足适履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资本”的内在限制决定了“西方现代化”模式不是天然的合理模式。“资本”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资本”被赋予神圣的历史使命即“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8页。。与以往社会形态相比,资本有着伟大历史方面和伟大历史作用,然而,资本在完成其发展生产力和财富增长的使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限度。关于“资本”的限度,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批判,明确指出资本包含着一些“必然的限制”且“这些内在的界限必然和资本的性质,和资本的本质的概念规定本身相一致”(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资本的这种内在矛盾性以及自我增殖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走向黄昏的必然性。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下,资本的内在增值性和外在扩张性不会轻易达到历史极限,但随着某个阶段市场空间和技术创新的红利被攫取殆尽之时,资本主义必然走向无法自拔的困境。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表现出的经济持续低迷、治理乏力、社会矛盾冲突不断等“乱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这归根结底都是“资本主导”所造成的。其次,“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它不具有普遍性。环顾全球,西方似乎掌握了通往现代化之路的唯一钥匙,于是走西方之路似乎成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选择,纷纷走上“全盘西化路”。然事实并非如此,很多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实现现代化,反而错过发展机遇期,最终落入发展陷阱。过于模仿、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拉美地区今日发展之困境就是“西方现代化”不具有可复制性的最好证明。“西方现代化”在拉美等地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西方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带有掠夺本质,它是依靠犯罪式的殖民扩张,在以亚洲、非洲、美洲等大量原住民死亡和资源环境掠夺性破坏为代价的基础上才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期随着资本的扩张性需求,又不断爆发争夺海上霸权、世界霸权、贸易权利、殖民地战争等矛盾,且一直延续到当代。可以说,“西方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一条掠夺之路、殖民之路,一条充满“血与火”的血腥之路,其路径的特殊性以及劣根性注定了它的不可复制性和普适性。“当大多数人都要像少数富裕人那样生活,人类文明就将崩溃。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西方式现代化是不能实现的,它是人类的一个陷阱。”(4)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坚持独立自主为基础,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正道。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探索出了一条从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道路,一条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一条重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一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一条始终强调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创,关键在于中国之制的建立和优势的发挥。可以说,没有中国之制,就没有中国道路,更没有“中国之治”新境界。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路径是世界发展唯一正确发展逻辑的神话,改变了一直以来西方主导世界发展的局面,终结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主宰世界发展的线性史观,更充分彰显了中国之制的显著优势,用事实验证了中国道路的成功并揭示了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二)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贡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模式

回顾世界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社会形态的超越,并不代表现代化的实现和超越。在当时特殊历史环境和国情迫切需要的背景下,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性体现,即消灭私有制和有计划的组织生产、阶级和阶级斗争等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启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虽然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政策、体制和模式,曾立下不朽功勋,但作为小农经济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物,它在战争环境中还可以勉强实施,一旦战争结束,其局限性立即暴露出来,并导致严重政治危机。(5)高放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5页。列宁在克服战时共产主义局限性基础上转向新经济政策,开创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但斯大林完全改变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模式,建立起被后人所称的稳定性的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以下统一简称为“苏联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是理论支撑,全民公有制是基础,高速工业化是目标,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支撑,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是核心运行方式,高度中央集权是政治保障。“苏联模式”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工业化新路首次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彰显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只用15年时间就跑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50年到100年的路程。(6)高放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0页。然而“苏联模式”弊病因素的积累以及改革的失败,不仅使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新路逐步变成了歧路和绝路,而且社会主义大厦也陷于崩塌。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其政权巩固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面临着巨大困难和挑战。因此,在多种因素综合考量下,我们只能选择“向苏联学习”的发展道路。虽然当时我们只是学习借鉴并非完全复制,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苏联模式”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类似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虽然采取了许多纠正措施,但始终未能突破“苏联模式”。面对发展危机与困境,邓小平同志开始认真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认真思考后,他明确提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7)邓小平:《解放思想,独立思考》(1988年5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一味照搬其他国家经验和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性飞跃,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之治”新境界。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中弊端的影响,破除了曾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更意味着我们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既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又赋予了中国特色,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时代的开启、制度自信的充分彰显,更标志着我们不再局限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强调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而是更加注重发掘现代化中国道路在世界范围的普遍性意义。这种既鲜明表征国家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21世纪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一般性特征的中国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贡献了中国模式。尽管现代化中国道路不能直接复制,但相似的命运、共同的目标追求、有效的中国经验必将极大地激发后发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自信心,为世界现代化开辟新路径。

二、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共产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活力

马克思基于世界历史视野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不是世界历史的终点,资本主义的结束才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开始,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方向是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为世界社会主义继续向前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打破了社会主义失败论,彰显了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考察,共产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科学预测到成为现实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不但有规律性,还有条件性、曲折性。列宁曾明确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9)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页。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看,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空想色彩逐步褪色、糟粕成分逐步剔除、科学元素逐步增强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漫长历史过程。1516年,英国学者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问世,标志着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思想诞生。但从思想火花到社会运动的发展却经历了几百年,其间既有文学式的生动描述、理论式的论证设计、也有实践式的小范围实验,充满了无数的困难、曲折与失败,直到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进入20世纪,伴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制度之果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建立,开辟了由共产党取代资本主义政党执政的新纪元,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完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证明马克思主义行、社会主义优、中国共产党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最大亮点。这意味着世界上人口最多、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仍然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意味着具有500年历史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成功走出一条现实、可行之路,且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10)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页。中国共产党用自身的发展成绩回答了所有对社会主义的怀疑,使科学社会主义再次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让全世界开始重新思考、认识社会主义,而在这种新的思考与认识中,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继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与发展前景将更有力地激发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自信心。

