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研究的热点主题及未来路向
——基于CiteSpace 的可视化分析
2021-09-26柴颖汪勇
柴颖 汪勇
(1.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550001;2.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聚焦中国共青团研究既是加强我国青年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是共青团学科发展的应有之举。从共青团研究的现状来看,呈现出外翻与内卷共存的特点。外翻性研究较多以时间为逻辑,主要将共青团研究嵌入宏观历史叙事中,如郗杰英的《中国共青团90年的历史经验与启示》、黄志坚的《建团70周年的理性思考——共青团工作基本原理探析》、张良驯的《改革开放40年共青团理论创新研究》、刘佳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青团研究综述》;内卷化研究较多以具体事件为切口,将共青团研究分布至青年观、青年发展、青年工作、学科发展等方面。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大多采用以定性研究为主的内容分析法,对于以定量为主的文献计量研究仍然是共青团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文献计量软件“以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能够洞悉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而这些复杂的知识关系正孕育着新的知识的产生”[1]。为此,本文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和Cooc,以CNKI 总库中文核心期刊和 CSSCI 数据库收录的主题为“共青团”“中国共青团”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共青团理论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通过计量学分析对共青团研究进行历史性地回顾;二是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共青团研究的主题分布;三是通过以问题为导向未来性地展望共青团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共青团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1. 总体发文情况。发文的时间分布样态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以CNKI数据库为例,最早刊载有关共青团研究的文章可追溯至1953年,至今已有上万篇,但相关刊载在核心期刊和CSSCI中的文章却始于1992年,有2000余篇相关成果;经过整理、删除、去重、提取,仅有1277篇文章作为本文的计量研究样本的现状也说明了共青团研究的学理性有待提升。
整体来看,共青团研究的年发文量总体曲折,发文累积量呈缓慢增长趋势。经过对照分析,有以下四个研究峰值:(1)以1991年发布《共青团“八五”期间建设、改革、发展规划要点》为契机,在加强共青团研究的号召下,高质量的共青团研究在1992年即本研究样本选择的第一年便迎来了第一个小高峰,该阶段主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团学工作如何开展的问题。(2)随着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在“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下,以“高校共青团”和“大学生”为关键词的研究带来了第二个小高峰。(3)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契机,共青团研究开始思考新形势下共青团该如何定位和青年要如何成长等实际问题,使得2009-2011年共青团研究迎来了第三个小高峰。(4)2015年共青团改革号角的响起,“以群团改革”“青年社会组织”“社会治理”为关键词的共青团研究成果助推起第四个小高峰。
2.研究成果的粘连度。将1277篇文章进行机构、作者的合作度和合作率以及关键词的共现度和共现率进行计算,可对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得出直观判断。
经过对数据的计算,在以往的共青团研究中无论是机构之间的合作还是作者之间的合作率都呈现出较低的数值(分别为27.62%、27.01%),可以认为研究共青团的机构和作者之间是一个较为分散的状态,并未形成大范围聚合。但关键词共现率高达99.55%,我们可以认为共青团研究成果之间的主题契合度高,具有明显的黏合性。
3.期刊的来源分布。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有关共青团研究的文章在核心期刊中发文量最多的 3 种期刊为《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及《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于2005年更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可以认为《中国青年研究》和《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以55.71%的高比例占据了共青团研究的半壁江山,加上《青年探索》《当代青年研究》《青年研究》等“青”字头的期刊成为了刊载共青团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另外,党建类、思政类、高教类期刊也成为了刊载共青团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不过高校学报的刊载情况略显逊色。
4.机构和作者来源分布。作者的机构来源主要呈现出“共青团+高校+青少年专门研究机构”所组成的三足鼎立模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依托平台、资源、专业优势成为共青团研究的重要机构。复旦大学在各高校的共青团研究中名列榜首。在高校的共青团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院以及团委成为来稿的核心部门,由此也可看出高校的共青团研究呈现出既有理论也有实践的“双轨并行”。值得一提的是,共青团广州市委和共青团广东省委在地方共青团中具有突出的研究贡献。
与机构密切相关的是作者的来源情况。来自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的胡献忠(20)、黄志坚(9)、刘俊彦(6),复旦大学郑长忠(14)、刘佳(11)以及原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的张华(8)具有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
