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建构

2021-01-13雷英英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原传统文化

雷英英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哲学科社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文化”和“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面对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在中西文明交流发展的潮流中树立文化主体性,是应对当前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明确文化自知和自信,实现文化自觉和创新,发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在河南省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突破。同时,也必须承认的是,当前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如传播模式与文化核心价值分离、传播过程中深层次文化内核意义流失等,这些问题凸显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主体性不足的危机。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实践中推进主体性建设,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原文化名片,让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因子,为人类文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文化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改造客体世界使之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发展。作为主体,人在与客观世界的交互实践中表现出指向“对象性”的为我存在,“在对象性关系和行为中的人的自身结构和规定性、人的‘为我’倾向、人的主动自为性、自律与他律的统一”,[1]即主体性。

费孝通先生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提出文化主体性的概念,认为文化主体性的内涵在于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主动适应。文化主体性的生成是人通过文化认识和实践,在自我和文化对象的感受、建构等交互作用中,认识到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意义,逐渐建构起文化价值观念,树立起文化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自为性是文化产生的根本源泉,人的能动性也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所以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文化形成后成为客观性的存在,会产生文化的异化,即对人和社会的塑造,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文化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文化的这种塑造力无法真正自主自为,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性、能动性的仍然是人。文化主体性强调人在文化实践中的能动性。

由于文化的创造和积累基于特定的社会实践,个体在不同的社会交往中价值认同、文化实践也有差异,因此,文化主体性的生成指向不同的个体,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化主体性也各有差异。文化主体性具体表现为两个维度,从内部来讲,反映为本土文化在继承发展中的自我适应与更新,表现为文化的自知与自信;从外部来讲,反映为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把握与贡献,表现为文化的自觉与创新。文化主体性的内外两个方面存在密切的关系,文化的自知、自信是文化自觉、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只有了解本土文化的历史、知晓其内涵、明白其发展趋势,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一种自信、开放的眼光,在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取得适应新时代的自主能力,主动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困境

中华文化如“满天星斗”,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源于以河南为核心、生发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并随着历史发展向外辐射影响,带有根源性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文化,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体现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文化。

从历史上来看,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官方以政治意志的权威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和民间大众通过无意识的生活交往而实现文化交流的。中原文化中心自南宋以后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而逐渐失去主导地位。新时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原崛起战略部署下,河南省积极推行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战略,以“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发展为目标,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保驾护航,出现了国内国际的传播热潮,极大提升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注视度和影响力。但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与其厚重内涵和核心价值是不成正比的,也面临着一些传播困境。

1.传播模式与文化核心价值分离

(1)传播主体单一。文化是人民的文化,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原地区的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创造积累的。作为文化的真正主人,人民的参与才是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参与应该是全方位的,从文化的创造到文化的传播及文化的享用。但在目前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较为单一,政府和主流媒体在传播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号召式传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完成这一建设任务,需要国家和政府提出引导性的文化建设目标,更要注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动员大家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2)传播内容的同质化和表象化。中原文化以河南为核心,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与厚重的文化价值,主要包括根亲文化、制度文化、农耕文化、古都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圣贤文化、医学文化、宗教文化、诗文文化、戏剧戏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但在实际的传播活动中,则主要集中在功夫、饮食、戏曲和旅游等方面。由于文化的同源性,各地在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同质化,比如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推行的“根亲文化”。不仅内容同质,甚至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上,也都互相“抄袭”,其中不乏雷同的文旅小镇、民俗表演、仿古建筑等,重复建设使文化的典型性被淹没。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多停留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生活场景的展现上,对传统美德、故土情结、处事智慧等更深层的文化精髓展现不足,使受众无法形成系统化的全面认知。

(3)传播新技术的应用不够深入。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传统文化和智能技术的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科技的融入能让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挥出1+1>2的叠加效应。但目前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媒体的传播方式整体较为落后,大都通过文字、图片或者电视栏目等形式传播,和当前受众的新媒体使用习惯明显不匹配,缺乏新媒体技术平台加持。另外,表现手法比较落后,大都以庙会、庆典或展会形式开展,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应用较少,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果没有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而是一种稀缺资源。从今年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和“元宵奇妙夜”的出圈来看,新技术给传统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张力不容小觑,更是符合新时代人民期待的艺术形式。

