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多元化阅读的路径探析

2021-01-11覃艳华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论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利用班级阅读内容,营设多元化阅读学习情境;结合多种阅读活动,展示多元化阅读学习成果;采用多样化手段,构建多元化阅读评价机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学低年级 多元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33-03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有两大任务,一是完成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教学,二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阅读是帮助学生开启通往世界大门的“金钥匙”,通过阅读使学生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大千世界的美好,学会更好地与人交流。多元化阅读教学模式会让阅读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在开展多元化阅读教学时需注意寻找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机制。

笔者在开学注册前,曾对即将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下发了“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前阅读现状”问卷调查表。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97%的孩子经常与父母阅读,这为教师在学生入学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78.5%的家长乐意在孩子的阅读培养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成本,这对教师在入学后用多种方式来增加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无疑是有益的。

一、利用班级阅读内容,创设多元化阅读学习情境

(一)阅读内容拓展的理论支撑

洛克的“白板说”中提到,人的个体生来没有内在或者与生俱来的心智,也即是一块白板,所有的知识都是逐渐从他们的感官和经验而来。低年级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受教育群体,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和家长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孩子阅读价值观正确的读物。教师可利用在校时间向学生拓展价值观正确的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阅读内容拓展的现实需要

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就要做到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相结合。正如著名诗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学生阅读了很多书籍,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写作自然就如行云流水。虽然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需要写作文,但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时期让学生扩大阅读量,为中高年级的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阅读内容拓展的方式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围绕课本内容进行识字、组词、造句、段落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知识传授,而应开展拓展式阅读,让学生能够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路来进行同类型拓展阅读学习,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为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我校通过班级课堂、语言训练、背诵训练等方式增加了同年段的苏教版、湘教版、冀教版等教材为阅读素材。同时,还进行了古诗文背诵和课外阅读书书目的推荐。

在让学生背诵古诗文时,学校也是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主要体现在: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能顺利开展,教师编排了一本适合学生背诵的《古诗文合集》。学生每天午读时都会跟着教师学习和背诵古诗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量;在寒暑假期间,学校也会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古诗词,寒假要求背诵15首(其中12首为必背、3首为选背)、暑假要求背诵25首(其中20首为必背、5首为选背)。在学生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也会适当地增加一些儿歌童谣的背诵。这样的古诗文背诵活动,时间跨度包括了在校期间和寒暑假期间,在时间上得到了全面的保证。

二、结合多种阅读活动,展示多元化阅读学习成果

(一)阅读成果展示的理论支撑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格外关注阅读教学,即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用最有效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阅读的本质就是为了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打开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与这个世界接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在课堂上教授阅读方法、策略,同时还应该结合语文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学情、兴趣等开展多种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契机。在探索小学低年级多元化阅读教学路径的过程中,笔者通过不同时间、维度的阅读活动的形式进行了阅读成果的展示。这样的优势在于:以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内外互动”的阅读兴趣,以及更直观地看出活动的效果。

(二)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的形式

在一年级时,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多元化阅读活动。

1.“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比赛

在第一个学期期中,班上会开展一次“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比赛活动,以亲子比赛的形式让孩子、家长一起参加亲子阅读活动。活动鼓励孩子将自己阅读过的最有趣的故事通过独特的方式与家长一同呈现出来,给予了孩子一定的表演空间和发展空间。为了使比赛达到更好的效果,家长和孩子可以发散思维,创意地展现阅读故事的成果,所以每个学期的这一项活动中都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演出现。

通过对比孩子在一年级第一次参加该活动和二年级参加该活动的效果,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孩子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表达能力、故事积累量、呈现方式等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2.“小故事家”评比活动

我班每月都会开展一次“小故事家”评比活动。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一天2名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书目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进行故事讲述,其他学生通过投票方式选出当日的“小故事家”,并展示在教室的奖励评比栏中,在月底统一颁发当月的“小故事家”奖项,并拍照上传至班级获奖相册,从而激励学生继续争当下个月的“小故事家”。

