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颜色:黑帮片的影视色彩略析
——以美国电影《爱尔兰人》为例
2021-01-13崔兴中马云
崔兴中 马云
西安工程大学 新媒体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影视色彩是电影叙事中关键的一环,它出现在电影布景与装置中,融入在戏服与化妆里。虽然观众经常被电影的人物和情节吸引,但没有了影视色彩的修饰,电影内容和人物设定将变得黯淡无光,甚至滑稽诡异。影视色彩的运用是根据电影类型而定的,一般服务于电影类型,起到突出电影类型和主题的作用。在众多的电影类型和影视色彩中,本文主要对黑帮片以及其影视色彩使用进行分析,通过对黑帮片里的人物服饰色彩的分析,探讨影视色彩对电影类型和电影主题的影响和作用。
一、电影类型及黑帮片
(一)电影类型
电影类型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判定标准?这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关于电影类型的区分,小到个人、大到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大部分电影学者赞同用电影主题来区分电影类型,但也有人提出主题不是电影类型的唯一判断准则是:歌舞片主要以歌唱舞蹈的呈现方式被识别,侦探电影主要以解谜的调查情节而成立。有些类型则以其情感效果而成立,如带来欢乐的喜剧片、制造紧张的悬疑片;类型可以更广义,也可以更狭义;很多电影则跨立在两种类型之间等等。【1】以上这些说法都是有依据和例证的,比如像世界著名系列电影《星球大战》,其内容结合了科幻、恐怖、家庭情节等多种类型,如果按照主题划分,那么这部电影将横跨多个主题。当然,目前将《星球大战》划分为科幻片,因为它的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混合两种类型正是改革及改变类型的创意。【1】
由于世界电影类型划分存在争议和差异,因此根据世界电影强国美国对主流电影类型的划分,电影类型有西部片、黑帮片、恐怖片、歌舞片、战争片、科幻片等。在诸多电影类型中,电影人和受众都需要明确类型是用来区别及分析电影用的,而非拿来评价电影的。【2】因此,不能以一部电影的类型作为判断电影好坏的标准,但电影类型可以作为选择观看的条件。
(二)黑帮片
黑帮片是电影分类中常见的类型,它的诞生几乎和电影同步,在默片时代就已经出现。在美国,黑帮片崛起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从1930 年到1932 年,三部电影——《小凯撒》、《国民公敌》和《疤面人》——奠定了接下来数十年中黑帮片的基本叙事模式、布景、影像质感和不同的社会冲突的基础。【3】这三部影片对美国后来的黑帮片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一提起美国黑帮片,电影《教父》便脱口而出。作为获得第45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的电影《教父》,不仅捧红了主演马龙·白兰度,还成为世界电影史上黑帮片的代表之一。这部电影借鉴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三部黑帮片的叙事手法,更为以后世界各国黑帮片所借鉴和致敬,尤其是马龙·白兰度所刻画的“教父” 维托·柯里昂的形象,一直烙印在了黑帮创作者和片爱好者心里。《教父》之后,美国黑帮片发展速度更加迅猛,如1983 年的《疤面煞星》、1991 年《万恶城市》、1997 年《忠奸人》等都是上世纪优秀的黑帮片代表作。
黑帮片《爱尔兰人》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是2019年上映的观众最期待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之一,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部电影在第92 届奥斯卡金像奖上一个奖项也没有获得。为此,电影界和热爱帮派电影的观众一片哗然。虽然这部电影有售卖情怀的嫌疑,但其制作内容和演员实力都不容小觑,更重的是其布景与装置、戏服与化妆等等所用到的色彩,都将观众带回到那个黑帮片流行的时代。电影《爱尔兰人》通过二战老兵弗兰克的视角,描述了二战后美国黑帮组织的犯罪故事。弗兰克当时是帮派中的一名杀手,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受到乔·佩西扮演的帮派老大罗素的赏识,在地位不断攀升的同时,组织派他去杀由阿尔·帕西诺扮演的传奇工会领袖吉米·霍法,这就是美国历史最大的悬案之一。在这部富有传奇色彩和大咖云集的帮派电影中,影视色彩又是如何彰显主题、表现人物情感的呢?
