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21-01-13林翠萍
林翠萍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学生存在学习障碍及学习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有效提取阅读素材中的有效信息。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数学阅读学习的重要性,以数学课本为依托,纠正传统的数学阅读教学误区,增强数学阅读的趣味性和引导性,传授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技巧,促进学生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养成,为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阅读;有效对话;阅读理解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有所忽略。很多人认为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任务,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教学较少涉及。由于数学中有文字、符号等,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完全投入,否则会遗漏关键信息,最终影响到正确、快速地解题。由此可见,小学数学阅读至关重要,教师要给予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阅读数学课本的方式与方法。
一、以兴趣为引导,纠正机械阅读的误区
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存在的各种误区,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数学课本的阅读,以兴趣作为阅读的引导。任何人的兴趣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成长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有阅读导向的教师在讲课时,一般会先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从而自觉、认真地阅读。如在教学“利息”时,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把你们的压岁钱存入银行,会怎么样呢?”学生立刻会对“利息”二字引起兴趣,再问“压岁钱存满一年后你们能得到多少利息,如果存五年呢?”一听到这个问题,学生立刻產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可学生不知道如何入手,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利息的计算”这节课,学生在课本和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利息计算公式很快就帮自己计算出了压岁钱的利息。通过本环节,学生无形中感受到了教材的实用性与魅力,长此以往会产生向教材要答题方法的兴趣。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成功感,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搜集数学小故事、数学手抄报等活动,让学生将数学阅读与数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二、以问题为引导,纠正盲目阅读的误区
在数学课堂上,课本通常都是教师的课本,而不是学生的课本,学生没有使用数学课本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同时,有的数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听懂课、会做题就行,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学生的习题集,学生大多数时候只是进行粗浅的阅读,根本读不出课本的重点,读不出问题和编书者的意图,更不用说在阅读中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低下,数学阅读通常都是比较盲目的。对此,数学教师要善于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理解知识的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前要用心设计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在问题中阅读,带着疑问阅读,否则没有问题作为引导,学生的阅读就变得漫无目的、没有目标,从而影响数学学习效果。如在教授“容积”单位时,学生初步阅读教材后,对于什么是容积、常用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如何用字母表示等问题,一般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但由于数学阅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并伴随着推理,要不断在抽象的文字、数学符号、现实生活和原有表象之间频繁进行转换,所以需要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引领。为此,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在使用上有何区别?”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数学文本内容,学生对问题的答案也充满了期待,这时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课本里可以找到答案,请同学进行认真阅读和寻找。”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热情被调动起来,不断深入阅读,达到了数学阅读的目的。
三、以方法为引导,纠正低效阅读的误区
有的学生的数学课本比较“干净”,在教材中缺乏有效标注,表明学生并没有开展深入和探究性的阅读活动,更没有掌握有效的数学阅读方法。数学语言的生硬性与抽象性需要学生用适合自己的习惯和方式来阅读,来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形式,把抽象的问题用圈画、操作、演练等形式转化为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解答。数学阅读作为拓展数学课程的新领域,不能局限于原有知识技能的巩固,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数学阅读活动中积累了哪些经验,感悟到哪些数学思想。因此,应改变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和思考时间,给学生一定的阅读自由,进而形成一种让学生“听读练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主动探索,主动阅读,主动解决问题。此外,只有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提高阅读能力,数学教师要讲解常用的阅读方法要点和步骤,指导学生对数学阅读素材中的算式、法则、应用题等内容进行正确阅读,养成正确的数学阅读思维习惯。例如,“小明和小红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已知小红的速度是每小时行3 千米,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行 2 千米,经过 2 小时后两人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对于此类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应用题,学生在一开始很难直接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在阅读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形读”的数学阅读法,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将题干的信息形象地表示出来。具体来说,是让学生先提取阅读素材中的重点数据,再用点和线段表示小明和小红的位置、行驶的距离,画出相关图示,这样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阅读素材中的关键信息,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而进行准确列式和计算,为正确解答应用题做好铺垫,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
四、以监管为保障,纠正自发阅读的误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离不开阅读的,从数学课本内容的阅读,到数学题目的阅读,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数学课教学重在计算,数学课的目的也只是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计算准确、会解题,乃至让学生成为做题的高手,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对书本的阅读上,翻开课本也只是要求学生记忆一些相关的公式和计算法则,粗略地讲解推理过程。同时,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有的数学教师习惯对课本内容进行单向灌输性讲解,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如此一来,小学数学课更多的是强调学生数学计算与解题技能的培养,数学阅读的地位被严重弱化,很多学生的数学阅读是在自发状态下开展的,整个阅读过程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监督和科学引导,所以数学阅读学习的成效比较低,不利于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此,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角色,充当学生数学阅读的组织者、监督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对于学生在自发阅读状态下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要加强对数学阅读重要性的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然后在实践中运用和巩固,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能力。例如,很多学生在应用题的阅读中容易出现逻辑关系的混乱,影响解题的准确性,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弄清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有效监控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获取信息、正确审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
总之,及时纠正阅读数学课本中存在的误区,制定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素质非常重要。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从阅读素材中搜集和整理信息,加深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华.当新媒体遇上数学阅读——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35).
[2]陈新.浅议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8,(21).
[3]成立.有趣、有用的数学阅读[J].内蒙古教育,2019,(01).
[4]孙俊勇,苏桂芹.小学数学阅读课程——丰盛的数学大餐[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8,(Z1).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