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音教学,如何运用过关清单

2021-01-11李扬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李扬

【摘 要】拼音学习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拐棍”,只有学好拼音,才能更好地识字、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对低年级学生拼音学习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本文先分析了拼音过关清单研制方法,再结合课堂教学阐述了如何运用。

【关键词】拼音学习 过关清单 课堂教学

在低年级的拼音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b、p不分,d、t读错,书写也是歪歪扭扭。难道是教师教得还不够吗?恰恰相反,不是不够,而是教得太多。一遍遍带读,一遍遍抄写,教师希望学生在此过程中加深印象。拼音教学,到底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又通过什么方式来教呢?拼音教学过关清单里面有清晰明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助力一年级拼音教学。

一、拼音过关清单方法指引

《应用学习科学》一书对教学的价值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如果知识是人类社会获取成功的关键,那么教学就是帮助每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工具。”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教师借助过关清单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整体目标。

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a o e》为例,这一课的拼音教学目标比较简单,研制组在设计时,贴合教材与课标,对学生需掌握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区分得非常清晰,围绕拼音读与写,研制组将其制定为:

学生需知道:单韵母a、o、e及其四声调。

学生需能够: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a、o、e。

对本课的总体评估也很简洁:(1)能正确认读单韵母a、o、e;(2)认识声调符号,能读好a、o、e的四声调;(3)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o、e。

內容虽简单,目标却非常明确,过关清单就是给一线教师的一本教学工具书,它不同于“教参”给出的教学建议,也不同于名师教案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不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去解读、去分析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课课过关”,提高效率。简洁的总体评估环环相扣,还有执教者一看便知的教学目标。为了落实总体评估,拼音过关清单中的分项过关清单处处都是清晰明确的教学方法。

(一)方法一:认读形式力求多样化

拼音过关清单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汉语拼音认读过关清单”,第二板块为“汉语拼音书写过关清单”。会认会写才是真正掌握。其中对会认字母a、o、e这一评估目标,研制组参考了《课标》,对这一条目标描述得十分精准。

【评价参考】能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图认识a、o、e等3个单韵母;能通过利用插图、编儿歌、联系生活等方式读准a、o、e的音,如张大嘴巴aaa;能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式认清a、o、e的形,如女孩的发圈像o。

低年级拼音学习要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由生活发生迁移。在这一课的评价参考中,研制组采用阶梯上升的评价模式,从观察教材插图出发,在画面中提取所学字母。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女孩的脑袋就像字母a。接着由图学习,模仿动作。教材插图中女孩张大嘴巴,学生主动模仿,也张大嘴巴,自然而然发出“a”的声音,学生由此轻松掌握。最后,由回忆生活进行迁移。从女孩的发圈想到所学的“o”。这既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又达到了《课标》学会汉语拼音的要求。再来观察过关清单中的评价参考,可以发现,过关清单对于目标描写准确、精简,教师对照便可确认学生是否达到该水平。

(二)方法二:图文结合精准把控

拼音清单的评价参考非常注重“指令”是否给予“方法”,“方法”是否“清晰明了”。简洁清晰的分项目标,使教师一看就能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在评价参考中教师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对无法文字表达或是文字表述不清晰的内容,研制组选择以图片的形式描述方法。如“认识a、o、e的四个声调”这一分项过关清单内容是,指令词为“认识”,评价参考中给出的方法是“借助小汽车行驶路线图”,具体是什么图呢?为了增强表述的精准性,研制组配上了教材图片。对于“方法”的“清晰”,还体现在“记住四线格‘上格’‘中格’‘下格’等各部分的名称”这一内容中。对这一内容,文字无法精准描述,研制组直接采用图画方式,精准呈现(见图1)。过关清单是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的详细目录,其中不仅有文字识记类的知识,还有辨别、理解、应用、评价、创造等各种类型的知识。过关清单尽量以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方式,将各项知识表述清楚,使教师在教学中能精准把控。