(4)传播过程中的反馈机制不健全。“反馈”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传播系统要想获得生命力,都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与控制,有反馈机制的循环传播模式才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并推动传播系统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呈现出线性传播的模式,反馈机制不够健全。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人民的文化需求,赋予公众更多的权利,搭建文化平台,拓宽文化渠道,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文化意愿,参与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同时,政府要及时回应人民的文化关切,并做好法律、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由政府包揽文化事务是不可行的。只有让人民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文化利益,发挥人民的文化主体性。

2.传播过程中深层次文化内核意义流失

(1)碎片化传播,破坏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催生了媒体碎片化传播的出现,所谓碎片化传播,就是把完整的信息分成很多零碎的小块进行传播,不试图一次展现全貌。如“微视频”“微课”“微纪录片”“微博”等都是碎片化传播下所形成的微空间,时间短、容量小。当传统文化进入微空间,以碎片化的内容呈现时,时空维度、传播内容、受众注意力等均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碎片化的传播虽然一方面满足了新时期社会变革下受众需求,但碎片化的信息更容易被淹没在海量的其他碎片之中,那些没能被及时捕捞的文化碎片会越发沉寂。即便被推上流量顶端的那些碎片信息,也只是微小的局部,无法展现文化的全貌,加之受众文化认知的局限,而极有可能限于浅显的价值层面。碎片化的传播内容和阅读方式以及媒体热点的竞争消解了文化传播内容的整体性,仅仅通过支离破碎的文化片段难以触及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深层内涵及核心价值。

(2)娱乐化传播,消解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性。娱乐化是现代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媒体成为大众获取快乐的源泉,大众传播所具备的教育功能、环境监测功能被消减。在大众传播时代,娱乐被以一种超意识形态的方式作用于各种电视节目之中,成为传统文化独特的修辞机制。通过现代化的语言、视听化的表现、故事化的叙述,并结合一些大众化的题材,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演绎。新媒体时代,娱乐化的特质被强化,传统文化甚至成为娱乐的噱头。在某小品《木兰从军》中,花木兰胸无大志、贪生怕死,虽然笑料百出,娱乐性十足,但木兰忠孝节义的精神荡然无存。手游《愚公移山》中,通过点触屏幕就能培养大量“儿孙”组成愚公帝国以对抗智叟,完全背弃了故事蕴含的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对享乐主义和文化产品的庸俗部分的过度推崇正在消减传统文化的严肃性、厚重性,“当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长此以往,精神虚无和盲目的文化崇拜将导致青年文化庸俗化,偏离文化传播的价值轨道。

(3)过度商业化,脱离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消费是当代经济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是后现代社会的重要标签,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与传承同样绕不开消费社会的语境。在消费空间里,除了对文化内容本身的娱乐化解读外,更指向面向市场的商业化开发。一方面传统文化成为消费品,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此时的文化无法保持超然和独立,不得不迎合大众审美和价值趣味,追随流行时尚,成为商品的标签,流失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能成为商品的文化往往只是具有商业价值、激发购买欲并快速变现的一小部分,无法展现文化的全貌。此外,在软文广告、朋友圈口碑、病毒式传播、线上互动等各种营销手段之下,传统文化甚至沦为商品的外包装,一篇介绍甲骨文的文章,可能指向的是书法培训课程,一个介绍某地饮食习俗的抖音短视频,主要是为了让你打开橱窗里的商品链接,这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指向商品、诱导消费。当文化成为经济利益的附属品时,必将失去其引领作用。

三、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危机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主体性危机的提出,源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困境的凸显,基于作为中华“源”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中原作为华夏中心、炎黄文化发源地的形象已经在实践层面凸显出来,但在总体精神状态和精神文化上的主体意识方面则相对滞后。文化主体性需要觉醒,文化主体意识需要形成,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亟需突破主体困境。