二、共青团研究的共现聚类分析
Citespace的优势在于通过“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以关键论文为代表),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2]。因此,本文运用 Citespace 软件中的关键词聚类功能,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1),并对此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共青团研究的热点与主题聚类。
图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一般认为,知识图谱中的节点和关键词字体越大,证明该关键词越重要;节点间的线条越粗,说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如上图所示,占图谱中间的共青团、共青团组织、共青团工作、共青团员、高校共青团是被引频次最多的前五个关键词(频次分别为:共青团529、共青团组织172、共青团工作128、共青团员77、高校共青团74)。
在关键词的中心性分析中,关键词“青年、高校共青团、共青团工作、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群团改革、青年组织、社会管理”的中心性计算结果大于0.1(分别为青年0.50、高校共青团0.38、共青团工作0.32、中国共产党0.18、青年工作0.15、群团改革0.13、青年组织0.11、社会管理0.10),表明是当下学术界持续关注、稳步发展的研究热点,且对其他关键词研究有显著中介效应。
从爆发点分析看,CiteSpace突增算法得出1992年至今该研究领域共出现的25个爆发点,按突现值降幂排列,“共青团组织”的研究爆发值高达12.34,“共青团改革(12.23)、共青团员(9.03)、新媒体(8.02)、高校共青团(7.65)、大学生(6.04)、新时代(4.85)、青年(4.81)、习近平(4.65)、青年社会组织(4.47)”作为高频突现词,相关研究在近期内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成为研究前沿热点。
关键词的共现聚类以关键词的同质性为成簇标准,因此,研究重点可以通过关键词的成簇组合情况析出。在共青团研究的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中,将14个聚类结果(#0市场经济、#1路径、#2群团组织、#3社区化、#4共青团组织、#5中国共产党、#6社会主义青年团、#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群众性、#9团委书记、#10青年、#11青年自组织、#12高校共青团、#13习近平)进行编码并从记忆、场景、话语三个维度进行分组(见表1)。
表1 关键词聚类结果的编码分组情况
(一)记忆:中国青年运动史研究(#5中国共产党、#6社会主义青年团、#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0青年)。记忆之维承载着中国青年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变革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3]有关中国青年运动史的聚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回溯为主题,嵌入“历史—现实”为视角,重视“以史为鉴”。一方面形成独立的青运史、共青团史研究,另一方面与中共党史形成高度黏合,要重视对重要历史、革命人物的思想梳理,如毛泽东、任弼时、恽代英。二是以调适为基调,嵌入“结构—关系”为视角,探索在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场景转换前提下,中国青年运动的未来走向。三是以内化为准则,嵌入主体论为视角,重视青年主体地位。中国共青团是青年运动成功的组织者和动员者,因而“共青团要切实担负起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使命”[4],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助青年筑梦、用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生力军的作用助青年追梦、用切实的服务助青年圆梦[5]。
(二)场景:共青团组织研究(#2群团组织、#4共青团组织、#9团委书记)。情境之维是对中国共青团现状的叙述。从名词理解来看,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狭义上可认为共青团是一个具有具体形态的群团组织。因此,共青团组织研究可分类为共青团组织机构研究、共青团组织制度研究、共青团干部研究、高校共青团研究。首先,从共青团组织机构研究来看,有学者从组织行为学出发,探讨了共青团组织在结构维度、人员维度、技术维度、环境维度四位一体的组织机构发展模式[6]。还有学者从组织机构发展史的角度,认为共青团的组织机构变迁可以理解为对中国共产党组织机构的复制和模仿。但在最新一轮的共青团改革中,这种复制和模仿将成为过去时,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成为此轮共青团组织机构改革的内在逻辑[7]。其次,从共青团组织制度来看,包括硬制度和软制度。硬制度主要是提纲掣领似的文件,如《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 (试行)》等;软制度主要呈现为一种结果或目标,比如“团内民主必须在民主集中制的框架下展开”[8]的民主集中制,又或是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内的兼具政治性和功能性为一体的共青团荣誉制度。然后,从团干部这一维度来看,团干部作为青年群体的领头羊,其重要性尤为突出。有学者通过研究团干部的影响力证明提升团干部的影响力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9]。有研究表明,对团干部的正向评价会影响共青团社会认可度,这充分体现了团干部在共青团组织中的旗帜性作用。再次,高校共青团作为共青团组织的特殊形态,同时具备共青团的群团属性和高校育人职能,“使学校共青团的工作逻辑既体现共青团青年群众工作的一般性要求,也具有面向知识青年的特殊性,具体讲就是思想引领与组织育人两项核心职能”[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期,在国内外复杂的舆论环境、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流动性、价值观念的易变性的日趋加快等变量的作用之下,对高校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网络是高校共青团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要遵循“吸引—解惑—动员”的逻辑理路,三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共同服务于思想引领这个核心议题。”