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抗日文化运动的生动实践与重大意义
2021-01-12肖淑萍
肖淑萍
(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民族力量投入抗战的洪流中。但是,日本侵略者不仅残暴血腥地对中国展开军事进攻,而且对中国文化极尽摧毁破坏之能事,毁灭进步思想文化,导致民众受到欺骗和麻醉。为凝聚、壮大驱逐日寇的民族力量,中国共产党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振臂高擎文化大旗,大力开展抗日文化运动。
一、中国共产党抗日文化运动的战略部署
(一)提高对文化作用的认识
1936年11月22日,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毛泽东说,要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首先就要停止内战。“怎样才能停止内战呢?我们要文武两方面都来。要从文的方面去说服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如果文的方面说服不了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那我们就要用武的去迫他停止内战。”[1]461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它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2]38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强调:“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3]523“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和别的更重要的部分比较起来,自然有轻重缓急第一第二之分,但它是对于整个机器不可缺少的齿轮和螺丝钉,对于整个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543-5441944年3月22日,在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又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4],并强调要把报纸等当作重要的工作方式,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武器,一个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并且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武器,一个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武器。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会后,在全党主要是高级干部中掀起了学习运动。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提出,巩固党的中心一环,是加强党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阶级教育和党的教育。之后,各地都十分重视加强对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为克服党内还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倾向,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党中央从1942年春开始,在全党普遍开展整风运动。其中,文艺界的整风运动由毛泽东分管。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并作总结,阐明了革命文艺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系统回答了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指出当前的工农大众不识字、无文化,迫切需要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需要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斗争热情、坚定胜利信心。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指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工农兵群众,去表现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工作、斗争;等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
(三)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演讲,明确指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毛泽东强调:“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2]397但是,这种民族的文化并不盲目排外,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2]398反对一切封建思想,不是反对中国古代文化,吸收中国灿烂古代文化中的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399
(四)建立文化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指出,一切同情反日反卖国贼的知识分子,一切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国民党政府所驱逐、轻视与虐待的知识分子,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不问过往,不论出身,都可到苏区来并享受优待与民主权利。1939年,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党还制定了“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来去自由政策……到1940年初,仅延安就已聚集了知识分子约4万人。194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提出:“各种不同类的文化人(如小说家、戏剧家、音乐家、哲学家等)可以组织各种不同类的文化团体,如文学研究会、戏剧协会、音乐协会、新哲学研究会等。这些团体亦可联合起来,成立文化界救亡协会之类的联合团体。”[5]520抗战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各种文化团体,有综合性文化社团组织、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社团、文学社团、戏剧研究与演出团体、美术工作社团、音乐艺术团体等。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出台了许多推进文化运动的方针政策,创建了许多文化阵地平台,等等。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文化运动的丰富实践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坚定全民族抗战必胜信念
为给全国人民一个奋斗的正确方向,使“卢沟桥事变以来,四万万人一齐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信仰,用抗战的光明前景凝聚抗战的民族力量,中国共产党大力加强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民众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抗战。
