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步吊龙舞的民间艺术及新时代价值研究
2021-01-13尹延蒙烟台黄金职业学院
尹延蒙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
一、湖南城步吊龙舞地域特质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西南边陲,毗邻广西龙胜县、资源县,是湖南省邵阳市的下属县级行政单位,也是五大苗族自治县之一,自古以来便是南楚与百越相交之城,系“南楚极边”之苗疆。吊龙舞就发源于丹口镇下团村,巫水河的下游。
吊龙舞之乡下团村,全村共180 户、近千人、95%都是苗族,村中以杨姓和蓝姓为主,人口众多,是一个文化交融的腹地。该村受巫傩文化、梅山文化的影响深远,在各种节日活动中仍保留着巫摊文化和梅山文化艺术的元素,如节日中的傩戏、梅山武术等。吊龙舞吸收了丰富的苗族文化、傩文化、汉文化,因此吊龙舞也被称为“苗傩文化的综合艺术”。[1]
二、湖南城步吊龙舞的民间艺术特点
(一)城步吊龙舞表演艺术
吊龙舞顾名思义就是用长杆吊起来进行舞动的舞龙方式,其独特而又突出的、与众不同的舞动方式也成了区别其他舞龙形式的重要标志。吊龙舞通过长短不一的撑杆,利用人体的手臂等身体力量控制手中吊起龙体的竹竿,在舞龙者的默契配合下完成龙的游、穿、盘、爬等动作,借助龙体的形态表达舞龙者的情绪,塑造神龙飞腾、缠绕等神态造型,向外展示和传达舞者高兴、其乐融融的情感,表现当地吊龙舞的悠久历史和民俗民风特色。吊龙舞龙头的把杆最长约7~8 米在舞动时非常的精彩,场面浩大,龙头在舞者手中带领龙身从平地游、戏两圈,俶尔直冲云霄,盘旋远望,如佛祖禅坐,神情气闲。又忽的俯冲而下,追逐龙宝,姿态优美、威风凛凛。尤其是在晚上表演的时候,传统的蜡烛光源改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绿色环保,灯光更亮,更安全。吊龙舞的其他附属表演,如四一对牌灯、一对鲤鱼、一对小龙头、一对鳌鱼、一对蚌壳、一对龙虾。配合特色的鼓、锣、钹、唢呐等传统乐器伴奏,音乐节奏欢快、有力。后经传承人的精心编排传统套路:活龙脱皮、火龙上树、盘缠养息等,创新套路:双龙出洞、双龙抢宝等套路。吊龙舞已经从最初的祭祀、祈福活动演变成当地岁时节日常见的娱乐表演活动。不仅如此,吊龙舞还走出了城步,走出了湖南,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展览馆前面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最具民族特色的历史上最长的吊龙舞,赢得了全世界的赞叹和呼声。夜舞吊龙,飞龙在天,只见神龙不见人,辗转腾挪,有游动飞翔的动感[2]。
(二)城步吊龙舞绘画色彩与剪纸艺术
绘画与剪纸艺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绘画和剪纸在吊龙上展现得淋漓尽致[3]。从龙头来讲,龙头主要是用用竹篾扎制成骨架,外面装裱糊一层纸,然后再在纸上,通过绘画艺术,运用各种颜色,勾勒龙的眼睛、眉毛、耳朵等。龙头的龙鳞描绘比较特殊,绘有苗族当地大水牛的大弯角,这和当地农耕多使用水牛有关。在龙的嘴角处绘有“末”形状的咒符。龙头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龙体每一节都是在扎制好的龙骨装裱糊上的白纸上,当地苗民在农耕之余,把红色,金色的纸片剪成鱼鳞的形状,当地苗民把色彩艳丽的剪纸,按顺序依次贴在龙体的每一节龙体上,龙体在生动的鳞片衬托之下宛如真龙。舞吊龙使用的长竹竿,一般用红色的油漆漆面,红色是喜庆的代表色,能够起到驱逐邪恶的功能,也代表苗民的生活红红火火,使得舞龙过程富有感染力。
(三)城步吊龙舞传统民间音乐艺术
在舞吊龙过程中,音乐是龙舞动的灵魂。吊龙舞使用的是当地苗族特色的传统打击乐器,其中有羊皮鼓、大锣、大钹、长唢呐、短唢呐、铁铳、小钹、棒锣、小鼓、小碗锣、班锣等。其中以羊皮鼓的鼓点为主,欢快的鼓点配合着锣、钹形成了时而激昂振奋,时而舒缓悠扬的打击乐。传统的吊龙舞就在这紧锣密鼓中充满了力量,神龙被这传统的节拍赋予了龙魂,在音乐的映衬下犹如飞龙在天,翻飞自如。
(四)城步吊龙民间制作艺术