[11]在组织育人方面,共青团凭借天然的组织优势、文化优势、实践优势、资源优势,在“第二课堂成绩单”“青马工程”、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志愿服务等方面,充分整合资源,呈现出较强的育人协同性。随着《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 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的出台,还能从广义上认为共青团组织研究包含共青团组织力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引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与策略、青年群体的普遍性共同构成了共青团组织力发展的不竭源泉,其形成了由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动员整合力、青年凝聚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共同构成的基本框架,具有先进性、原则性、适应性等特征。因此,“共青团组织力的提升必须面对青年代际变化和多元选择的挑战,实现内部结构的革命性优化,加速推进政治青年组织的现代性转型。”[12]
(三)话语:共青团改革研究(#0市场经济、#1路径、#3社区化、#8群众性、#11青年自组织、#13习近平)。话语之维意味着共青团的未来方向。从关键词凸显情况来看,从2016年起以五年蓄力之势、以12.23的爆发值有望赶超以1996年开启爆发的共青团组织研究;从类聚的数量来看,以6个聚类成为共青团研究中的最大聚类族群。以上充分反映了学界对共青团改革研究的重视。“对于共青团来讲,落到行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化共青团改革,真正让共青团更好发挥组织功能、更好焕发生机活力。”[13]一是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重视青年、培养青年、赢得青年的理论武器。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以“其内蕴青年发展的政治观、价值观、实践观、整体观、使命观,确定了‘与时代同步’的青年发展定位、‘知行合一’的青年发展路径、‘以人民为中心’的青年发展目标、‘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青年组织建设”[14]要领,为共青团改革实践工作引领航向。二是重视共青团改革话语落地。共青团改革在经历了体制、机构、组织改革创新阶段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青团改革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是‘正在进行时’”[15]。自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发布以来,学术界开启了共青团改革的基础理论构建,对共青团改革的本质与规律进行理论回应。在“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政治逻辑推动下,为防止职能“空转”和属性空心化,共青团积极嵌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中,乐于与青年社会组织形成“同伴”关系,开启了以共青团为核心,以青年社会组织为枢纽,以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为核心,旨在提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水平与能力的新格局。
三、共青团研究的未来路向
通过Citespace中的“Barnes-Hut View”绘制功能,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共青团研究中的“研究困境”(图2),以期预示未来共青团研究的重点、难点、热点。
图2 共青团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向
(一)如何引领航向:关于共青团政治性研究的困境
把政治性正式单独列出来作为共青团的第一属性,源于2015年7月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离开了政治性,群团组织就容易产生脱离党的领导的倾向,就会庸俗化,就会成为一般社会组织,甚至会走向邪路。”[16]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共青团的政治性问题,这也使得政治性成为群团改革的热点话题。共青团政治性是指共青团作为党直接领导的青年组织,具有跟随党进行社会变革和国家治理、帮助党赢得和凝聚社会支持力量、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特性。从共青团政治性的表现形式来看,主要表现为政治教育、政治参与、政治沟通、利益表达。首先,在政治教育方面,共青团作为“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对团员进行政治教育是其职责所在。共青团“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以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为载体,以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目标开展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效、重服从轻自主、重整体轻个体”[17]的问题。其次,在政治参与方面,共青团凭借政治、组织、宣传等方面的优势,在“明确的合法地位、鲜明的活动目标、完备的规章制度、充裕的行动空间、基本的财政保障等”[18]方面为青年参与政治提供平台保障和博弈渠道。但是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急剧增长的无序性使得大量原子化青年和青年自组织离散于共青团组织之外,且共青团的覆盖面未能及时触及,就成为了共青团组织青年参与政治服务和管理的盲区。再次,在政治沟通方面,从现有的团青关系来看,“团委—团支部—青年”的架构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沟通习惯,他们更偏向于直截了当的两点双向的互动方式,不甚习惯“层层上报”的老办法。因此,“党的群团工作不应是科层化的,而应是扁平化的。尤其对于青年群众而言,团组织更不能成为机关大楼里发号施令的科层系统,而是要成为广大青年身边的扁平组织。”[19]最后,在利益表达方面,面对青年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旨趣和利益需求,客观上要求共青团关注不同青年群体的利益需求并实现多元整合。然而,共青团鉴于行政组织和群团组织双重身份的叠加,“新的社会分工条件和市场条件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化,不仅是共青团,所有群团组织都面临社会影响力式微、凝聚力下降和角色功能亟待转型的问题”[20],其内蕴共青团利益表达功能开始逐渐萎缩的暗流,再加上部分共青团存在“权益工作格局认识偏差、组织体系不健全、专业性创造性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21],共青团如何当好青年利益表达的桥梁是今后共青团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做好服务:关于共青团群众性研究的困境
