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我国心血管病疾病防治中的价值
2021-01-12汪美林李娟何苗林瑞桢
汪美林,李娟,何苗,林瑞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0 引言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乔治獉恩格尔教授最早提出的新型医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倡导社会、生物和心理因素的三重组合,强调 “三维”健康多角度来理解人的生命。心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发病率逐年攀升,尽管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但心血管病防治面临巨大挑战,不能仅仅就传统的生物层面进行救治,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干预不可或缺。因此,本文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我国心血管病疾病防治中的价值做一简要阐述,以便进一步推动我国心血管病的整体防治理念。
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动态演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早在1977 年由美国恩格尔教授针对现代医学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的一种新型医学模式。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只是注重引起疾病的生物和化学原因,而往往忽视了社会和心理的因素,传统模式是一个简单的近似的观点,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为此,他率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重视考虑到患者及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心理作用。医学科学的发展不再是个人的活动,而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该模式下的健康被认为是社会、生物和心理的三重组合,“三维”健康由此产生。健康的概念由生物学向心理和社会学领域扩展,从社会、生物及心理等多角度来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更加全面。
2 心血管疾病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现今医学发展认为,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 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1]。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心血管病的经典传统易患因素( 如糖尿病、吸烟及肥胖等) 只占2/3,社会心理因素能够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因素分二类,情绪障碍及长期慢性压力。前者包括焦虑、抑郁、烦躁、愤怒等;后者有生活、工作、及社会经济状况等。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工作压力剧增,心理应激已成为诸多疾病的“导火索”及“加速器”[2]。这些因素不仅可以通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程,而且还能导致内分泌紊乱、自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血液高凝状态等,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参与疾病的发展进程。并且社会及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中可以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心血管病防治的理念转变
众所周知,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其致残和致死率极高。新近研究显示[3]:我国心血管病患者高达2.9 亿,每年有350 余万人死于此疾病,占人口总死亡比例达40%。而且心血管病的发病逐年升高,心血管疾病不能有效控制,全民健康无从谈起,全民小康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研究显示: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容忽视。一项来自俄罗斯长达10 年的随访研究显示[4]:家庭压力对男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极其重要,在1000 名的随访人群中有1/3 存在家庭矛盾或冲突,1/5 的人在家庭中没有机会释放压力,这部分人群患冠心病、高血压及代谢紊乱的比例显著升高。另外,缺乏社会支持和经济状况差的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无助和悲伤感,这类人群更是心血管病的高危群体,其发病危险度增加2-3 倍,生活质量显著降低[5]。情绪障碍则是心血管病另一易患因素,研究显示:抑郁是心血管病患者独立的危险预测因素,并对患者长期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我国老年人的抑郁状态不容乐观,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直接影响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进一步对疾病预后形成恶性循环[6]。同样焦虑可以引起心率变异性下降及致命性心律失常增加,与心源性猝死密切相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下心血管病的综合治疗已逐渐成熟,该模式提出的“三维”健康观可以让我们更为深刻地认知到患者除了健康的生理状态,还需要拥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血管病的防治应当由以疾病诊治为中心向以满足患者需求为中心转变;以医生为中心向患者为中心转变;以被动的需求关系向积极互动关系转变;进一步改善社会服务,关注重点由“患者的病”转变为治疗“患病的人”,“由病及人”的整体防治。
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心血管病“三维”综合干预
4.1 生物医学干预
生物医学干预是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所用的各种医疗设备、药物、技术手段及相关护理措施等,针对疾病本身的医疗干预,也是不可或缺的医疗措施,生物医学干预往往有起效快、时效性好等特点。这一方面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中医护人员比较重视。
4.2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分为治疗性干预与教育性干预二种,前者临床上常用放松疗法,该方法是一种经过训练达到建立轻松心情状态的行为疗法,让患者在躯体和精神上得到放松,减轻机体心理应激和交感兴奋给心血管系统带来的刺激和危害[7]。放松疗法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及患者被动的状态,以达到降低患者肌张力,放松心理状态。而教育性干预需要做好患者心理疏导、认知疾病及健康宣教三方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积极互动的良好医患关系对缓解心血管病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起积极作用,教育性干预方法包括疏导、鼓励、解释、沟通、引导等,提高病人自信心和对心血管病的认识能力,从而缓解压力,理性面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躯体不适及症状的反复等。给患者提供正确的疾病相关信息,纠正其错误的认知和社会上对心血管疾病思维定势,针对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疾病阶段,开展个体化干预策略,心血管病稳定阶段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本身可以改善预后并增加患者自信心。同时给予患者正确的健康宣教,降低并发症和提高预后,达到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减少发病率。宣教的形式需要多样化,包括心血管健康小册、电台、电视、病友之家等,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微信群、咨询平台等,充分体现现代医疗模式下的以“患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4.3 社会支持干预
该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生活压力造成的负性影响,提供患者保护、支持和心理安慰,缓解心理应激状态;维持患者良好的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可分为客观支持(实际物质支持)和主观的情感支持,二者不可缺一。社会支持包括医护人员、好友、工会等多方面。良好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自尊、自信心,并且能直接影响患者的认知和行为,使得患者能够有最佳的心理状况。众多资料显示:心血管病患者希望得到的社会支持依次为精神支持、物质支持和信息支持。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支持,这与心血管病多位慢性病,病程长,迁延难愈以及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所造成自身的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中要充分鼓励和尊重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并注重双心治疗,以满足患者对心血管病相关知识及心理方面的需求[8]。
5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心血管病防治展望与趋势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让医学临床实践更加与患者的需求相一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民健康的服务范围在以人为中心的健康前提下,呈多样化的趋势。全民健康是全民小康的根本前提,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在全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最高,达43%。因此,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须不懈努力,不仅要对心血管病的生物学因素重视,更要重视社会、心理方面原因,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理解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逐渐减少和消除危险易患因素,达到早期预防心血管病发生。新模式下的心血管病防治不仅要从生理服务延伸到心理服务,更要从治疗服务向预防服务延伸,从院内服务向院外服务延伸,从技术服务向社会服务延伸。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尽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然而,这种建立在系统论层面上的理论模式仍需要不断完善,临床医疗实践中依然存在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一新模式的理论对于现代临床医学的影响较大,进一步深入理解该医学模式,不断开拓创新,最终达到三维整体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