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代语境、思想理论与哲学意蕴
2021-01-12邱静文
邱静文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苏州,21512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的擘画。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必然选择、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形式的现实需要,更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的理性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刻阐明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代语境、思想资源,对激活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贡献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代语境
(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必然选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不仅迫使人类的交往实践活动按下了“暂停键”,对全球经济发展也带来巨大的冲击。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交往实践,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各级主体间通过中介客体相互紧密联系,形成一张全球交往之网。与此同时,新冠病毒借助中介客体,进入人类交往活动,形成同时性、同构性和同态性传播。各国为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纷纷采取隔离、封城等措施,这在抑制病毒传播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人类的交往,对各国经济体带来巨大的冲击。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的经济将萎缩5.2%[2],或将面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贸出口国之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批外贸企业停工停产。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均呈现同比下降趋势。此外,我国的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供应链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类餐饮、旅游等行业被迫停业。受疫情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也趋于谨慎,成为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的堵点。面对出口受阻和国内消费不足的现实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恢复。以江苏省为例,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实施激励增收政策等,不断激发消费潜力,克服疫情影响,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
(二)化解逆全球化风险的现实需要。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进程,日益成为全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2013-2017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超出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国内经济发展却日益放缓、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贸易霸凌主义、国家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日益抬头。特别是特朗普执政以来,推行“美国优先”政策,不断抹黑、打压中国,挑起贸易争端、退出各种多边协定等,其本质上就是推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受逆全球化思潮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全球外资直接投资持续下滑,美国政府更是鼓励企业回流、迁回本土,尤其是高端科学技术产业的撤离,这势必对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甚至是创新链产生深层次影响。此外,全球化环境的恶化放缓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西方国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非洲等国;另一方面,将一些依靠高科技创新的产业转移回本国,阻断了我国获取科技顶尖技术的渠道,遏制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两方面的不断夹击对高中低端劳动力的收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逆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从内部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依靠“消费+投资+净出口”为主的内外循环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强,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来看,一方面,中国目前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大多集中在价值链低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过度依赖外部环境,经济安全风险较大,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就容易受制于人;同时,产业结构转型面临困难,尤其是缺乏关键技术、遭遇“卡脖子”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有超过4亿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强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潜能,但由于长期以来依靠国外市场,忽视了对国内市场和需求的关注。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优势,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
二、新发展格局提出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本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3]137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但却揭示了生产的一般规律。对于一个织麻布的工人来说,或许今天能够卖出所生产的产品,但是随着社会对此类商品需求的饱和以及类似产品的替代,明天他就将面临产品卖不出去的境况,由此产品就变成了剩余。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就面临产能过剩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大型家电产品更新换代至少需要5-10年的周期,国内对此类消费的需求也趋于饱和。此外,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传统制造行业的外部需求减少,发展面临一定的危机。谋划“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必须要优化升级低、中、高端各类产业结构,建设种类齐全的产品门类,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消费市场,尤其加大对高端科学技术产业的升级,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同时,为了避免商品滞销,要充分挖掘国内消费的需求和潜力,打通消费、需求链。随着信息工业化的不断普及,借助5G、智慧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消费成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健全,任何地区的消费者都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想要的各类商品。淘宝、快手等产品直播形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主播带货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这类内容化的直播方式成为商家实现收入增长,提高消费者需求的新引擎,实现商品的“跳跃”。
(二)唯物史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指导实践,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4]273这就是从唯物史观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随着我国经济体量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对内需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国情,通过改革创新,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收入公平分配等制度,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通过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经济循环堵点和痛点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
(三)原点结构理论。原点结构理论是指社会转型进程始终受发展原点结构制约的理论。原点结构包括国内外条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往往分布不均匀,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张力关系,犹如在固定钉子与前行钉子之间连接一根橡皮筋。当前行要素力量大于、小于滞后要素力量时,橡皮筋就会由于两者的张力,发生断裂,形成革命或复辟。当前行要素与滞后要素张力相当时,橡皮筋往往停滞不动,则会形成社会内乱。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社会转型的初始、后续条件,使得前行要素和滞后要素不断前行,保持适当的张力,社会转型才会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我国的社会转型道路,不同于苏联“休克疗法”的激进型社会转型,而是渐进型社会转型道路。通过确立各个阶段的改革目标,明确各个发展阶段社会转型的原点和起点特征,不断完善社会转型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滞后要素,确保社会转型有序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发展阶段,面对强大的国内需求和多变的国际环境,不断完善内需体系,整合生产、分配、流通等各要素,确保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稳步推进社会转型。
三、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哲学意蕴
(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无论是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后现代等各个阶段,都展现了资本逻辑导致的各类矛盾,为了追逐利益,人和环境异化、人和社会异化,甚至人和人异化,最终变成了自私自利赚钱的工具。发达国家为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等措施,本质上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西方各国忙于相互甩锅,其医院甚至出现拒收感染病人的情况,出现社会信任危机。在病毒面前,中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全力挽救病人,有序恢复发展各项经济。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形式,中国谋划“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间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通过完善发展消费内需体系、垂直整合产业链体系等措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人民发展经济的信心,始终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超越资本逻辑的又一表现形式。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人口的超级市场,但还有6亿人口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内需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除了短期刺激居民消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通过改革,建立长期的扩大内需机制。降低房地产、大病医疗等支出比例,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其他消费能力。政府优化个人所得税,能够促进低收入者的消费,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利于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推动劳动力区域循环、城乡循环甚至内外循环,走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交往发展离不开“主体-客体-主体”的发展结构,主体面对的中介客体又参与其他主体的交往活动,形成了以交往实践为中心的多极主体发展模式[5]280。人类发展休戚与共,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摆脱了资本逻辑主导的丛林法则道路,确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立场,多极主体间只有通过相互开放、交往,形成发展的共同体,才能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要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而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国际大循环,推动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建立消费引领型内需体系、垂直整合产业链,有利于降低我国对外依赖程度,推动经济复苏;另一方面,推动更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实现互惠互利双赢局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