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态保护”视角下的旅游型古镇保护与开发

2021-01-13陈蕾黎嘉珺葛怡萱张海彬

湖南包装 2021年4期
关键词:活态村落古镇

陈蕾 黎嘉珺 葛怡萱 张海彬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新农村建设”开始,到“乡村振兴”战略再到“美丽乡村”直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各个层面对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都抱有极高的关注度。人们不再追逐快节奏的生活,逐渐向往慢生活,面对城市的快速扩展,更渴望“原生态”,渴望自然,而随着古镇的开发和宣传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从而形成一股热潮,随之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各界竞相模仿。在古镇的旅游开发实践中发现,为增加商业效益而过度开发和静态式的保护方式,是其主要的问题所在。众多学者也纷纷投入古镇保护的研究之中,“活态保护”早期多用于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强调“传承人—空间—时间”的保护,而后广泛应用于城镇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章主要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出在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在现阶段对古镇的保护最主要的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以一种鲜活的原真性的状态存在和传承,是对整个发展过程所处环境以及历史遗迹的整体保护,不仅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可持续,即活态保护。

1 “活态保护”提出及相关研究

“活态保护”是当下对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世界范围内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护理念。古镇的活态保护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旧,而是在现代文化与传统要素结合下新的生产关系上,注重古镇自身和周边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以保护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和传统要素为前提,认识古镇的独特价值,激发古镇活力和生命力,使文化得以延续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快节奏生活中能够活态传承。

1.1 “活态文化”的早期视角

古镇保护理念的热潮开始前,学术界对于某些领域的研究已经引入“活态化”这个概念,其主要领域在文学、社会学、民族学、神话学中。最早开启对“活态化”的研究是于19 世纪下半页的欧洲各个国家,以英国的进化论派为代表的泰勒,以法国社会学派为代表的莫斯等,在各个学派代表人物带领下逐渐在各领域开启对“活态化”的研究。国内,在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百花齐放”的时代下,民族学界对西方各学派的思想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活态神话学领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在国内最早使用“活态神话”术语的则是于1989 年孟慧英的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活态化”逐渐引入民俗学领域中,伍强力[1]在1995 年的研究中提出活态民俗是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潜在优势,活态民俗和传统的民俗文化不同,不再是像传统民俗自娱娱人的活动,而是开发其特有的文化价值,使它具有活性,更能被现代人接受,扩宽了视野和空间。随着研究的深入,各领域文化保护的探索中,活态化引入物质文化遗产中,古镇开发中如何应用活态化的保护方式引来各学者的探讨。

1.2 古镇保护视域中“活态文化”的提出与深化

活态保护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中“静态保护”衍生出来的。随着活态化在各学科的应用,直至2000 年国际保护与文物修复中心提出“活态遗产”的概念,到2015 年又对其进行修订,这反映了中国对其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多样性的认识,以及中国对于仍然保持活力的活态遗产的理解。活态化在其他领域研究较早,但是在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领域中起步较晚。在我国,古镇的概念源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对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相关项目是在2012 年实施,直至2014 年活态保护才应用于传统村落、古镇中,其中多应用于景观、规划学科。冯骥才[2]提出对古村落实施保护,在保护过程中要注重其本身精神文化价值的传播,而不应只是对外在的如建筑、景观这些视觉可见的物体的改造和保护,即整体保护。楼舒[3]对临海岭根村实地调研,发现对于没有列入遗产保护的村落,遗迹正逐渐被破坏进而消失,做到对村落的活态保护需加强政策的支持。郇滢等[4]从真实性角度出发,认为活态保护不仅只保护这个个体,还应保护这个个体的周边环境、历史和文化,当地居民与当地环境的原真性保护才是真实的活态保护。进而欧阳国辉等[5]提出人与村落与自然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保护方法,在对村落的保护中更关注人的情感,互联网模式下的活态保护也是一种新的保护思路。