电影《爱尔兰人》海报
二、色彩运用
黑帮片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电影类型,世界各国都有涉及,但是能代表黑帮片水准的只有欧美地区,比如美国的好莱坞。反观亚洲地区,在学习和借鉴了好莱坞等黑帮片后,通过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创作出了大批优秀黑帮片,比如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和韩国。接下来,通过分析色彩在黑帮片中如何彰显主题、烘托氛围、塑造人物、刻画性格,说明影视色彩在一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彰显主题,烘托氛围
黑帮片《爱尔兰人》将影片背景放在二战结束不就后的美国社会,要表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电影中的布景与装置、戏服与化妆必不可少,因为影视作品由不同场景组成,而色彩是场景中的关键部分,对电影有着直接的影响。【4】通过这些方面,就可以清晰明了的分辨出电影所表现的年代,这是影视色彩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我小时候以为油漆工人就是给房子刷油漆的” 二战老兵弗兰克说,虽然他坐在轮椅上,但其身着白条纹衬衣和黑色马甲、佩戴棕色墨镜、手戴大金表和金戒指、手杖放在黑裤子之间的造型,已经能够看出他身份的特殊。导演当然知道在任何一个养老院里都没有一位老人会以这样的着装打扮出现。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观众显然不是看一位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普通老头回忆过去。弗兰克与黑帮老大罗素的第一次会面源于弗兰克坏掉的卡车。正在修卡车的弗兰克第一次见到罗素,罗素主动向前询问其问题所在,并直接动手修了起来。这里的罗素身着浅灰色西装,头戴黑色礼帽,系一条红色花纹的领带,从他的言行举止和着装上,便能感觉到他是一位热心人,而且是说一不二的人。在卡车暂时修好之后,弗兰克感谢了罗素,并做了自我介绍,但罗素并没有告诉弗兰克他的名字,在客套一番后转身离开。第三位主人公工会领袖吉米·霍法在还没有出镜时,已经间接的帮助弗兰克赢得了偷牛肉的官司,因为作为工会领袖的霍法制定了保护弗兰克等工人的条例。也许,弗兰克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崇拜和尊敬霍法的,这一幕为后来发生在两人之间的故事做了铺垫。不久之后,霍法就登场了,他头戴红色绒帽,身着毛领浅蓝色夹克,亲切的走进人群。红色的帽子和浅色的夹克,代表着他的激情和平易近人,之后的镜头里,霍法基本都是西装示人,这一装扮是为了符合其工会领袖身份。在电影《爱尔兰人》中,从三位主要角色的服装色彩上,就能分辨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至此,三位主要角色已经全部登场,他们不同的服装和配饰,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性格,从这些外在造型颜色用色上,可以看出罗素自始至终的沉稳老练,弗兰克从无名小辈到黑帮大佬的转变,霍法从工会领袖到走上绝境等等。多变的造型颜色符合他们当时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突出了他们每一个不同的心境和处境,向观众展示着影视色彩在服装服饰上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二)塑造人物,刻画性格