中国共产党致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在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口的民族中得到空前推广。艾思奇被誉为“哲学大众化之第一人”,他的《大众哲学》一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山作、代表作。艾思奇自述道,自己写的这本书,不是装潢美丽的西点,只是一块干烧的大饼,只希望它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失学者们解一解智识的饥荒。例如,他解释希特勒想独霸世界、日本军阀想征服地球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是一定要碰钉子,终归要死亡的。《大众哲学》被毛泽东推荐给党的干部,确定为抗日军政大学教材,启发了几十万青年去探求革命真理。
中国共产党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用中华民族的光荣革命传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1]322-323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讴歌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如,毛泽东曾就研究民族史问题致信何干之,希望他在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孰对孰错,痛斥民族投降主义者,赞扬民族抵抗主义者。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哲学现实化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用“活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民众头脑,统一民众思想。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敌强我弱,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持久战的基础在于广大民众。《论持久战》明确了抗战的正确道路,明确了抗战胜利的光明前景,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念,其基本精神成为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
(二)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积极主动传播延安声音,争取更多的国内外力量了解、同情、支持中国抗战事业
为冲破国民党政府的政治隔离和新闻封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使之成为党宣传、鼓动、团结各方力量的一条主要渠道,成为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锐利的武器。毛泽东对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如,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题词“把新中华报打造成抗战的一支生力军”,并为之撰写社论《新中华报改革的意义》,指出该报的办报方针是“本着中共中央巩固和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巩固国共长期合作,以便在持久抗战中争取最后胜利的基本方针,本着言论机关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应尽天职……对国民党和一切抗日党派实行精诚的团结,对全民族抗战力量努力积极的动员,同时,对日寇及汉奸卖国贼的一切阴谋毒计加以无情的暴露”[5]565。1941年5月16日,《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为《解放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毛泽东撰写发刊词,开门见山指出“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6]352,最后又强调“团结,团结,团结,这就是我们的武器,也就是我们的口号。今当本报发刊之始,愿掬至诚,以告国人”[6]353。又如,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2]309“当前时机中的特点,一方面,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投降危险、分裂危险和倒退危险日益发展着;又一方面,是我们党已经走出了狭隘的圈子,变成了全国性的大党。而党的任务是动员群众克服投降危险、分裂危险和倒退危险,并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在这种时机,这样一个党内刊物的出版,实在是十分必要的了。”[2]30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高度重视外交宣传工作,主动邀请各界人士访问延安及各根据地。1940年12月,中共中央专门就如何对待英美新闻记者等问题发布党内指示,要求对于接洽访问之英美人员,不仅不应该采取不合理或冷淡的态度,而且应采取欢迎与招待之态度。194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指出,外国人士的来访,不应看作是普通行动,而应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毛泽东亲自制定延安外宣工作的具体方针,指出,多接待一次外宾,就多一次机会宣传我党政策,争取更多的人理解、同情和支持我们的机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邀请了斯诺、史沫特莱、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等许多外国记者访问延安,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导人亲自会见他们,积极向他们讲述延安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述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故事,并通过他们成功向外界传播了延安声音、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为中国的抗战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与支持。
(三)开展革命的群众文化运动,激发工农兵群众抗战的内生动力
一是街头诗运动。1938年8月7日,边区文协战歌社、西部战地服务团战地社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强调开展街头诗歌运动。街头诗歌运动不只是利用诗歌作战斗武器,也是要使诗歌真正走到大众化的道路上去,并号召人们不要让乡村的一堵墙、路旁的一片岩石白白地空着。街头诗运动从延安兴起,迅速传播到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涌现了许多街头诗人和优秀的街头诗作。如,田间创作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短短几行文寥寥三四十字,却如冲锋号般激励着千百万青年拿起武器同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斗争。
综上所述,不管是民族音乐,抑或是传统音乐,对其进行研究的核心思想就是希望通过研究进而更好的促进音乐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发现和寻找到不同音乐研究之间的影响,才能更好的将不同类型的音乐以及所代表的不同文化进行更好的交流和融合,从而实现音乐总体上的发展进步。
二是文艺下乡入伍运动。抗战开始后,延安文艺界广泛开展了文艺下乡入伍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又掀起了文艺下乡入伍热潮,使文艺更好地发挥了团结民众一致抗战的作用。赵树理是民族化、群众化新小说的杰出代表,他创作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许多农村题材作品,成功启发了群众民主主义觉悟。孙犁用如荷花般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深情讴歌妇女团结抗日的故事。广大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民族革命后代给予了高度关注,创作出如《鸡毛信》《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优秀儿童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还深入部队官兵中去,创作出具有“战味”“兵味”的作品,并推动形成“兵演兵,兵写兵、兵画兵”的官兵群众性文艺活动。
