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双减”两维度 实现育人高质量

2021-01-12阮守华王帆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研修双减高质量

阮守华 王帆

家长从孩子还未出生就开始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囿于焦虑的桎梏;学生在家长的焦虑下被迫奔波于各种校外辅导班中,正所谓“孩子们不是在上辅导班,就是在去上辅导班的路上”;社会压力倒逼学校教育,越发功利与世俗。这种不健康的教育发展态势,既不利于家长、学生和学校,更影响到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为解決上述问题,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如何高质量落实文件精神和要求,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在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探索,一为课堂教学,一为课后服务。

提高课堂实效:夯实“双减”主阵地

1.政策指导,明确课堂教学规程

为落实教育部“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的要求,切实提高学校干部教师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双减”的部署要求上,学校开展多形式活动,解读政策精神。学校教学部门将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法律法规集结成册;校长通过“校长讲堂”,为教师解读政策,带领教师深入学习;教学干部通过青年教师论教班引领教师交流体会。学习+交流的政策学习模式,用政策引领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一把尺子。教师感受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2.系统研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积极开拓并充分利用高端资源,努力为教师打造开放、高质量的研修学习平台。通过自主学习、主题研修、组内研讨、教学观摩、名师指导、参观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通过组建同年级组、同学科的横向校本研修团队,跨年级组同学科的纵向校本研修团队,跨年级跨学科的纵横交错的研修团队提升研修质量。由此,完善“课程、课堂、评价、研究、管理”五位一体的教研体系,促进学科课程建设和课堂建设协调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干部教师严格按照市、区、校、学科教研组四级教研模式开展教师系统研修。每周二为全体行政干部听课日,教学干部保证每天推门听一节课,随机抽查所听教师的教案和学生作业。每学期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赛课、新任教师通关课、教育教学研讨会等多层次的听评课活动,帮助教师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学校利用自身作为北师大、首师大等高校教育实践基地的平台,引导教师人人有课题,树立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积极引领年轻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

3.一生一案,落实个性化作业指导

按照国家“双减”政策相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知识巩固型作业、能力进阶型作业、学科融合型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以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把指导学生的课后学习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组织有效的课后自习和指导,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巩固学习成果。

丰富课后服务:拓宽“双减”分战场

1.课后服务——全员育人的新思路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整体规划、系统设计,从多方面着手完善课后服务工作。在了解学生多样化兴趣需求的基础上,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及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并实现“音体美教师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周一至周五全覆盖”。学校组织开展四大类40小类的兴趣课程,涉及学习辅导和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体育、劳动、阅读、传统文化、研究性学习小组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

课程设计方面,在体现课程种类丰富的同时,还兼顾到课程在立德树人、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体育类课程为例,不仅包括四大球的传统项目,还有轮滑、健美操、击剑、跆拳道等热门项目,更涉及武术、空竹、兵道等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帮助学生在身体素质得到锻炼与发展的同时,又直观感受与体验中华传统运动的魅力,进而更多地了解与传播中华文化。

2.暑期托管——家校共育的新形式

暑假期间,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学校面向一至五年级家长无法看管的学生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这一举措是加强学校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并有效减轻了家长负担。

暑期托管以学校图书馆为固定活动区。每天安排1名干部、1名班主任、1名科任教师(或校医)、1名安保人员具体负责学生的托管生活。学校安排了丰富的活动,涉及快乐阅读、创意美工、体育健身、眼保健操、倾听红色经典故事等活动。

3.晚间自习——贯通培养的新举措

学校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负责,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遵循自愿的原则,今年“双减”政策出台后,尝试在七、八年级开设晚自习,并进行贯通辅导。晚自习发挥“名教师”“名学科”的辐射作用,组建以特级、骨干为核心的名师精英团队,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团队设计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作业辅导、自主学习、心理疏导、时政新闻、体育锻炼、经典阅读、成达讲堂等,与白天的教学活动既有效衔接亦有所不同,旨在巩固其所学知识,健壮其体魄,开阔其视野,舒缓其心情。

通过晚自习,学生能够在校完成当日作业,教师也能够利用这一时间深入了解学情。晚自习的活动设计打破常规教学班级,使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得以实现。

行远自弥,笃行不怠。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探索,进一步创新实践,高质量落实“双减”要求,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理论创新与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FBA2020080)的研究成果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研修双减高质量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