(二)破解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解决方案

世界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说明: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构建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11)邓小平:《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56年11月17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8—259页。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自觉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历史使命,开始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近两年间,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探讨现阶段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实现战略和策略的第一次转变。同时又积极发动、组织和领导革命斗争实践,扩大自身政治影响,很快开创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页。理论探索与实践成效都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362页。从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开始进入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篇章。虽然在1956年党的八大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历史时期内,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历经艰辛,走过弯路,也有过失误,但成就是巨大的。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14)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中国共产党人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鲜明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9月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的号召,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16)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3页。,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17)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正是在这种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逻辑支撑,具体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指导下,才有了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的解决,才有了“中国之治”新境界。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的密码在于中国道路的开辟,中国道路的成功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近百年的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一条正确之路,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创造性实践,成功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更为世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与自信彰显昭示世界:共产主义仍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但发展道路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个国家的道路不可能定于一尊。只有选择真正符合自己国情、有效管用、人民拥护的道路才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迈出了这一步,并取得了成功,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逻辑链条上坚固的一环,其探索过程中取得历史性成就与经验将给其他国的探索以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三、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终极指向是人,为全人类解放提供了新引擎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主题与诉求都在于全人类解放。世界历史发展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世界历史发展的本质上是人类不断解放、自由不断扩大的过程。然而以资本为轴心构建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让“物”成了发展的中心和目的,人却沦为了“奴隶”和“被统治者”。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实现了历史性超越,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始终围绕“物”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克服了资本逻辑下人的全面异化,从“物”的逻辑推进到“人”的逻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人的本质全面复归为目标的价值旨归;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现实方案,为全人类解放提供了新引擎。

(一)打破了以“物”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彰显了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使人突破了自然、地理以及民族的限制,把人从“人的依赖”这种原始生存阶段中解放了出来,进入以“物”为中心的个性独立社会。这种以“物”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提升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拓展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它在开启了人类解放大门的同时又关闭了人们继续走向自由彼岸的大门。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政治革命只消灭了市民社会的政治性质,只把它从与市民生活相吻合的状态中解放出来(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45页。,并没有解放和消除私有财产和宗教、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对立和冲突,甚至还将市民社会中利己主义等基本原则变成了普遍性的社会原则,造成了人的自我分裂和对立。在这种分裂和对立中,不仅没有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反而让人陷入全面物化的生存和生活世界中,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使商品和货币成为了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使人异化为了商品和金钱的奴隶,成为全面异化的人。因此,马克思在揭露资产阶级政治解放限度的同时提出对人的这种二重性的扬弃和超越,认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那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成为类存在物,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人的解放才能完成(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并且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人类解放的使命,才是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因为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是彻底消除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局限性的执行人。虽然苏联在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与实践探索上遭受了失败,但并不意味着人类解放走进了死胡同,毕竟“苏联模式”只是实现人类解放诸多模式中的一种。在社会主义探索失败与“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的历史境遇下,中国共产党既不放弃人类解放、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又坚持走自己的路,探索人类解放的新途径、新方式,最终成功走出一条旨在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新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超越了资本主义个体与社会、国家与人民的二元对立,始终强调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之上。

回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为根本立足点,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为中国共产党深深懂得“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20)习近平:《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2018年3月1日—2019年12月27日),《习近平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5页。,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正因为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一切由人民检验的“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道路成功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并能够发展壮大,历经百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

(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人类解放的中国智慧

根据马克思人类发展“三形态”思想,“自然共同体”是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让“市民社会共同体”取代“自然共同体”,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进步,为人类的进一步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了人类的政治解放,成就显著。但“市民社会共同体”在创造“奇迹”“宫殿”“美”和“智慧”的同时也创造了“赤贫”“贫民窟”“畸形”“愚钝”和“痴呆”。它人为创造出一个全面物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资本是统治者,人不过是资本统治下的奴隶,所谓自由、平等、民主和慈善等等,都只不过是资本行掠夺财富之实的幌子而已。“市民社会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逻辑二重性形成的“货币—资本抽象共同体”和以国家、阶级等形式存在的“虚幻共同体”,不是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最佳形式。马克思在深刻揭示“市民社会共同体”局限性的同时,提出一种旨在真正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真正共同体”,这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但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马克思并没有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具体操作规程,只是提出一种制度创制原则。尽管苏联首次开创了迈向“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模式,但很遗憾没有成功。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理论的当代证明,是“真正共同体”在现实条件下的替代方案,是“虚幻的共同体”向“真正的共同体”的转化过渡(22)桑建泉、陈锡喜:《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关系新论》,《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认同并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进入国际话语体系。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在人类解放事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关注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一种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新的世界观。这种新的世界观反对结盟和对抗,倡导构建一种开放包容和互商互谅的新型伙伴关系;反对建立在威慑、恐吓和遏制基础上的霸权安全观,倡导构建一种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反对零和博弈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反对“文明冲突论”或“文明优越论”的傲慢与偏见,倡导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树立一种新的义利观。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被压迫民族、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也是压迫民族、国家和民族的解放,是一种双重解放。这种双重解放的实质,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和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理念和倡议,更是一条现实之路。“一带一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载体已经成为当前顺应全球化世界潮流最广泛的国际平台。截至目前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3)习近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490页。。“一带一路”已经逐步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猜你喜欢

道路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