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临床研究进展
2021-01-12朱萸,陈娇,夏敏,陈蓉
朱 萸,陈 娇,夏 敏,陈 蓉
(1.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016;3.重庆市中医院中医妇科,重庆 400021;4.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0016)
近年来,不孕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输卵管引起的不孕占25%~35%[1],引起输卵管性不孕的因素主要有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支原体感染、盆腹腔手术史以及先天解剖异常等[2]。西医治疗时运用直达病所的手术方式以及采用物理原理、西药对症消炎的手段取得良好疗效。中医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给药以提高药物浓度的方式以及针刺促进炎症吸收,同样也取得佳果。中西医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手术治疗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又促进患者整体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现将近年来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治疗
1.1 名家经验
早从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就已认识到瘀血致病的病机。现代医家多认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最终病机为瘀阻胞脉。朱南孙总结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病因以肝肾亏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自创蒲丁藤酱消炎汤(蒲公英、红藤、紫花地丁、败酱草、延胡索、川楝子、刘寄奴、三棱、莪术、蒲黄),先治标,炎以消,后予补,胎可成[3]。夏亲华认为输卵管炎性不孕主要病机以气血瘀滞、胞脉不通为主,夹杂肝郁肾虚、湿热;应化瘀为主,兼顾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以化瘀通络方(当归、川芎、延胡索、香附、丹皮、丹参、红藤、黄柏、柴胡、续断、小茴香、炙甘草)加减化裁[4]。陆启滨认为输卵管堵塞性不孕以肾虚血瘀,胞络不通为主要病机,自拟通管方(红花、莪术、细辛、穿山甲、皂角刺、路路通、黄芪、当归)辨证加减治疗,治疗过程中同时注重益气补肾扶正,临床取得满意疗效[5]。卫爱武认为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病机为痰水互结,胞脉闭塞,方用白术、茯苓、薏苡仁、半夏、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全瓜蒌、竹茹、路路通、海藻、大腹皮、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穿山甲、地龙、土鳖虫等灵活选药,以祛痰利水、化瘀散结,结合月经周期论治[6]。不论痰、湿、瘀,可见化瘀之法贯穿始终,通络之余,不忘促孕,标本兼治,胎孕可成。
1.2 分型论治
吴得生[7]将200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的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结型、寒湿凝滞型以及气虚血瘀型,观察组150例口服中药通管汤(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炮山甲、路路通)治疗,对照组50例静滴西药联合输卵管通液治疗,均观察1年,临床妊娠率观察组73.33%、对照组30%(P<0.05)。谢尚宏[8]将144例输卵管不通的患者分为4型,用不同自拟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用三棱、莪术、红花、桃仁、刘寄奴、昆布、海藻、枳实、青皮,湿热壅阻型用白花蛇舌草、皂角刺、马鞭草、黄柏、猪苓、泽泻、白芥子、川楝、乌药,瘀血凝滞型用水蛭、虫甲珠、鬼箭羽、酒大黄、丹参、赤芍、香附10g,结核破损型用蜈蚣、紫河车、夏枯草、黄精、阿胶(烊化)、熟地、白及、鳖甲,按病情轻重口服中药6~15个月后,总有效率68.7%。
1.3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中药灌肠、宫腔灌注、外敷以及中药离子导入等。①针灸。汤同娟等[9]采用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78例。其主穴选取关元、归来、中极、子宫、大赫、足三里、三阴交、肾俞,配穴选取血海、肝俞等,腹部穴位采用艾条温灸。治疗总有效率97.4%,2年内妊娠率72.72%。②中药保留灌肠。刘咏梅[10]用通管汤(桂枝、赤芍、红花、附片、莪术、乌药、败酱草)保留灌肠法治疗5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3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连用1~3个疗程,结果痊愈30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5%。③宫腔注药。龚菊平等[11]将7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混合丹参注射液进行宫腔灌注治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联合生理盐水混合液灌注治疗,术后3个月,输卵管再通成功率为分别为87.88%、65.22%(P<0.05);随访1年,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4.48%、55.56%(P<0.05)。④中药外敷。何晓燕[12]将58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30例中药外敷组、28例输卵管通液组,中药外敷组用乳香、没药、红花、红藤、白芷、花椒、当归、制附子等,水蒸30min后敷腹30min,每日1次,经期停用。输卵管通液组采用常规通液治疗。观察3~6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46.43%,妊娠率分别为43.33%、17.86%。⑤中药离子导入。范美霞等[13]将300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0例用中药通管汤[丹参、当归尾、红花、王不留行、皂角刺、白花蛇舌草、赤芍、败酱草、乳香、没药、桂枝、血竭(后入)、花椒、三棱、莪术]离子导入,1个月15次,经期停用。对照组100例用常规通液治疗,经净后通液,1个月3次。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3%、对照组40%(P<0.01)。