黑帮片《爱尔兰人》中三位主人公根据他们所处的境遇和要完成的目标而不断变化服饰风格和颜色。比如在弗兰克第二次见到罗素时,不仅知道了他的名字,还明白了他的身份。这时的罗素梳着充满发蜡的油头,一身黑色西装,不变的是白色衬衣和红色领带。这时的罗素与之前帮助弗兰克修车的罗素判若两人,从外在造型和着装上,便感受到其迫人的气势和缜密的心思,胸前的红领带更是凸显其热情的外表和凶残的本性;罗素一家和弗兰克一家开车去“出游”,他们的着装就像去夏威夷海滩度假,罗素的夫人和弗兰克的夫人都穿着浅色衣服和裤子,一个穿着以蓝色为主色调的蓝裤子和蓝白花纹的衬衣,另一个穿着以粉色为主色调的粉花纹衬衣和粉蓝相间的条纹裤。两位夫人是服饰颜色,既衬托出她们两个愉快且轻松的心情,又对比出罗素与弗兰克常年穿着深色衣服的乏味与冷酷;在弗兰克去刺杀他的好朋友霍法时,他身着蓝色衬衣,打扮的非常朴素,就像去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反观霍法,他身穿红色大领衬衣,就像家居服一般,他在度假,在等着老朋友的拜访,但这件深红色衬衣也暗示了霍法的死亡,这里的深红色代表着接待朋友的热情,更象征着浑身鲜血的不幸。深蓝色衬衣是弗兰克犹豫、徘徊和沉默的外在表现,深红色衬衣是霍法热情、好客和真诚的外在体现,而派弗兰克去杀霍法的罗素则是一身棕色西装,佩戴大黑框眼镜,显然是他刻板、严肃和冷酷无情的外在表象。
三、色彩对比
从大约1930 年黑帮片诞生到2019 年《爱尔兰人》上映,黑帮片经过了90 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不计其数的作品,其中佳作更是源源不断、好评不断。那么,自黑帮片诞生的欧美地区到世界各个地区,它会经历怎么的变化和发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世界黑帮片大国的影视色彩运用的异同。
(一)欧美地区
欧美地区作为黑帮片的诞生地,黑帮片的发展自然受到世界瞩目,是世界其他和国家学习和改进的榜样。被奉为黑帮片经典之一的《教父》,是黑帮片绕不过的话题。作为主角的科莱昂由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演员马龙·白兰度扮演,也正是这部电影,让马龙·白兰度获得了第四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并迅速进入一线演员的行列。在影片中,科莱昂永远身穿西装,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影响的是他那套搭配白衬衣黑领的纯黑色西装,在西装口袋上,还点缀了一朵红色的玫瑰花。这一身造型非常符合他“教父” 的外号,和教父黑色长袍白色衬衣的装扮十分相似,但是其胸口的玫瑰和整体的外形颜色,又充满了黑社会的气息,尤其胸口的红色玫瑰花更是意味其凶残和血腥。值得一提的是,在《爱尔兰人》中饰演霍法的演员阿尔·帕西诺正是《教父》续集里的主演,可见《爱尔兰人》也在通过这种方式向《教父》致敬。再看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代表作之一《低俗小说》。【5】《低俗小说》这部黑帮片在人物服饰上与很多黑帮片有所不同,因为电影内容是讲述社会底层人成长的故事,所以影片中的人物并没有像《教父》和《爱尔兰人》里那样西装革履,他们的穿衣打扮更偏向于工人和无业游民,比如由约翰·特拉沃塔和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马仔文森特和朱尔斯就穿着一白一蓝印字卡通大短袖出现在铲除异己的路上。这与《教父》和《爱尔兰人》里的有组织、有纪律的黑帮马仔不同,通过服饰穿搭和色彩,便能看出《低俗小说》里表现的黑帮是出身社会底层的,并能体会导演一改传统黑帮片的服饰色彩俗套,加入了风趣幽默的行为方式,这种改变也被后来很多黑帮片借鉴。除了黑帮片的色彩运用和对比以外,其他类型的电影也通过色彩进行叙事和突出主题。比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战争题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在影片快要结尾时,本片主角辛德勒骑在马上像山下尸横遍野、混乱肮脏的街道望去,他看到黑白颜色的人群中有一个衣着红色的小女孩漫无目的的穿梭着。在创作这部电影时,彩色电影制作技术已经诞生,但是导演为了追求像纪录片一样真实还原二战效果,所以选择采用黑白电影的呈现方式。在这部黑白电影中,红衣小女孩是本篇唯一的颜色,因为这抹红色不仅代表着鲜血淋淋的残酷战争,更意味着战争结束后的希望与重生。总之,欧美地区不仅电影类型丰富,在使用影视色彩方面,也一直追求大胆创新。
电影《教父》剧照
电影《低俗小说》剧照
(二)亚洲地区