三是新秧歌运动。为让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切娱乐生活都能配合伟大的抗日战争,陕甘宁边区兴起了向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潮。《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指出:“要在群众中发展新艺术和改造旧艺术,不是简单地依靠输入的外力和行政的权力所可奏效的,主要的必须在群众中扶助新力量的生长和诱导旧力量的转变……今天发展边区新艺术的任务,必须从两方面同时进行,即一面在新基础上发展,一面在旧基础上改造。”[5]511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在延安及整个解放区兴起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在内容上、形式上、人员组成上,均对旧秧歌进行了改革。同时,腰鼓的内容、形式、艺术性等也得到改造。新秧歌艺术来自民间,高于民间,又还原于民间,被称为“斗争秧歌”“胜利腰鼓”。
四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歌曲是具有最直接感染力和鼓动性的艺术形式。全面抗战爆发后,各地掀起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使中国这个无声的沙漠,卷起了抗战歌曲的洪流”[7]。《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号召无数中华儿女奔向抗日战场。《大刀进行曲》用近乎口号式的呐喊令日本侵略者不寒而栗,淹溺于魂飞魄散的梦魇中。《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唱出了抗日军民汹涌澎湃的抗日决心。《毕业歌》是青年学子誓不做亡国奴的宣言,《黄河大合唱》宣泄了万众一心保家卫国的冲天豪情,《八路军进行曲》唱出人民军队的战斗精神与力量,《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彰显了抗日军民的无穷智慧与自信……这些抗日救亡歌曲就是思想,就是号令,唱得群情振奋,唱得整齐有力,唱出了团结,唱出了力量。
(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
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习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根据地的纲领法规都规定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内容。
1940年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组织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会》的决议,并声明先从蒙古民族和回回民族做起。1940年3月,蒙古文化促进会成立。该会宗旨为:团结蒙古民族、通蒙汉文化,帮助发扬蒙古民族之优良文化。1940年7月,毛泽东、朱德发起公祭成吉思汗,并号召学习成吉思汗“团结内部,击退外敌”的民族精神,中华各族团结一致除奸杀敌。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各民族各界均与蒙古族人一致公祭成吉思汗。这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尊重蒙古民族、真正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也显示国内各民族将不顾一切团结一致,粉碎亲日派投降分裂阴谋,坚持抗战到底。1941年在延安杨家湾修建了成吉思汗纪念堂暨蒙古文化陈列馆。回族是一个富于团结性和斗争精神的民族。1940年10月7日下午,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边区回民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暨边区回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同时举行。中共中央秘书处及宣传教育部节录了孙中山先生名句以庆祝开幕:“中华民族运动非有回族之参加难得最后之成功,打倒帝国主义之工作,非有回族之整个结合,以势难完成也。”回民文化促进会以团结回民抗战并发扬其民族性为宗旨,是回民的抗战团体。
少数民族人民为保卫民族利益、维护祖国独立和统一、反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作出积极贡献。如,大青山建立的由蒙古族、汉族人民组成的抗日武装,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冀中回民抗日游击队英勇抗敌,屡建战功。朝鲜族、满族、壮族、瑶族、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五)在国统区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国共合作形式,巩固扩大国共合作成果
为加强对国统区文化工作的领导,中共南方局专门设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指出国统区的文化宣传要发展抗战文化与提倡进步思想。1940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发展文化运动》的党内指示,强调“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很可能广泛发展与极应该广泛发展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抗日文化运动。这项工作的意义在目前有头等重要性”。指示国统区的党组织“应把对文化运动的推动、发展及其策略与方式等问题经常放在自己的日程上”,并就如何推广与深入这个运动加以切实的研究[5]491。
经与国民党谈判,党在国统区出版了《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这是抗战时期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报刊,是党在国统区宣传文化工作的重大突破。《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反对片面抗战路线和妥协投降倾向,为巩固和发展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动员全民参与和坚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党还在国统区建立了出版发行阵地,大量印刷发行马列著作、中共领导人言论集及相关进步书刊,传播抗战进步文化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建立文化统一战线,共同推动抗战文化宣传的发展。1937年8月,中共与国民党共同出资,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名义出版《救亡日报》,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的报纸,是发展抗战进步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帮助组成新闻工作者的抗日统战团体——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后改名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简称青记),并出版《新闻记者》月刊,广泛团结爱国记者。1938年1月,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成立政治部,邀请周恩来任副部长,政治部下设第三厅主管宣传文化工作,邀请郭沫若出任厅长。第三厅高举民族解放大旗,充分利用公开合法的地位,在国统区开展了声势浩大、成效显著的抗日救亡宣传文化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统区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创办会刊《抗战文艺》,这是抗战时期唯一没中断出版的文艺刊物,对推动抗战文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延安、广州、成都、桂林、昆明、贵阳、西安等地相继成立分会,这些分会成为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坚持活动时间最长的抗战文化团体。另外,还有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音乐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等组织。在南方局的领导下,这些统战文化团体或独立作战,或相互配合,把国统区的进步戏剧、音乐、美术、宣传等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中国共产党抗日文化运动的重大意义