城步下团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沉淀下来许多的民间手工艺。如有“五溪衣裳共云天”之称的苗绣艺术、手编工艺品和蜡染等。吊龙舞的扎制是苗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扎制龙具所需要的材料都是当地生活中最常见的楠竹,这与当地的生活方式和物种作物密不可分。龙头的扎制工艺最为复杂,并有专门的手艺传承人继承这门手艺。龙头以楠竹破成竹篾,晾晒过后,根据龙头的需要,将竹篾用烛火加热定型,各种需要的形状做好之后,通过铁丝或绳子组合、扎紧,一个龙头的骨架便完成。龙头下额骨的活套结构,通过一根具有弹性的绳子牵拉下颚骨的后部,使得龙嘴在运动时可以一开一合,使龙的形象更为生动。龙身的制作相对简单,一般为十二段,寓意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如果遇到闰年,则加一段,组成十三段[4];每段有四节龙体,寓意每个月的四个星期。每节龙体中间通过楠竹做成的相等大小的九个竹圈通过绳索连接而成,每个圆竹环的外部,是通过手工缠绕的碎花彩穗,使龙身的色彩更加绚丽多彩。苗服是中国服饰中最为华丽的,也是苗族最具特色的代表,以男装轻便女装繁厚,其服饰、头饰等都特别复杂,尤其是以女性为最,以银饰、蜡染和苗绣为装点,手工复杂,色彩浓艳,一般均为蓝、白、黄、黑、红五种。因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苗族服饰图案也就成了记录历史的载体,当地的民俗民风都被记录在这复杂而又精致的图案中,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以女性穿红色基调,舞黄龙,男性以黑色为主基调,舞青龙。
三、湖南城步苗乡吊龙舞的新时代价值
(一)促进部落凝聚力
吊龙舞是湖南省城步特有的舞龙方式,一青一黄双龙舞动,青龙为苗家寨子里的男人舞动,黄龙为寨子里的女人舞龙。每条龙舞动需要大约15 人左右,青黄两龙同时舞动,在舞龙过程中为了使龙形完好,相互缠绕时不出现差错,就得需要30 多个人默契配合。在舞龙训练时,来自不同家庭的成员在训练过程中相互交流怎样舞龙、家庭趣事、新鲜要闻等,既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同时也提升了内部的凝聚力。舞吊龙活动使人民形成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5]。
(二)增加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吊龙舞是湖南城步苗族村寨特有的舞龙文化,当地村民也因吊龙舞感到自豪。自吊龙舞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传承的需要,吊龙舞走上了上海世博会的国际舞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中国文化,还多次参加电视台的CCTV10 的专访栏目。在苗家人民的内心深处,他们以自己是吊龙舞的传播者、参与者感到光荣,他们都深知传承的使命和责任感。通过这些表演活动,一方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引发大众的文化共鸣,文化自信。
(三)拉动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吊龙舞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环境,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劳动力和传承者遗失,吊龙舞赖以生存的活态环境面临危机。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苗族特色的自然人文旅游、体验式生活旅游等又为吊龙舞带来了生机。吊龙舞可以在旅游文艺表演中拥有较好的地位和价值,从而提高舞龙者的经济收入,刺激从事舞龙者的积极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四)承载新时代内涵
保护民族瑰宝,传承文化精神,是民俗传统艺术带给当代人的永久启示[6]。舞龙穿越了千年的时空,由最初的宗教信仰、祭祀求雨,到舞龙衍生为“一夜鱼龙舞”的岁时节日活动,再到今天能在舞台上竞赛表演。从组织形式和文化内涵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出舞龙对人的思想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吊龙舞是湖南城步特色的一种龙舞,人们在舞龙前后都要进行一定的舞龙仪式,这些仪式如请龙、送龙等活动程序,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丢弃过的环节,只是他的文化内涵在逐渐的更新,如今,这些仪式已经具有新时代的意义和内涵。
四、结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子民,吊龙舞从古代走到今天,彰显了湖南城步苗族人民的智慧。吊龙舞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成了当地苗民心中的骄傲。在新时代,吊龙舞正发挥着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