1.3 活态保护理念在古镇保护中的应用与启示

相比于对国内古镇的研究,学者在对国外古镇的保护研究中也有借鉴价值。王洁等[6]对日本传统村落进行研究指出重视对传统生活的保护,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生活就会幸福,经济发展得到提高进而振兴旅游业。李养秀等[7]在对韩国村落的发展进程的研究中,提出了村落的可持续与活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与政策的支持。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落脚点都是可持续化发展,即“活”的发展理念。龚翔等[8]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古镇的活态保护。李伟红等[9]在“美丽乡村”的引领下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日常生活与文化等这些传统村落的多元价值与发展相结合,传统村落要振兴就离不开古镇价值的活态传承。王丝申等[10]对宏村进行考察和实地调研梳理出村落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在发展中要重视传统村落的“生活世界”,不应为了发展而破坏特色的空间形态,可作为活态化保护的新思路。林祖锐等[11]以阳泉市的古镇为调查样本,采用数理分析为工具建立了一套古镇活态保护的评价体系,从政策、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五大类框架进行评估,总结出活态保护中发现的问题,并且根据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保护措施。

由此看来,中国虽然对旅游型古镇的发展研究起步晚,真正作为旅游研究主题始于1997 年,但是古镇历史价值大且数量众多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吕勤等[12]对古镇研究最初以旅游规划、开发及保护为主,研究中后期相关领域方向扩大,对其资源、保护及开发、经营管理等数十个角度多方面同时开展。可以看出各学者对于古镇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多方面对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出意见,但是在这股热潮下,旅游热的兴旺和人口的不断增多,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而活态化视角下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2 古镇发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过度商业化开发现象

熊侠仙等[13]对江南古镇同里和周庄进行研究,在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探索中提出古镇过于商业化。保继刚等[14]对丽江与周庄古镇商业状况进行对比,总结出古镇要开发那么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过度的商业化造成古镇文化价值的原真性缺失。傅珩等[15]实地考察法走访凤凰古城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现代商铺的兴起使古镇具有历史气息的小店逐渐消失,众多民俗节日为了举行而举行,使游客的观感度大大降低。张丽慧等[16]对浙江有代表性的古镇研究发现,对于建筑风格相似、文化相似的古镇,在开发中的主题文化也相似,没有创新性,配套设施不健全,内容单调,吸引不了游客,且开发大于保护。彭小娟[17]在早期的研究中对于古镇的过度开发而抛弃了其本质,改变其真实性那古镇的存在又有何意义而引发思考。

2.2 文化传承的断裂

在早期的研究中,潘鲁生[18]认为古镇中具有历史性的老房子无力修复,而城市化发展过快占用建筑用地致使现代化建筑破坏原生态,造成千村一面的现象,有历史文化的外在物体和其精神内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王丝申等[10]以宏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发现,过快的旅游发展对原住居民的思想观念带来较大冲击,导致大量具有亲缘关系的原住居民在外定居,而外来人员进入古镇经营,导致文化难以传承。随之朱良文[19]从古镇传统民居的保护、整治、传承3 个方面为古镇的文化传承提出策略,从风貌、民俗文化、核心价值等方面对古镇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阮仪三等[20]回顾了对江南古镇30 年的探索,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被占用,为数不多的古镇也逐渐缩水,时至今日也没找到最普适的保护与发展方式。

2.3 接载客容量的饱和

朱良文[21]在对古镇的研究中得出2012—2016 年这4 年中公布的传统古镇数量累计4 153 个,不及全国村落数量的2%,但是在已经公布的村落中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内涵的却少之又少,只有极少数保存较好的古镇。相比于大多数村落而言,具有精神文化价值的古镇占比较少,而前来参观的人又多。开发较早的周庄根据调研日均接待游客3 000~4 000 人。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五大古镇在2002 年的数据统计中共接待581 万人次,而周庄就已经达到263 万人次。根据统计乌镇在2001 年共接纳游客78.9 万人次。具有悠久历史的丽江古镇在199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游客每年以30%的比例递增,在2001 年境外游客数量增加86%。陈欣等[22]对2020 年端午节苏州A 级旅游景区进行数据整理,其中同里和周庄的景区游客日容量达9 万人次以上。