(三)方法三:书写习惯不断养成

拼音清单第二板块要求学生正确书写。要书写到什么程度呢?研制组参考教材书写示范,对拼音书写提出的要求是“能观察a、o、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将字母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写在四线格里”。首先是观察,其次是正确。这是学生第一次书写汉语拼音,学生要学会的不只是拼音的一次书写,还有观察拼音书写的顺序,以及所在的位置。这是拼音教学的重中之重,研制组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察位置与占格;第二阶段是观察正确的书写顺序;第三阶段是以正确书写姿势书写。拼音书写无外乎观察与书写习惯的养成,在一次次的观察与以正确姿势书写中,拼音书写定会越来越美观。

二、一线教师应如何使用拼音过关清单

(一)课前:对照,思考教法

一线教师拿到拼音过关清单应该如何使用呢?以《a o e》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对照核心知识与能力,统整看待整课,脑海中构建课程雏形,此时教师的思维已经开始发散,有零星的教学灵感。接下来,教师可借助分项过关清单思考教学方法。

研制组在过关清单(见图2)定稿后,直接让教师进行实验。课前,教师看到这一部分时,发现评价参考中给出的方法是:借助教材中小汽车行驶路线图,认识声调符号。教师们开始思考:如果是简单的图片,是否不够形象直观?如果小汽车能动起来,是不是这一目标可以更快速达成?在制作课件时,教师们便有意识地寻找声调视频,还延伸出了声调歌曲。这便是课前由拼音清单思考出的教法,贴合自己班上学生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简洁又高效。

(二)课中:关注,修改内容

语文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师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研制组给出的过关清单也并非不可更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感到完全对照过关清单推进课堂有困难,此时,便可以贴合自己班级情况修改教学内容。

本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a、o、e,评价参考中给出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的方式。但在过关清單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发现,直接提问:“你在生活当中见过a、o、e吗?”,看到的是学生迷茫的眼神,他们不明白什么是“生活”,更别说从生活中寻找a、o、e了。于是,教师当机立断,改变了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了一场课堂游戏:找找教室里的a、o、e。这个游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观察后发现水杯很像o。这时教师再追问:“你还在哪里见过a、o、e呢?”这时,学生开始回忆自己的生活,也就有话可说了。一年级学生还不明白什么是生活,但通过特定的游戏情境和不同的提问方式,他们就能够明白。拼音过关清单毕竟是文字,需要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借助过关清单的保底功能,在课堂中注入新鲜而有活力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三)课后:反思,关注学情

教师在实验拼音过关清单后,非常喜欢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过关了吗?拼音过关清单给出的检测方式是填写、对照“学习效果自查表”。在“学习效果自查表”中,教师可以清晰对照每一项教学目标,在后面勾画是否过关。如果每一项都是“已过关”,那就代表这节课达成了教学目标。

当然,课后的“学习效果自查表”不只是检测教师教学是否过关,更多的是促进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也许教师会问:难道每一项都过关了还不够吗?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这当然够了,但我们是否可以换位思考:既然过关清单是让教师检查自己课堂教学是否过关,那么从哪里来判定呢?判断依据一定是学生的学习是否在课堂真的发生了。所以,过关清单还可以作为学生的“评价任务单”,教师只需要看看过关清单对照表自己到底勾了多少,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了。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等级—— 一颗星:难以完成。两颗星:基本完成。三颗星:优秀过关。

这样,过关清单就不仅仅关注了教师的教,还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的学。当评价完自己与学生之后,教师再去填写问题备案中的三个问题:“本课学习未能解决的问题”“下一节课学习时可弥补的”“本单元学习中可以弥补的”。这样教师才会关注学情,不断反思。在拼音《a o e》的教学中,教师实验后发现大部分学生依旧无法记住“四线格”各部分名称,于是立刻总结原因,发现:一方面是源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另一方面则是课堂安排认识“四线格”这部分知识的时间太少。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下一节课学习时可以弥补的”中就写上:认识四线格还需多花时间。

这也是过关清单的另一项功能,如果整个年级组的教师都采用了过关清单,那么每次课程结束后,大家一起对照“学习效果自查表”,自然就可以总结出这一学段学生在何处知识点薄弱,从而接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由点到面,攻破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结语

拼音教学过关清单,研制组通过简洁清晰的目标设计,希望使用者能够坚持,在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次细节调整,都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每课过关。拼音学习看似简单,实则细节很多,只有抓住拼音过关清单细节,明确研制组在设计清单时的方法,课前对照、课中关注、课后反思,拼音教学才会省时高效。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