1.文化认识与实践的自主性不足

自主意识是文化主体性的核心内容。人的文化认识和实践活动实质上是人与文化世界的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对客观对象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自主意识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逐渐确立。人的文化世界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观世界能动改造的结果,人在“为我”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主性。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缩影,自古就在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环境下发展并生成了相对优越的自主意识。然而,近代以来,来自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国遭遇重大转折,中华文明亦在异质文明的冲击下丧失了自身传统,转而对自身质疑而表现出文化自信的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西方文明潮流的冲击下,受到来自发达地区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潮和文化产品铺天盖地,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文化强压,使本土文化主体性逐渐失落;缺乏对自身文化历史的了解和对文化的传承,思想文化被功利主义所遮蔽,文化建设成为市场经济的奴婢,文化产品、文化符号逐渐商业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基础文化建设不足以及监管的漏洞,使文化失去教化功能而流于庸俗;缺乏对自身文化优势的认知,盲目模仿他者的文化逻辑,是文化自主性不足的充分体现。

2.文化创造与享用的自觉性不足

文化自觉性是指在文化实践中对本土文化的反思和理性审视,具体来讲,是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主体对自身文化有全面的认识,知其长短和优劣,能够正视其落后和缺陷,从而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而不抱残守缺,在扬弃中发展。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当某一特定文化不能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时,人将在理性自觉的引领下,依据自身尺度对现有的文化世界进行全面的反思、评估、更新和重塑,这是文化创造的自觉性的突出表现。“反思是个人要求了解自己的思想,文化自觉是了解孕育自己的思想文化”[3]。文化创造的享用的自觉性能够反映一定时代条件下文化主体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文化价值观念。

从实践来看,文化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当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则会有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体现为一种对旧有文化不能适合当前需要的一种“不满足”,这种意识上的变化是文化创造的预兆。但这种意识的变化同时需要主体对文化自觉的探究、溯源、表达和自知,从而知晓优势特点,把握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这恰恰是缺乏的。以文化古都郑州为例,郑州市民对郑州文化认知度并不高。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发祥地之一,郑州长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核心地区,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可谓华夏文明的缩影。但是,提到郑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郑州本地人也少有对其厚重历史的了解,更多人提到郑州首先想到的是“交通便利”“火车拉来的城市”。部分郑州民众认为文化建设不关乎个人,而是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责任,在文化享用和创造中出现主体认知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

3.文化传承与贡献的主体间性不足

文化世界最主要的构成是文化产品,除此以外,还包括创造和承载着文化意义的人和群体等。文化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互动关系。任何一个文化主体都具有主、客体的双重属性,作为主体向外传递和输送自我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意识,作为客体感知、选择、接受、吸收外界传送的文化经验,进而优化自我文化价值。这是文化发展和人本质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突出的历史性、地域性、独特性和人文价值,从中原地区文化对区域的关联来看,文化建设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能够为中原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动力,然而,和其他较为发达的地区城市相比,尚未形成对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充分认知和关注,在商业发展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矛盾中还存在冲突,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不高,相关专业人才资源不足,对外交流合作联动不足,尚未形成较成熟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机制,具有独特性、地域性的文化传播亮点不多。

四、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构建

当今时代,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4],文化作为内驱力带来的经济增长正在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内涵的竞争无疑是21世纪竞争的重要内容。在落实推动“中原城市群”和“黄河战略”的大局中,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文化话语权,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这一战略定位,在文化实践中推进主体性建设,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原文化名片,让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因子,为人类文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1.发展经济,夯实文化物质基础

从世界历史潮流看,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主体性迷失的根本原因,是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强势文化的背后是西方发达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这种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批判,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缺失的主要原因;从国内来看,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主导下的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落后的经济状态下人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定势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原文化的传播发展。文化传播实践表明,主体性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实践程度。因此,促进中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构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主体性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中华文化自信意识觉醒,文化“寻根意识”增强,这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主体性的重塑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条件。在新时代国力逐渐强大的基础上,中原地区应当抓住当前“中原城市群”战略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空间枢纽优势,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构建网络化、开放式、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积极依托新媒体技术,探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资源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文化创意品牌,挖掘文化在中原发展中的深层底蕴,增强文化情感体验,创造社会发展的持续活力,增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主体意识。