2.4 同质化现象

2.4.1 外在原因 从国内研究来看,同质化现象表现在古镇的外在形象,主要是旅游产品单一、建筑外观雷同、主题风格相似,使游客觉得没有新意。苟嘉蔓[23]在对阆中古城研究中认为旅游产品单一、旅游纪念品没有体现出地域特色即同质化现象,所出售的旅游纪念品在各地的古镇中都能够买得到,卖同一产品的商铺过多,商品质量不高且鱼龙混杂,其他的民族特色产品也掺杂在其中。熊正贤[24]通过研究云贵三省的特色小镇的同质化现象,在吃住行方面认为千篇一律没有特别大的区分,而在建筑外观上,千镇一面,历史建筑与新建造的建筑修旧如旧真假难辨,在风格上,东拼西凑反而失去本镇独特的风味而最终成为与其他古镇风格相似的古镇。房振龙等[25]对浙江等地的乡村实地调研认为村落的同质化问题主要是景观面貌雷同、建筑相似、村落发展模式相似,从而失去归属感。

2.4.2 内在原因 归结于内在原因主要在政府的过度干预、过于依赖特有资源、规划团队不具有创新性、资本的过多干预。何鑫[26]在对国内历史古镇同质化问题的研究中也提出了相似的原因,即政府的过度干预、文化挖掘不够充分、没有体现当地特色的产品、旅游项目没因地制宜。周大鸣[27]对旅游业中的同质化现象,认为要改变单一的模式可以从文化多样的角度出发,为了能完整展现出各民族和各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旅游规划、管理方式、产品开发、文化表演中多角度多方位对文化进行阐述,在发展古镇旅游业的同时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自21 世纪以来传统村落消失速度之快,以每天80~100 个的速度在减少,随之所带来的文化遗失速度之快也令人惋惜。在第十六届“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会议上,邹统钎[28]在对古镇旅游的发展评析时表示已经停滞甚至可以说是在后退,张捷认为古镇要开发就难以保护,要保护就减少开发,保护与发展难以平衡。在诸多古镇发展的问题中,各个学者也提出了诸多意见,但新时期对于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因为各方的观点不一,所需资金大牵涉面广,当地居民是搬离还是存留,运营管理的混乱等各方面因素,对古镇的管理和保护是较复杂的。

3 “活态保护”视角下旅游型古镇的开发保护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逐渐变得不再接地气,“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村庄的文化历史,尽管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而这悠久的一直存在的村庄智慧也等待着人们的开发。[29]”对于古镇的保护形式多种多样如建立博物馆、农家乐、特色文化小镇等。活态保护区别于传统的“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形式,它是以常态化、个性化、创新性原则对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30]。古镇的活化保护,不是只把具有历史价值的物体原封不动地被动式地保留,而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有效积极地保留当地的原始物件和精神。对古镇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3.1 对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革新与传承

2011 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提出许多国家并没有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而是宣传大于保护[3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古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长久不衰的源泉,非遗是古镇的文化精髓和核心,如果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随之带来的效益也可联动古镇活起来。古镇的遗产活化可以“退居进文”,博物馆带进古镇中可以更吸引游客,改变传统的博物馆静态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的、生态的、动态的展示。生态博物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化的模式,它把人居环境与自然、建筑与人文环境进行整体的保护与展示,更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能够更认同当地的文化。这种从静态到活态的转变,是从内而外的理论到形式的转变,能够达到“生态—业态—心态”各个方面的适配。

3.2 “以人为主、反空心化”的保护形式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空心化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同时它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古镇的开发随之带来的就是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思想的进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相应的生活条件没有改善,这就使越来越多的村民移居城镇。如果村落里没有人居住,村落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真正发挥出人的价值才能推动村落的发展,改变它的原生价值,如丽江和凤凰古城近几年的改造方案,在老城旁边建立新城保持原有古村落的样貌不改变。根据以往西方发达国家解决方案,把一些有价值有历史的已经被“空心化”的村落剥离出来,集中在一起建立生态博物馆[32]。那么对于已经空心化的古镇如何吸引人才回归,首先就是要看到古镇的价值,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根据不同的村落制定不同的保护方式,但最终都不能忽略人的核心价值。

