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的视角,建构“立学课堂”

2021-01-11黄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构教学模式数学

黄平

【摘 要】建构“立学课堂”要注重个体的建构性、学习的探究性及群体的互惠性和协同性。“立学课堂”不仅仅要“立学”,更要通过“立学”而“立人”。在数学教学中,学习目标要“立精”、学习任务要“立实”、学习拓展要“立新”。在建构“立学课堂”过程中,要把握“学”理、认识“学”情、开发“学”材,要建构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主张、进行教学评价,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立学课堂” “学”的视角 课堂建构

教学说到底应当是基于学生的“学”,构建、打造“立学课堂”,关键在于“立”,要立足于“学”的视角,采用“立”的策略,引导学生自学、共学、研学、拓学、展学等。建构“立学课堂”,要注重个体的建构性、学习的探究性及群体的互惠性和协同性。教师要在“立”字上下功夫,要在“学”字上做文章,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性生长”。通过“立学课堂”的建构,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一、关注“立学课堂”的几个层面内容

“立学课堂”是基于数学学科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关联性等提出的。“立学课堂”不仅仅要“立学”,更要通过“立学”而“立人”,这是“立学课堂”的内核和灵魂。具体而言,“立学课堂”在目标上要“立精”,在任务上要“立实”,在合作上要“立效”,在拓展上要“立新”。立学课堂,要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性生长”。

1.要让学生的学习目标“立精”

学习目标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灯塔,指引着学生的数学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目标往往比较冗长、冗余,不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难点。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要基于学生“学”的立场,精炼学习目标。例如:在“圆的认识”(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一课学习目标的设计中,很多教师会将知识点一一囊括,其结果是学生无法把握学习重难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集体备课,将学习目标定位为“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基础,第二个目标是重点。有了目标的指引,学生就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2.要让学生的学习任务“立实”

学习任务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抓手,是“脚手架”。学生的学习就是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落实的。学习任务既要具体、实在,又要富有针对性、层次性。仍然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我们在“掌握圆的特征”这一目标之下,设计了具体的学习任务。任务一,猜想:“圆的半径有怎样的特点?用你的方法验证。”任务二,猜想:“圆的直径有怎样的特点?用你的方法验证。”任务三,猜想:“圆的半径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用你的方法验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把握了圆的特征的本质。

3.要让学生的学习拓展“立新”

建构“立学课堂”,要让学生不断地解决旧问题,又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还是以“圆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最后环节,笔者让学生自主提问,有学生提出“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圆是平面图形,我想问的是什么是球?什么是球心?球的半径有怎样的特征?球的直径有怎样的特征?球的半径和球的直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怎样验证?”,这样的提问显示出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延伸、拓展到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境界,学生的数学学习已引向课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网络学习等方式进行了深度了解、认知。这样的一种拓展、延伸性学习,真正让学生的“学”立起来、“强”起来。

二、探究“立学课堂”的几个实践节点

“立学课堂”的建构,要秉持“以学定教”“因学施教”“顺序而导”的思想,要求教师要“限时讲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在教學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科素养,凸显价值引领。建构“立学课堂”要处理好几个关键节点,诸如把握学科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具体“学”情等。要引导学生站在系统、整体的视角,去优化数学学习活动,并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1.认识“学”理

建构“立学课堂”,首先要把握学科知识的本质及知识结构。作为教师,不仅要自身认识数学学科的本质,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学科的“学”理。教师要从整体上、细节上把握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层次性、关联性、生长性,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课时、单元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用“放大镜”观察课时教学内容与后续相关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开阔的数学视野。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之后,教师不妨抛砖引玉,让学生在课后探寻“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从而深化对多边形面积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多边形面积推导方法、推导结果的一致性。

2.把握“学”情

建构“立学课堂”,不仅要把握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即认识“学”理,更要把握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状态、倾向等,也就是要把握学生的“学”情。“学”理是建构“立学课堂”的基础,“学”情是建构“立学课堂”的关键。在教学中,学生的“学”情各不相同,教师要具体分析,真实把握。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一课时,我们就采用了前测、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探寻每个学生的已有认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真实起点,把握学生学习的困难、障碍和问题所在,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相异构想等,从而找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学的课堂”上能经由“现实发展区”迈向“可能发展区”。

3.开发“学”材

建构“立学课堂”,要求教师要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学”材。过去,很多教师将教材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唯一“载体”,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窄化、浅化。作为教师,要在打造“立学课堂”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发“学”材,从而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课程资源,丰厚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一课时,我们不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而且将数学学习链接生活,从而发掘、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课程资源和素材,而且让学生既能更加亲近数学,又能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三、蓄积“立学课堂”的几个学习动能

建构“立学课堂”,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为核心,这对于传统数学教学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很多教师在实践探寻过程中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传统知识评价的取向、学习功利主义的取向、考试中心的取向、效率至上的取向等。为了有效地建构“立学课堂”,教师不仅要在学生数学学习准备上下功夫、在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下功夫,更要在给予学生学习动力上下功夫。

1.向教学模式迈进

建构“立学课堂”不仅仅要有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流程,更要形成一套操作范式、操作路径,形成学生的数学学习模式、倾向、习惯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设计最佳方案、规划最佳路径、形成最佳流程,要突出“学”为中心的思想,因为“学”是教学模式的灵魂。例如,在教学“运算律”(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一课时,为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教师可以整合相关内容,形成一种“自主猜想—自己验证”的“验证式”教学模式。在打造“立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关内容设计成“教模式—用模式”的学习格局,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向教学主张迈进

建构“立学课堂”,教师要形成自己的鲜明的教学主张。如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学法”,许卫兵老师的“结构简约教学法”,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等等。当教师在建构“立学课堂”的实践中形成了教学主张,就能以百倍的热情投入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相关的教学主张置于区域教学模式之中,如“学程导航”模式、“活动导学”模式等。在建构“立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学”为本,在“立学”框架、范畴内,在选择模型应用的基础上,自主创造模型、建构模型,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如对于具有内在一致结构性的“运算律”“多边形的面积”等教学内容,可以“種子课”为基础,实施“尝试教学法”;对于一些复杂的“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等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活动导学”“学程导航”的教学模式;等等。教学主张,能让教师的教学形成鲜明的特色。

3.让教学评价护航

在建构“立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外在的实践操作,更要关注学生内在的思维;不仅要关注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评价学生“四则运算”部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计算是否正确、是否简便,更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建构和情境应用,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等。对于不同的学生,评价的要求和着眼点也应有所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学”、规范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创新学生的“学”。

立足“学”的视角,建构“立学课堂”,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层面的顶层设计,更要有实践层面的路径、策略等。作为教师,要疏通建构“立学课堂”的实践渠道,激发自身建构“立学课堂”的持续动力。“立学课堂”是做出来的,建构“立学课堂”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是一种理性,更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

猜你喜欢

建构教学模式数学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