2.追古抚今,深挖时代文化价值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化创新发展可以借鉴比较的优质样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原文化精神,深挖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掌握多元价值冲突中的“话语权”,凝聚文化价值共识,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路径。第一,要继承和发扬中原优秀文化精神。中原文化精神包含辩证、和合的世界观和包容、开放的价值观,为转型期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调和树立基本的价值导向,为不同文明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智慧的蓝本。当下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人类生活方式“共享”特征凸显,文明共存、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是应对共同风险、进一步和平发展的重要路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5]因此,要积极开拓多元文化实践,传播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让中原文化的积极价值在当今世界绽放光彩,关键在于“走出去”,积极开展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对话。一方面可以在文化交流中积极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赋予本土文化更多的现代性特征;另一方面,发挥中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发出中国声音。从文化“走出去”来看,随着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的深度交流,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通过中国制造、中国味道、中国声音、中国援助等形式漂洋过海,无形之中传达了文化价值。“走出去”是一种主动的探寻和有意义的传播,伴随着强烈的主体意识,表达着中国声音,体现着中国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怀和作为。这种新时代的文化实践,是建立在主体性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通过文化构建价值观的必然路径,转化、凝聚共识的坚强力量。第二,要打造基于中原地域的特色文化。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文化呈现出典型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中原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摇篮。推动中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借助现代艺术表达和传播形式,补充、拓展中原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例如对郑、汴、洛等文化古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形象展示。使人们在传承中创造,在创造中享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三,要处理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系。中原地区传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形式历史特色突出,特色历史建筑的再生、城市空间的再造和城市文脉的延续非常重要,在城市建设中传承传统的建筑元素,创造新的空间感受,使优秀文化元素看得见、用得着、留得住,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依托。

3.依托媒体,打造多元传承空间

文化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前提是文化体验。但是,在传统中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中,传统文化大多身披历史“厚重”的外衣,以静态化、学术化等姿态出现,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空间”,普通民众和年轻受众对此少有感知,一些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困境。打造创新富有时代感的多元体验空间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抓手。当下,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业态迅速渗透各个领域,颠覆并重构着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每一个环节,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要紧抓科技红利,依托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打造多元文化传承空间。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中心化的文化传播模式被改变,人们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角色从被教育者和欣赏者转变为消费者,人们的消费需求倾向于体验式,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随时随地的场景消费、跨时空的消费体验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备受推崇,因此,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设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沉浸式文化空间,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并现代语境表达,是新时代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主体性构建的重要方面。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要走出书斋和博物馆,顺应时代消费需求,依托VR等智能技术创设跨时空的临场感,使消费者能够亲身感受穿越千年的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人机互动等文化体验使传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激发主体关注和喜爱,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发展。要利用智能设备积极搭建文化网络空间、搭建数字化文化遗产,通过“AI+”的模式推进传统文化的开放共享,创作更多富有现代气质的文化创意产品,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消费传统文化。文化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要积极推进文化圈示范区的建设,实现文化与多种业态融合,从“大众化”的文化实践入手,找准与文化主体心理碰撞的契合点,完善多媒体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广场文化、公园文化等群众性娱乐活动的文化氛围,使文化渗透到基层群众的生活场景中。文化的价值在于普及,文化的力量在于聚集,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文化传播体系,满足人民新的文化需求。

4.推进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现代社会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创新,满足现代社会需要。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也是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河南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是衡量新时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如智能游戏、影视动漫、智慧文旅、“AI+”文化教育等,都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创意为动力,利用新的传播方式、载体进行创新传播,并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实现传统文化的重新表达,通过产品输出形成新的产业模式。推进创新,要依托新媒体技术,以内容为牵引,围绕文化资源进行内容创新;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载体的建设,提高产业技术研发,实现形式创新;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优化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开发,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助推文化创意产品高效孵化;以市场为导向,深度挖掘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途径;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实现文化创业产业智能化管理。河南省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突出,但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屈指可数,文化创意品牌竞争力有待提升。因此,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要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整合文化元素,提炼文化符号,制定品牌战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构建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扩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5.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化服务宗旨

文化面向生活和人,是人的生活价值的内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应秉承的服务宗旨。文化归根结底来源于人民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在几千年繁衍生息中的智慧结晶。文化来源于生活,文化渗透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文化的传承发展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这是新时代传播发展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遵循。要积极构建文化服务体系,调整不适宜的政策和运作机制。要坚持文化面向生活,服务人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贴近生活、服务人民,才能让人们充分感受文化形式的丰富、文化氛围的滋养、文化思想的力量和文化价值的引领,享受文化财富,乐于文化创新,激发起人们的文化传播力和创造力,凝聚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神聚力。

猜你喜欢

中原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沁园春·赞中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共绘新蓝图 中原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