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红色文化育人途径探索
2021-01-12郭红
郭 红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中国的红色文化经历了形成、积淀、丰富和创新的过程,已经经历或必将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直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大力传承红色文化,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需要,对于激励青年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意义
(一)鼓励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历史,铭记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行的前提就是铭记历史。大学生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面的知识,需要主动去了解历史,学习历史,铭记历史。铭记历史的民族才有根,不忘先烈的民族才有魂。只有铭记历史,以历史启示当下,才能真正开创未来。历史如镜,鉴往知来。百年风雨,精神长存。现在,艰苦困难的岁月早已经成为过去,曾经的历史却永远不会消逝,历史的记忆早已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液,历史的启迪将一直警醒、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继续前行。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不惧艰苦,敢于开拓的精神
红色文化是革命建设年代的特有产物, 作为当代大学生, 有义务去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需要红色文化,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同样需要红色文化作为精神食粮。现在,大学生更不应忘记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解放的献身精神,要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应该把爱国之心变成爱国之行,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学习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三)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条件优越, 对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已渐渐淡忘,少数大学生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甚至出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拜金主义, 个别甚至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积极健康、催人向上的文化形式,具有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感染力强的特点,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能够快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方向,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导向就是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与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习红色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相对单一
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了解与学习红色文化是通过网络,相对较少的是通过课堂、新闻、广播、宣传标语等渠道,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足够重视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相较专业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学校课时安排相对较多,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
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交流,发现他们认为所在学校对于专业课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学校的红色教育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对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缺乏有效的引导,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频次相对较少,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专业课课时较多,课余时间精力有限。
(三)学校的红色文化知识学习停留在课堂范畴
在高职院校,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在思政课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大多数学生对红色文化没有直观的接触与真实的体验,无法真正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打动与折服。身边同学普遍认为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现场教学、社会实践,更易于接受红色文化。
三、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红色教育实效性策略
(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合发力
课程思政对红色文化的承载,使得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跃出思政课的课堂,形成了多专业乃至全专业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把爱国主义贯穿始终。例如,清华大学在通信原理课程中讲解通信技术对航天探月的作用,激发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南开大学在抗击疫情的线上化学网课上,针对“化学与防疫”开展讨论,把专业学科同报效祖国紧密联系。在课程思政中,红色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激发起学生对传承红色文化的更大兴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充分体现红色文化的内容,对于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和提升当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的主动性有着极大的作用。
学校要加强对于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引导,增加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重要纪念日和重大节庆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红色教育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学习红色历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例如,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活动(以下简称“唱读讲”活动)。“唱读讲”活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促进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红色教育的目的。
(二)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体验式红色教育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需要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红色文化教育也不例外。单向的理论讲授,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不能感同身受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保家卫国、视死如归、报效祖国的精神内涵。在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实地开展体验式教学,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盛世风华,时刻牢记肩负的时代重任。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经费支持,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让红色文化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常规内容之一。红色名人故居作为红色名人的精神象征,是承接红色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桥梁,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并制作成微团课、微党课等短视频的形式引领广大青年深刻理解当地红色名人的精神。
(三)奖励学生提炼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成果,择优公开展示展演
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要想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非常不容易,需要各个高职院校结合本校具体实际情况和学生活动实际制定出符合本校大学生的全面切实可行的各项考核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奖励可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大学生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呈现的考核更要注重实效性,有效地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呈现成果结合起来,适当增加实践活动成果的答辩、实践经验的交流分享、实践成果的展示等,进行整体评价考核。
(四)运用新媒体方式宣传高职院校红色育人
近年来,短视频作为一种宣传方式,在学生中间尤为盛行。 纵观抖音、快手、微视等社交平台,短视频备受学生们青睐,相较于传统传播内容,具有操作简单、受众广泛、贴近性强的特点。因此,建立官方短视频账号,增加影音比重,发挥网络优势做好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红色精神的传承。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教学方式,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红色文化教育扎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红色短视频账号建设从限制性功能向发展性功能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影音资料的比重,增强红色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紧跟社会热点,报道新闻时事,让学生们有机会、有渠道自由地参与讨论,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性,提高参与的价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