要切实把亿万青年组织凝聚起来,共青团组织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把“服务青年”作为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共青团只有在青年成长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青年自然会发自内心地感知、理解和认同,共青团在广大青年心中的地位自然就上升了。因此,共青团群众性实质上昭示共青团组织要贴近青年,服务青年,与青年作伴,学会使用青年话语,以此才能赢得青年的响应、参与和支持。但目前共青团所掌握的资源较匮乏、资源整合能力不强是制约共青团服务水平提升的瓶颈。
与青年作伴,就是要贴近青年,在青年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形成双向的“同伴”关系。但是,当前共青团的“同伴”工作水平不高,存在主动服务大局意识不强、密切联系青年机制不全、精准服务青年水平不高、有效引领青年能力不足、全面活跃基层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为此,要建构一种什么形态的同伴关系值得未来期待。
关注主体就必须关注主体间的对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牢固树立以群众为本的理念,要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22]因此,共青团的话语表达也应重视、迎合青年的需求和喜好。目前,一些基层团组织的话语文本仍存在长篇累牍式的“抽象派”,“如果不会用青年语言,不懂得用青年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想引领,那么它将是共青团“脱离青年群众”的危险信号”[23]。
(三)如何参与治理:关于共青团先进性研究的困境
“共青团与普通青年组织相比,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共青团参与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是共青团先进性的重要体现。”[24]目前, 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样面临重重困境。比如,共青团动员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方式落后,与青年的生活需求、工作习惯相距甚远,缺乏对青年有吸引力的项目,内容存在形式化、娱乐化;共青团提供给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多,青年缺少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25]。基于缺乏对本土化参与社会治理行动理论机制的探究,一些地方虽尝试采用“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会治理,但这些尝试并没有实现理想的共治效果[26]。此外,共青团组织成长于传统的行政体制内,较多依赖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其内部组织结构相对保守,无法较好适应当下青年的思想意识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需求,进而导致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呈现强号召与弱参与共存的“两张皮”,从而也影响了共青团凝聚和团结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成效。
此外,高校共青团在参与高校治理中也存在薄弱环节。首先,在共青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教育中,由于共青团的政治性属性,在开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往往偏向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存在表面化特质;其次,目前并未形成高校共青团与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育人合力,共青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地位不明、职责不清,从而形成共青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化现状;再次,目前高校共青团以“5.25”心理活动日为契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续航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共青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片段化倾向。最后,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囿于角色、能力、协同和职能困境,导致共青团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水平和能力不高。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大多围绕共青团工作如何开展进行讨论,但是用什么样的理论来解构重重的现实问题是今后共青团研究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折射出共青团理论建构薄弱的客观现实。目前,共青团研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范式,只有不断夯实和壮大共青团学科理论建构和共青团研究的话语体系,才是破解共青团研究中种种“研究困境”的金钥匙。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从共青团历史研究中的四个高峰期可知共青团研究具有较强的外部动力,而内部动力稍显不足,仍然需要共青团学科不断建设和发展予以弥补。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共青团研究重视对历史的把握,对主体的重视,对现实的厘清,以“历史—现实”“关系—结构”“组织—行为”为分析框架聚合了“记忆—情境—话语”的研究主题,将“中国青年运动”“共青团组织”“共青团改革”作为聚类的主要研究形态。未来,共青团研究聚焦问题意识,紧紧跟随于改革的号角,在引领航向、做好服务、参与治理三大主题中赓续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