亚洲地区的黑帮片发展受到欧美地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好莱坞的黑帮片模式,在亚洲不断得到改进和发扬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每年制作和引进各种类型的电影,但黑帮片发展两级分化严重。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政策、环境和人为因素,黑帮一直发展缓慢,甚至没有一个专门以拍摄黑帮片出名的导演。反观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黑帮片是其电影产业发展的支柱类型之一,经常与警匪片相结合。之所以港澳台地区的黑帮片发展繁荣、好评不断,这与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历史、政策和环境有关。在1986 年和1987 年,电影《英雄本色》横空出世,让世界观众记住了身着风衣、嘴刁牙签的演员周润发,也让世界观众认识了香港黑帮片,香港黑帮片从此开始登上世界舞台。香港黑帮片里的主角人物通常以“义气”为重,他们看重兄弟感情和帮派事业,反面人物总是“背信弃义”,出卖兄弟,最后得不到好的下场。香港黑帮片的叙事手法一般是描述一个 “小人物” 的成长和逆袭的历程。除了上述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以外,香港黑帮片代表作还有潘文杰导演的《跛豪》、用漫画故事做蓝本的系列电影《古惑仔》、刘伟强等导演的系列电影《无间道》等等。其中,《跛豪》被认为是学习到了好莱坞黑帮片十足的经验。《无间道》里“我以前没的选择,现在我只想做个好人;对不起,我是警察” 等经典台词也被后来无数电影模仿和致敬。
亚洲地区黑帮片中人物多以白色衬衣搭配黑色西装,这方面沿袭自欧美地区黑帮片,但服饰基本上都以纯黑色西装为主,很少有其他颜色,并且不佩戴装饰或者领结领带,这与亚洲人内敛的性格和民族文化有关。比如中国的《无间道》里刘德华扮演的刘建明的精明能干、日本的《极恶非道》里北野武扮演的大友的麻木不仁、韩国的《新世界》里李政宰扮演的李子成的奸诈狡猾······这些黑帮片里要刻画的人物性格,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来体现的。如今,白衬衣搭配黑西装已经成为黑帮片的经典造型之一。当然,亚洲地区的黑帮片也有自己的服饰颜色特色,比如在《古惑仔》和《无间道》两部影片中,郑伊健和梁朝伟饰演的男主角都爱穿皮衣和皮裤。尤其在系列电影《古惑仔》中,无论人物大小,都主要以各种花花绿绿的衬衣和五颜六色的发型出现,完全打破了西方 “教父” 般的黑帮形象,将黑帮形象从高高在上的名门望族变成混迹江湖的市井之徒。《爱尔兰人》与亚洲同类型电影相比还是延续了欧美地区黑帮片制作风格,在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创作出了一批性格鲜明、形象突出的黑帮人物,与《古惑仔》、《极恶非道》、《新世界》等亚洲黑帮片热闹一时的打斗场景不同,《爱尔兰人》更具有史诗性和传承性的。
电影《无间道1》剧照
三、结语
黑帮片作为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影视色彩的叙事功能必不可少。在黑帮片的影视色彩中,既要交代电影的社会背景,也要凸显内容的突破创新;既要把握人物的身份定位,又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既要表现人物冷血凶残,也要体现人物的忠心和义气。黑帮片《爱尔兰人》便遵循和彰显了以上几点,通过运用考究的影视色彩,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再现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暗杀事件,表现了黑帮组织所面临的困境与压力,展现了黑帮片的历史性、传承性和教育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黑帮类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