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2021-01-13代彬

黑河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表达能力初中历史

代彬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二者均以语言为基础媒介。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文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学生历史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首先是研究的概述,介绍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背景及意义,然后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培养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表达能力;方法策略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说的是语言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历史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衡量学生历史课学习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同样,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能够用正确、具有逻辑性的语言概括、归纳、叙述的要求。可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无论是在课堂回答时还是在考试测验中,总会出现词不达意、表达不清、爱用白话、语言不够简炼、拖沓冗长、经常写错字等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有可能相差二十倍。”虽然有点夸张,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想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或能力,教师自身语言素养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涉猎历史学科相关的理论著作,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积累,自己知识丰富了,课堂上语言才不会枯竭,才能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要发挥较高的课堂引领作用,去营造历史语言环境,用严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来叙述历史事件,不能含乎笼统,模棱两可,随心所欲。在课堂上,无论对历史事件还是历史现象的描述,都要力求完整,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并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要求教师语言精益求精。

一、学朗读,培养口语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以比较原始的填鸭式教学为主,随着近几年的课改,教师逐渐改变教学模式,尝试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把学生的主体学习方式和主体地位突显出来。有些东西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教材的文字、内容都十分简练,完全可以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课前可以提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让他们把书合上,用自己的语言来简单答出教师设计的问题,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提炼问题的能力。如九年级上第2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课比较抽象,难理解,以前我都是自己讲述,觉得效果不是太好,学生也是似懂非懂。现在笔者课前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问题说出来,这样既对整体的宏观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把握,也对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增强语感,也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讲故事,培养叙述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在这方面,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典故来讲故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这种方式。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有准备的演讲,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每节课前安排学生讲3~5分钟历史故事,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只有在课前认真查阅资料、甄选材料、组织语言,才能在课堂上完整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相当有益的。二是无准备的演讲,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讲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历史典故,以前上课时,都是我自己亲自讲述,但我发现在讲的过程中,下面的同学有的也知道这个故事,而且跃跃欲试,何不把讲故事的机会让给学生,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如在讲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会涉及到一些历史小故事,像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退避三舍等。在讲红军长征时,可以让学生讲一些长征时期的小故事。当然,如果他们有遗漏或者是错误的地方教师要适当去改正或补充。不管他们讲得如何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历史小故事的讲述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材料收集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做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多年来,在笔者的复习课上就是对知识点的再次讲解,特别是对九年级要参加中考的学生,知识点都循环讲三遍,实际上是把复习课上成了重复课。复习课要给学生以新鲜感,一味重复已有的知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去说。如在每讲完一单元后就可以复习,在每一次复习中教师要一改往日反复强调知识点的做法,特别是针对九年级的学生,要使历史知识的点线面结合,把知识以思维导图或者是构建知识网络的方式在大屏幕上或黑板上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看着知识系统,说出所有的知识点,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能加强学生对整体知识脉络的把握。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必定会有一些难度,如果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对历史知识整体的脉络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从而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四、写随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学生在答材料分析题或者是论述题时,经常会使用一些庸俗苍白的语言,甚至错字连篇。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写作能力。在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一些课后习题里,有时会让学生写一些东西,小到一句标语,大到一篇小议论文,形式多种多样,如八上教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课后活动是这样的“假如你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请你写一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解说词”。根据本课的内容,加上对日本侵略行径渲染,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动笔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都写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动笔时要把握度, 一是时间的度,初中历史课每周就两节,课堂小论文在课上的时间根本完成不了,再加上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课下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查资料,写随笔,所以教师尽量让学生课上去完成写作任务,不耽误学生更多的时间。这种写作任务一个月一两次就够了,不能太频,否则还会影响教学任务。二是选材的度,初中历史教材基本每课课后都有写的内容,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去写,不能盲目,有的题目难度较大,学生一看就没有什么思路,可以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容易引起他们共鸣的东西去写。

五、搞辩论,培养思辨能力

英国历史教学专家汤普森说:“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們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可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是历史教学的灵魂。辩论无疑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最好方法,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历史教学内容,针对一些问题展开辩论。如在辩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昏庸暴君?”“西安事变后,是否应该杀了蒋介石?”等这些有争议的问题时,学生们都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价他们的观点时,教师不能说谁对谁错,要肯定他们的大胆参与,对勇于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当然,初中生的能力有限,他们不可能像专业的选手那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有时会偏离主题,教师要加以引导,锻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素养的理念下,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在历史课程中渗透道德情操和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质素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历史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好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尚宗发.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6,(08).

[2]陈艳.浅析初中语言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对策[J].课外语文,2017,(11) .

[3]黄春兰.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2015,(05).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表达能力初中历史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