(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工人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大革命时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被一再证明是唤醒广大民众的清醒剂,是真正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联合团结、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具有高度科学性和革命性。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文化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深入传播,中国人民实现了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形成了全体爱国的中国人无一不参加到反日战线的奇观,抗战成为全民族的合唱。
(二)提升了民族战斗力
抗战要取得胜利,不仅要提高全民族抗战的积极性,而且要提高全民族抗战的智识与本领。1938年4月9日,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上,毛泽东指出,在抗大首先要学一个政治方向,那就是打日本,要学一个达到这种政治方向的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学点战略战术;第二要学做干部,学会发动组织广大人民的本领;第三要下一种决心,第一个决心是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牺牲发财,第三个决心是牺牲自己的生命。1939年5月20日,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就开展学习运动进行了专门的特别的强调,指出,发起学习运动的直接原因就是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假使没有学问,是不可能领导革命的。“现在我们的队伍里面发生了这样一个矛盾,就是我们的干部不学习便不能够领导工作”[6]177,“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6]178。为了提高抗战的智识与本领,中国共产党陆续创办了一大批学校,毛泽东称赞说“这个干部教育制度很好”,“是一个新发明的大学制度”,“是延安独创”,别的大学是有期大学,“而我们这个大学,可算是天下第一,叫做无期大学”[6]18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干部教育制度切实提升了党的干部的抗战智识与本领,又通过党的干部去开展各种抗日文化运动,大幅提升了人民群众抗战的智识与本领,成功地使全民族战斗力空前提升,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就是抗战智识与本领在战术上的体现。
(三)扩大了社会认同力
抗日文化运动不仅使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而且在国统区广泛传播了抗战、团结、进步的思想,增进了国统区各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比如,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采取攻势,通过报刊、电台、通讯社等向边区和根据地、向国统区、向国外集中揭露事变真相,发表抗议通电,宣传党的团结抗日政策,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支持,使蒋介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谴责,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击退。1943年,中国共产党同样运用文化的力量,使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摩擦还没发展成为大规模武装进攻便被制止。1936年2月,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深沉热烈磅礴的爱国情怀以及救国救民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1945年,《沁园春·雪》在重庆公开发表,立即在国统区引起轰动,国民党左派、著名诗人柳亚子以“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相酬,广大民众更是争相传诵、唱和。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等会见《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王芸生提起所谓共产党“不要另起炉灶”的话,毛泽东回答说“不是我们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的炉灶里不许我们造饭”,王芸生听了认同道“多年写社论没有方针,今后有了”。社会各界的政治认同,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团结抗战的坚强核心,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四)重塑了文化自信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批判与否定。然而,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完全摒弃中国文化不但不利于中国革命,而且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1938年5月,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在《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中指出:“中国文化正如自己民族一样,是遭逢着旷古未有的大灾难。”“我们文化界的战士,必须明确不易地宣布,我们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传统的继承者。我们不但要‘开来’而且要‘继往’的。”[5]4821940年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在会上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强调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立场。2月,由毛泽东题写刊名并题词的边区文协机关刊物《中国文化》创办,主要探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8]。七大闭幕会上,毛泽东作了《愚公移山》的讲话,这既是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号召,也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宣言。
总之,抗日文化运动成功地配合、推进了抗日的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军事斗争,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我们今天回顾这段波澜壮阔又多姿多彩的文化运动历史,就是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加深刻地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述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