紧扣低年级多元化阅读的思想,在设置此次活动时,笔者的预期是让学生通过以“月”为单位的活动形成有规律的、浓郁的阅读氛围。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几名本來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在某次得到了表彰奖励后,阅读动力明显提升。

3.“小阅读者每日打卡”活动

在布置班级作业时,笔者会预留30~6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从而保证整个学期多元化阅读的实施。每天,学生都有一项阅读打卡活动,如在App上打卡、在家校练习本上签字。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也不断地得到丰富。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小阅读者每日打卡”活动,大部分学生会主动执行相应的阅读计划,但很容易疏漏“打卡”这一点,导致自己的阅读记录无法反映在App系统上,这对教师判断该生是否完成了阅读作业、阅读进度如何产生了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教师加以解决。

三、采用多样化手段,构建多元化阅读评价机制

(一)多元化阅读评价的理论支撑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纪较小,理解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方式方法。教师应该尽量使用激励性评价,给予低年级学生激励性的语言或者行为指导,让低年级学生在发现自身闪光点的同时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来完善人格、激发学习动机、提升阅读积极性,最终促进低年级学生主动学习。笔者认为,在多元化阅读评价活动中大力使用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鼓励,能使学生加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二)多元化阅读评价的方式

阅读评价的设立是建立在开展阅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采用不同方式方法的阅读评价。在开展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之后,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和多元化阅读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尤其重要,其能为学生提升多元化阅读能力提供助力。

1.亲子诵读活动的评价

在每个学期为拓展古诗文积累而进行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我班设置了多元化的奖项,如“总分一等奖”“总分二等奖”“最佳普通话奖”“最佳舞台展现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创意奖”等。

2.亲子共读活动的评价

在为增加孩子的阅读量以及促进亲子关系而设置的“和大人一起读”的活动中,笔者根据活动的初衷以及为方便检测活动情况编写了“和大人一起读”反馈表,内容包括检查字词句的运用是否恰当,朗读是否正确、有感情,有什么收获,等等。此表可以装订成册以纸质形式下发,学生在每天完成后带来学校,教师进行批改检查、评价。在评价时教师可以以留言或盖章的方式激励学生,如“语句比上次更通顺啦!”“书写真漂亮!”“这次分清了‘的、地、得’的用法,真不错!”等。

3.每日阅读活动的评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进一步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笔者设置了以“日”为单位的“每日阅读”活动。评价该活动的学习情况,主要是根据学生网络打卡的时长、打卡的内容等进行引导和鼓励。

4.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考查评价的方式,并使用“代币法”进行激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积极回答的学生予以语言表扬和积分奖励(每个学期期末学生可凭积分兑换相应的奖励)。

5.争优评先活动的评价

为提升学生对于多元化阅读的内驱力,在举办一些阅读活动时可采用“荣誉称号”的方法激励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例如,可评选“小小阅读家”“阅读小能手”等荣誉称号,以争先评优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全方位立体的评价。

在学校制订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中,教师根据具体的阅读活动、低年级学情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激励性的评价,并时刻牢记“激励、唤醒、鼓舞”的原则。在这两年的活动实施过程中,通过网状的阅读活动,以及多方面的、立体式的评价,低年级学生在多元化阅读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教师必须注重多元化阅读教学,并使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多元化阅读训练中得以提升阅读能力。课上,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课后,应尽可能争取家长的配合,保证课后的阅读拓展能够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够在课上、课后的多元化阅读训练中掌握方法、学会正确表达。

【参考文献】

[1]张栓云.大语文背景下语文教师培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6).

[2]江秀芳.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素质拓展,2020(7).

[3]王玉槐.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研究[J].学周刊,2020(6).

注:本文系南宁市青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大语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多元化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C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覃艳华(1996— ),女,瑶族,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現就职于南宁市桂雅路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