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类综合课程多维协同教学模式研究

2021-01-13孙毓

湖南包装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创协同

孙毓

(盐城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设计类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创意要求高等特征,而设计类专业综合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适应社会专业需求的中间环节,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要培养学生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我们有必要从整体教学模式入手进行有效改革。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当前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现状,必须面向市场需求,从人才的可持续培养目标出发,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构建基于市场与社会的应用平台[1]。

1 多维协同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

“协同”一词早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中就已出现,《汉书·律历志上》:“咸得其实,靡不协同。”这里的“协同”主要指协调一致。而人们现在常说的协同理论或者协同学则产生于20世纪70 年代初,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协同学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哈肯定义协同为“协同学是一门横断学科,它研究系统中子系统之间是怎样合作以产生宏观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的。它既处理确定论过程又处理随机过程”[2]。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3]。如将某主体视为一个系统,其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有序架构对系统进行新的构建,从而产生1+1>2 的整体效应。这种使组织整体效益大于各个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即为协同效应[4]。

协同教学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较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把哈肯的协同理论应用于现代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授课形式,结合多维度共同教学的方式而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教学以协同论的基本原理为其方法论基础,从改革教师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入手,对教师的优化组合和课程内容的有效传达具有深刻意义。[5]”而本论文研究的设计类综合课程的“多维协同”教学模式则是立足于协同理论,把设计类综合课程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前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并协同实践做实训项目,通过一系列的“跨专业跨领域协同”“校企协同”“线上线下协同”等多维立体教学方式,递进式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跨领域学习能力及协同精神。

2 设计类综合课程教学现状

厘清目前设计类综合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的主体对象——学生的实际需求,分析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尽管设计专业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理应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但现状是每年毕业数以万计的设计专业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却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设计专业并未和企业进行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而设计类综合课程作为联系社会的重要桥梁,其教学效果并未达到既定的目标。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文创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设计专业中开设文创产品设计方面的课程,结合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新媒介与文创设计进行跨界合作,旨在两者跨界合作的新机遇中提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发展空间[6]。但是,纵观现有高校已开设与文创设计相关的实训课程,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真题真做

设计类综合课程应该是学生接触社会进行项目实践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把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实际项目带入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真题真做。然而,纵观当前高校的设计类综合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是普遍现象,课程作业大多还停留在虚拟课堂阶段,由授课教师虚拟课题让学生进行设计。比如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授课教师缺乏跟当地文旅部门的联系,并不能把社会需求变成真题让学生进行设计,授课方式传统、评价体系单一,这不利于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于设计方案的真正需求,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

2.2 教学方式传统

设计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应用性更强,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而设计类综合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文创产品设计”这门课程往往还是通过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授进行,阻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自主理解和主动学习,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文创设计在于通过创意把文化和产品相结合,必须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才能更好地体验各地的文化,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和教室内的冥思苦想很难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

2.3 评价体系单一

课程评价是衡量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多维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对课程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以“文创产品设计”为代表的设计类综合课程更多的是以学生最后的作业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并不能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进行客观的、多角度的评价。设计类综合课程的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学生的前期调研、同学之间的合作、设计方案的阐释和讨论等各方面都应成为课程评价的组成部分。

3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多维协同”教学模式研究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引起热潮并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等院校设计教育如何适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需要,培养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人才,是当前设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是盐城师范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综合必修课程。该课程共3 个学分,64 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 课时,设计实践48 课时。课程设置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经过前面两年半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设计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综合设计能力。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深入研究盐城本土区域乃至江苏地区文化资源,从中挖掘设计元素,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文创产品设计”课程采用这种“多维一体”协同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联接共享,让学生处于真实的项目课题环境中,得到实际锻炼。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和教师,在艺术设计类和文理类专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综合实训项目。

3.1 校企协同教学模式

盐城师范学院在2018 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专门制定了部分实践课程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方案,“文创产品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校企协同课程,旨在加强与企业合作,整合企业与高校资源,实施以企业设计师为主,高校教师参与共同完成相关协同课程教学环节。

“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撰写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团队和盐城具有影响的文创设计公司、传媒设计公司资深设计师以及盐城文旅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研讨、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对盐城本地区的文创产品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对盐城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和创作实践,形成以项目驱动引导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设计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创产品设计的成功案例分享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和评价;同时可以把实际项目带入课堂,结合具体项目同学生一起分析设计需求,进行头脑风暴,设计的构思和创意,作品的讲评与修改,最终完成与评价等一系列创意全过程。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把虚拟创意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校企协同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有助于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通过“文创产品设计”这门课程校企协同教学模式的实践,不难发现,不管是学校实践人才的培养还是设计企业的发展都有了较好的成效,真正实现了双赢。企业设计师把社会需求和实践技能带给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为企业项目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意源泉。

3.2 跨专业跨领域协同教学模式

跨专业跨领域协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教师从多维度就同一课题进行教学研究,发挥本专业的特长,有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对于众多综合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来说,跨专业跨领域协同教学已越来越成为常态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资源整合和互补。

“文创产品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设计专业课程,这门课程覆盖面广、交叉性强,文创产品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创意性等特点[7],因此,对教师团队的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国内很多“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众视野,但大部分文创产品还处于早期阶段,趋同性比较严重,缺乏地域文化内涵和设计创意。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团队组建中,我们注重跨专业跨领域教师的加入,邀请研究地域文化的教师为学生系统深入地分析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特征,提炼各地文化的关键词,收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邀请社会学专业教师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为学生讲解地域特征和社会关系;邀请旅游专业的教师和当地文旅部门的专家为学生讲解当地的旅游现状、旅游特色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在学生充分理解地域文化和文创产品的现状后,设计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进行图形创意,设计出具有文化特征、符合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3.3 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和机器学习时代已经来临,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不断丰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慕课、在线开放课程、SPOC 课程等一大批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对现代教育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在线平台的优势与线下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深度融合,体现优势互补。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为实现知识从教育者向学习者的传递提供新的手段[8]。

审视今天,我们对文创产品的情感认知以及围绕它的用户体验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文创产品在移动端活跃的互联网新时代成了与衣食住行一样的常备消费品[9]。而把“互联网+”理念和平台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课程理论教学环节,每次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在线平台课程学习相关章节的内容,使学生能提前了解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较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环节主要结合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师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解惑,使学生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环节,课前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优秀文创产品设计作品,并通过课程微信群或QQ 群进行分享和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10]。

4 结语

协同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从美国华盛顿大学夏普林教授当初提出的,由两名或多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协同分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到向多维度的协同发展,极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更体现了人本主义关怀。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11]。多维协同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协同维度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专业和课程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去研究和实践,文章通过对“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立足于以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未来发展为中心,通过“跨专业跨领域协同”“校企协同”“线上线下协同”等多维立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实践证明,多维协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多方面优质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起到较好的协同效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设计类综合课程教学改革中,构建多维协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文创协同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