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课后服务 落实“双减”工作
2021-01-11谷逸岚
谷逸岚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学生“减负”工作再次引发社会公众热议,随后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双减”工作。在此背景下,“课后服务”也成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深圳、南京、天津等地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今年,教育部又下发《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清单》等文件,提出今年9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课后服务工作,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方针政策、积极部署落实,切实打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广西积极采取行动,正在抓紧制定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政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我区“双减”工作已在各地各校落地,各项工作方案、管理机制也逐步建立健全,工作成效初显。然而,面对新事物,我们必须绷紧一根弦: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应真抓实干,将课后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才能真正推进“双减”工作向前迈进。
抓紧、抓实课后服务工作,需要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一要加强工作管理,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统筹指导、协调安排经费、开展督导评价,做到层层有方案、级级有计划,构建一张部门共推、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落实;二要加强督导,各级政府部门应组建专家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学校,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并指导学校科学制订工作计划、研发兴趣课程,确保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取得实效;三要进行有序引导,课后服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经费投入、政策制定等问题,单靠学校自身力量难以抓好,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有效方案,组建领导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各方协同,进行科学引导。
抓紧、抓实课后服务工作,更需要各学校从内部发力,不断提高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学校要抓好课程方面的设计,这是保证课后服务工作取得实际性效果的关键一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不少学校为求安稳,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方式显得比较简单、保守,处于安排学生完成学科作业的初级阶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后服务工作的育人效果。各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科教师设计适量、适度的学科作业,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基础学业,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积极开设课后服务兴趣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或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讀活动、社团活动,不断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
学校要加强师资力量的补充。学校可以引进退休优秀教师、高校优秀学生、体育教练、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或志愿服务力量,或者与校外俱乐部、培训机构合作,不断充实本校师资队伍,凝聚多方力量。学校只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个性需求、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等,开设内容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的课后服务兴趣课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各学校可以成立本校的课后服务质量监督小组,根据上级部门和文件的相关要求,严把课程入口关、过程监管关、质量考核关,同时定期开展考核与评价工作,不定期组织各类群体满意度调查。
总而言之,“双减”工作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有效落实课后服务是确保“双减”工作有序推进的核心内容。因此,各级政府、各学校要充分认识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抓紧抓实,谨防“花把势”“花架子”。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