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寻更真教研路径,有效提升真教研境界

2021-01-12庄旭美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12期

庄旭美

摘  要:教研相长已经成为共识,即真教学催生真教研,真教研引领真教学。以区域教师队伍为主要服务对象,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学密切关联的区域教研员应有的时代担当是:认真解读教育部对教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对常态的学科教研工作进行反思、改进、创新,积极探寻更真教研路径,引领、推进区域的学科真教学和教师专业的真成长,有效提升真教研境界。

关键词:真教研;教研路径;教研文化

一、解读顶层设计的真教研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研部门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要求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教育部的这些顶层设计倡导、强化了一种真教研理念,并属意以学科真教研实践引领,推进区域教师团体实现专业素养的长足发展。

学科真教研,就是依托学科的一线教育教学实际,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切实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或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節的研究,引领学科教师队伍在教书育人的征程上走向更高、更强。笔者认为,对教研工作之“真”应该有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的认识。当下,对“真性”甄别依然不容忽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真量”,积极探寻更真教研路径,有效提升真教研境界。

二、反思真教研常态

组织区域教研活动是学科教研员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工作流程一般是:第一,在工作平台上发布活动通知,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对象和主要活动安排;第二,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召集参与对象展开现场教研;第三,现场流程结束,该场教研活动完成。这个流程中更多体现的是现场的生成,或者只是现场的呈现与接收。很多参与者认为,研究课程、教学、作业或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的现场教研,只要以追求“真讲、真学、真评”为立意,就是一种真教研。对此,笔者既有认同,又有反思:真教研只在一个现场发生吗?

按照某个教研活动可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区分,现场教研之外还有预先教研和后续教研。如果将三个教研环节融合成一个可以延展的教研链条,或者将现场平面教研建构成多个时间和空间交互的立体教研,即把一场教研变成了多场教研、多元教研,效果会怎样?笔者认为,此过程改变的绝不只是教研的次数或形式,而是实现了“真量”的激增,从而有效拓展了教研的时间和空间,促进真教研走向更真教研。

三、探究更真教研路径

1. 强化预先教研,提升现场教研生成的效度

其一,预先确定有价值的教研主题。有价值的教研主题或来自教学实际的疑难问题,或来自教学重点的有效策略,或来自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及外在需求。

其二,预先选择适合、贴切的教研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针对具体的教研主题选择合理、有效的活动流程。

其三,预先筛选有意义的教研内容。活动实施前,积极与主讲方沟通交流,遴选有意义的教研内容,努力提升教研主题和教研形式的有效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将充分的预设预告参与者,启动预先教研模式,必将促成现场教研的精彩生成。教研针对性增强了,教研的深度和广度也就随之提高了,也就更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展示信心,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进而提升现场教研的生成效度,从而提亮了真教研境界。

2. 引领后续教研,促进现场教研心得的内化

现场研讨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教师参与其中,基于互通的教学实践,真实交流具体想法、做法,由此激荡起思想的涟漪,撞击出智慧的灵光。但是,如果后续缺少有效的引领,这些可贵的涟漪、灵光往往没来得及内化就衰减殆尽。

笔者认为,在现场教研之后积极开启后续教研模式,便是一种有效的引领。诸多学科教研案例给出了佐证——在学科教研与信息技术日益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教研员可以根据现场教研的情形提出后续教研的设想、要求与建议,借助网络、平台、媒介进行主题教研、项目研究、一课多研,心得共享、异地互动,在立体、多元的时间和空间促成现场教研心得的内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提高真教研的境界。

3. 注入文化元素,增强真教研的认同感

教研是有文化的。教研文化就是一种被参与者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因此,基于文化的教研更能聚集人气、聚拢人心、聚焦理念。要想长效推进区域更真教研理念的实践,突破技能瓶颈,就应当积极构建真教研文化,彰显教研文化的涵养。笔者认为,区域教研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是尊重、平等、互通互联、兼容并蓄、空杯心态和共同体意识。在区域教研实践中积极注入这些元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氛围,教师置身其中,便能放下身段、打开内心、本真交流、共同成长,进而不断增强对真教研的认同感,把追求更真教研作为一种习惯。如此,学科教研的“真性”“真量”都将得到充分保证,真教研的境界便呼之欲出。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探寻更真教研路径,有效提升真教研境界。当区域学科教研员和教师都自觉地在充分拓展的教研时间和空间里一路求真、求更真,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必将获得长足发展,学科教研工作必将切实发挥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孔祥娟.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J].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