1.4 内外联合治疗
梁静等[14]将120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中药灌肠、外敷3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空白组不予药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33%(P<0.05),半年后随访,两组妊娠率分别为25%、3.33%(P<0.05)。许巧莹等[15]将60例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中药配合中药灌肠,对照组单用灌肠治疗,治疗半年,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P<0.05)。肖金焕[16]将88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药联合的方式,对照组只予中药口服,总有效率分别为93%、70%(P<0.05),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39%、14%(P<0.05)。
2 西医治疗
2.1 腔镜手术
腔镜手术主要包括宫腔镜与腹腔镜。①宫腔镜。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实则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可减少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并发症,提高插管准确性。梁娜[17]将118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术后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1.53%、64.41(P<0.05),术后1年随访妊娠率分别为77.97%、52.54%(P<0.05)。②腹腔镜。作为一种诊疗手段,手术者可在术中观察输卵管走形、有无盆腔内粘连及远端梗阻,根据术中情况进行输卵管粘连松解、以及输卵管造口术等,然后再进行美兰通液,术后注射输卵管防粘药。刘玉锋等[18]观察腹腔镜微创输卵管疏通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术后1个月输卵管畅通率分别为91.1%、51.1%(P<0.01),术后随访1年,妊娠成功率为分别为71.1%、46.7%(P<0.05)。③宫腹腔镜联合。毛晓影[19]观察宫腹腔镜联合对比单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输卵管再通率分别为85%、70%(P<0.05);2年内妊娠率分别为65%、45%(P<0.01)。王莉芳[20]观察宫腹腔镜联合对比单用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输卵管复通率分别为84%、68%(P<0.05);妊娠率分别为92%、56%(P<0.05)。
2.2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全称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治疗,包括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导丝和导管配合下的输卵管再通术、输卵管腔内药物灌注术[21]。罗冬梅[22]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40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术后合计输卵管再通率85%。
2.3 其他手术治疗
IVF-ET。张会娜等[23]观察输卵管性不孕与非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后,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4.35%、54.64%(P<0.01),活产率分别为65.16%、80.90%(P<0.01)。
输卵管吻合术。Malacova等[24]观察969例输卵管结扎术后行输卵管吻合术的患者,1年累积妊娠率20%,2年累积妊娠率40%。用于输卵管绝育术后且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切除瘢痕后对位缝合,难度较大,近年来国外报道达芬奇机器人能完成此精细手术[25]。
3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运用物理原理,刺激人体局部,促进相应部位血液循环,从而加强炎症吸收,减轻症状的疗法。包括超短波疗法[26]、微波治疗[27]、中频电疗法[28]、中波直流电离子透入法[29]、激光治疗[30]、磁疗[31]等。物理疗法治疗方式简便,患者易接受,痛苦小,而且促进术后恢复效果较好[32]。
4 综合治疗
陈小利[33]用抗生素、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116例输卵管不孕堵塞性不孕,治疗2~3个疗程(15天为一疗程)后,治愈率为68.1%,宫内妊娠率36.21%。郝海英[34]用宫腔镜注入丹红注射液的方法治疗37例输卵管近段堵塞的患者,总有效率达84.49%。谭桂云等[35]运用宫腹腔镜联合口服中药及中药外敷治疗2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4个疗程(3个月为一疗程)后,妊娠率60%,异位妊娠0例。贺亚蕾等[36]用输卵管介入术联合针药的方法治疗38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治疗3个疗程(1个月为一疗程)后,随访1年受孕率89.47%,宫内妊娠率84.21%。
5 小 结
中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可根据体质辨证用药,采用不同方式提高药物浓度,治疗方式简便,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西医手术治疗,对机体损害相对较大,输卵管疏通后予防粘药物仍有再次粘连或堵塞的风险。物理疗法虽然治疗上无痛苦,患者易接受,但治疗器械不够轻便易携。目前,大多数报道妊娠率时未明确描述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总妊娠率,在观察妊娠率时间上也3个月、半年、1年不等,评估输卵管有效、显效、无效判断标准亦不一致。因此,在提高本病临床疗效的同时,更应思考是否应制定临床观察标准,使临床数据更规范化、更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