3.3 活化功能布局

对开发较早的江南古镇的保护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空间布局上强调江南古镇的特色即河流与街巷融合为一体,使得古镇活起来,同时也强调石阶板的形态布局与街坊的形态布局,在空间规划上使之与环境结合,游客线路规划合理又具有美观和实用性的同时,还要保留古镇的特色。而不少知名古镇与风景区的关系又是紧密相连的,如上里古镇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4A 旅游区雅安碧峰峡,龙华古镇与省级风景名胜区老君山,这些风景区所吸引来的游客也能为古镇带来流量,可以资源共享联合带动两地的经济收益。

3.4 多元的保护形式

旅游型古镇的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的平衡性较难把握,在此之前是将人生活的世界变为谋求经济效益的商业景区,由“以人为本”转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景区中早以存在的问题,忽视了整体性保护,忽视了人的核心价值,忽视了本身的精神文化内涵。2008 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古镇保护也是近几年引起重视的一项新工作,与传统的静态式保护模式相比,静态式的保护模式最常见的还是博物馆式的模式,即对相关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资金不足够充裕的情况下历史物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模式使建筑自然损毁的概率变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保护、无法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保护古镇要群体参与、多元表现、动态保护。

3.5 传统要素与现代文化发展相结合

现代文化融入古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个原始古镇的形成需要上百年时间,而现代文化的融入在较少的时间内破坏古镇的原真性,但另一方面现代文化的融入给古镇带来较好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发展,那么传统要素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是必然的。文化是古镇发展过程中的灵魂,古镇的文化价值可以通过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物质形式,在对古镇开发过程中对整体的景观环境整治保持原始特有的习俗和景观因素,使之成为古镇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村落的特色所在。古镇特色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发展离不开创新,如增加现代元素的创意周边,具有设计性的民俗歌舞展示都是对古镇文化的一种传播,在与现代文化结合的同时保持自身的传统与特色是古镇自身的造血而获得新的生命力,只有在保护好古镇长久以来生存下的整体周边环境、历史、情感,才能传承好丰富的原生文化资源。

3.6 “活态保护”下古镇的多种保护模式

“活态保护”不是简单的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与古镇共同顺应时代需求有效传承并合理开发。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互联网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古镇的相关展示信息,也可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古镇历史虚拟博物馆。为了催生古镇自身的发展动力,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以古镇的特色历史建筑为重点,打造具有历史风貌的文化景观,激发古镇的本体活力推动活态传承,各方人员积极参与,利用多种手段打造具有旅游型古镇的品牌形象,有机传承文化遗产,使古镇在开发保护过程中真正地“活”起来。

4 总结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梳理了“活态保护”的整体脉络,各个学者对古镇的关注和研究是较密切的,学者们从不同的领域甚至可以跨学科研究,通过对古镇的兴起到开发再到面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探索,虽然现状有所好转,使人们有要保护的意识,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解决。首先,研究方式上注重理论的提出,而很难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其次,对于研究对象,东部地区的古镇如江南古镇研究者众多且文献数量也较多,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古镇的研究则近些年才步入正题。最后,关于研究方法上也在不断地创新各学科交叉研究。相比于国外对于古镇的研究,研究时间长也较成熟,涉及的案例多也较全面,可以为之后的研究做一个参考。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古镇旅游市场开发多元化而逐渐失去了本身的内在价值,对于古镇的活态化保护,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保护中合理地开发,同时能够理论应用于实际,相比于传统的静态式的保护,活态使其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其中的关键在于将历史文化融入古镇进行整体性和原真性保护,在此基础上为使其能不断产生活力将现代元素融入古镇空间内,在古镇开发中遇到的景观因素破坏、忽视人的价值以及失去原真性等种种问题能够拥有有效的策略解决,激发古镇的再生动力实现保护与发展共生,有机传承内在文化遗产,这才是真实的和有意义的“活态保护”。

猜你喜欢

活态村落古镇
名医名家活态传承的现状及研究思路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筷笼写生——思维导图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活态与生发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