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单元人物形象的语文要素解读

2021-01-11伍丽遐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小说单元为例,论述从刻画手段、环境描写、情节发展及小说文本等方面入手,实现人物形象的语文要素解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说人物形象 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73-02

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主要包括《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其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语文要素”作为统编教材全面使用以来的热词之一,其对教学起到明确的指向作用。但落到实际的教学中,语文要素的模糊性、概括性和方向性等特点,导致其难以细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将语文要素与课本的课后练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内容相结合,将其细化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本文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指导学生进行小说人物形象的语文要素解读,感受解读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

一、通过刻画手法读懂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在小说中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精心刻画。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而侧面描写是利用他人的言行来凸显人物形象。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多方面描写共同构建而成的,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仔细研读、对比这些刻画手法,让他们真正读懂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因此,教师在设计本单元教学目标时,应当将“研究刻画手法”作为“感受人物形象”这一语文要素的细化教学目标之一。

本单元的三篇小说均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正面描写手法,如《穷人》一文,作者先通过桑娜探望邻居时的心理描写构建无依无靠、贫病交加的寡妇母亲形象;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如先描写其心理“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然后写了一段断断续续、充斥着省略号的自言自语,接着写“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把桑娜自作主张抱回去世邻居孩子的那种忐忑不安但又义无反顾的心理状态展示得淋漓尽致,由此塑造出一个内心充满真善美的贫穷渔妇形象。而对丈夫的一段语言描写——“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同样使人窥见渔夫善良、坚强、果断又细腻的性格特点。通过研读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致刻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解读这对虽然身在穷困之中,却内心充满高尚道德品质的穷人夫妇形象。又如《桥》一文中,老支书的语言描写始终简短、直接,而且只有口语化的寥寥几句,不仅符合当时的情节,也体现出老支书的清醒理智、鎮定自如;老支书的肖像描写用了“清瘦”和“像一座山”等词句,动作描写用了“揪”和“推”等字眼,这两组看似矛盾的描写使一个兼具“支书”和“父亲”双重身份的老党员形象跃然纸上。再如在《在柏林》一文,一开始从老妇人反常甚至可笑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入手,再由她的后备役老兵丈夫平静地道出原委,使老兵夫妇的形象变得清晰而生动,使学生学生深刻地体会战争的残酷无情。

可见,通过解析各种刻画手法,引导学生仔细感受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过程,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理解单元语文要素,掌握人物形象的解读方法。

二、从环境描写中体会人物

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小说创作和情节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环境描写不仅能够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画面感,同时也能够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绪、渲染人物心理状态、丰富人物形象。在基于语文要素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文中环境进行解读,将环境与人物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环境中体会人物的情绪情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桥》一文中,从开篇就描写了黎明时的暴雨和洪水,营造出灾难将至的紧张气氛,又在之后的情节中反复提到洪水不断上涨,展示人们一步步走向绝望的心理状态,但这些环境描写却能凸显老支书镇定、果断、坚持原则又不乏柔情的人格魅力。《穷人》一文中,屋外“又黑又冷”,而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简简单单的几句环境描写,不仅能迅速将读者带入小说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出小屋的女主人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手脚利落、善于持家的主妇。而邻居西蒙家里“又潮湿又阴冷”,与桑娜的家呈鲜明对比,凸显出寡妇生活的艰辛。已经去世的西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想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但她的两个孩子“身上盖着旧衣服”,脚上包着母亲的旧头巾,“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在他们身旁是母亲“冰冷发青的脸”,这些关于环境的描写同样透露出强烈的对比意味,启发学生联想母亲用尽力气给自己的孩子最后一次照顾,体会她不舍而凄楚的心境。而正是这样的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了母亲的伟大,同时使这位已经去世的人物虽死犹生,成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在柏林》的故事发生在列车车厢里,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隐晦地折射小说的战争背景,使之后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更加真实可信,也使披露的真相更具震撼性。而结尾的环境描写“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透露出几乎每位乘客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因而对老兵夫妇的遭遇感同身受,以至于谁都说不出话来,完成了对人物群像的塑造,也生动地表现了战争对生活的破坏。

环境是人物存在的物理空间,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关系密切,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通过各种环境细节品味人物的内心、情感、情绪等,进而更准确地解读人物形象。

三、从情节发展理解人物

情节是构成小说的重要元素之一,合理、曲折的情节推进能够交代人物关系、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处境、揭露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人物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有血有肉。换言之,对情节发展的描写是小说最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手法,情节服务于人物,人物在情节中不断变化成长,最终通过人物的表现揭示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教师在小说教学中,应当注重梳理小说情节,抓住具有转折意义的情节变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在《桥》一文中,老支书指挥人们过桥时,先揪出了一个小伙子,然后痛斥他“还算是个党员吗”,强令他“排到后面去”,这样的言行显得强硬而无情;而当人们都平安通过桥之后,老支书又将这个亲手“揪”出来的小伙子“用力推上木桥”,要他“少废话,快走”,这样的言行又使人感受到关切和有情。这两段态度截然相反的“揪”与“推”的情节,构成了强烈的悬念,使学生急切地想知道老支书的真实用意。最后在小说的结尾,一位前来祭奠的老太太给出了答案,原来老支书和小伙子是父子俩,学生这才明白了老支书“无情”和“有情”的缘由,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在《穷人》一文中,以桑娜的行动和内心活动为情节主线,设计了她祈祷丈夫平安和收养孤儿这样两个情节,制造了丈夫是否能够平安归来和丈夫会不会同意收养过世邻居的孤儿这两个悬念,在情节的不断交替发展中逐渐揭示桑娜夫妇的高尚品德,直到最后桑娜拉开床帐,两条线合二为一,悬念得以解答,故事也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在柏林》则设计了只会大声数着“一、二、三”的老妇人和嘲笑老妇人的小姑娘之间的矛盾冲突,吸引读者了解后续。随后再由老妇人的丈夫道出原委,点明了是丧子之痛导致老妇人神志不清,以及她即将与老伴分离、住进疯人院的悲惨境地,将故事推向高潮,揭示出小说“反对战争”这一更深层次的主题内涵。

四、深挖文本揭示人物

小说的主题蕴含着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是作者對现实生活的投射和概括。教师进行小说教学时,应当注重深挖文本内涵,帮助学生以作者的视野阅读小说,理解小说所要表现的深刻内涵,实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小说人物之间的对话。

《穷人》一文中,虽然以“穷”为题目,但通篇没有出现一个“穷”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笔者先介绍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是发生在俄国历史上农奴制逐步瓦解、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方向发展的时期;然后一步步带领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家庭生活,观察主人公的生活状态,由此明确主人公的确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穷人。表明主人公的穷人身份后,更能凸显他们收养孤儿的行为难能可贵。当学生读到这里,已可以领悟到作者写“穷”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突出穷人的“不穷”,表现人物在艰辛生活中折射出的人性之美。《桥》一文围绕一座木桥写了一个绝境求生的故事,以“桥”为题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着老支书用意志和生命为人们铸成生命之桥、希望之桥和情感之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在柏林》则通过老妇人一系列称呼的变化,从“虚弱多病的老妇人”到“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再到“可怜的夫人”“我的妻子”“他们的母亲”,以小见大地透露老妇人所遭受的苦难,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反战的主题思想。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将语文要素落实到实际教学之中,教师应当结合课本内容,从刻画手段、环境描写、情节发展及小说文本等方面入手,将其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使语文要素更具有可操作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小说人物,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伍丽遐(1977— ),女,广西陆川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玉州区莲塘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