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情境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2021-01-11廖尹萍
廖尹萍
摘要:分析了基于虚拟情境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线上線下混合教学设计。高职计算机专业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学时不足、教学内容深度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拓宽学习范围,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出了在高职计算机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引入虚拟情境的建议,并从指导思想、教学组织实施、教学实施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具体实施对策。
关键词:虚拟情境;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一、虚拟情境教学内涵与发展
虚拟情境教学是互联网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结果,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虚拟情境教学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一)线下虚拟情境
这是传统教学时期进行虚拟情境教学的主要方式,核心点在于通过装饰等方式进行线下环境的创设,即围绕教学开展的需求,在固定的环境(如教室)进行环境的创设,以此辅助实际教学的开展,但是其适用范围比较狭窄,并且环境创设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较多,情景创设难以重复使用。这对乡村学校和部分城郊学校而言,整体的投入成本与实际的教学效果之间契合性较低,难以发挥教学辅助的作用。
(二)基于多媒体投放的二维虚拟情境
这是现代教学与信息科学技术融合的最初体验,主要通过投影仪、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进行二维虚拟情境的创设,能够收到一次生成、多次使用的效果,有效控制虚拟情境教学的成本。基于多媒体设备投放的二维虚拟情境本身具有延展性,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多元资源优势,能够发挥情景仿真还原和内容丰富的优势。但是,由于二维平面本身的立体感不足,难以收到情景沉浸的效果,
导致其在与教学结合的过程中出现单调性等问题。
(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立体化三维虚拟情境
这主要是依托投影设备进行三维虚拟环境的创设,能够集立体感、声音和互动于一体,收到较好的沉浸效果,更有利于虚拟情境教学的开展。但是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本身的难度较高,设施成本较大,尚未在教学过程中普及。
三种虚拟情境教学的模式各有自身的优势,考虑到高职计算机专业具体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在虚拟情境教学时应根据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虚拟情境设置。可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多媒体投放的二维虚拟情境,在线下教学中结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虚拟情境和线下虚拟情境进行设置,以此保证线下教学的沉浸效果。
二、虚拟情境教学下高职计算机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设计上,一方面以线下教学为主体、线上教学为补充,形成以岗位人才需求为核心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互动的模式;另一方面要通过搭建虚拟情境,发挥虚拟情境教学的保障作用。在课程体系搭建的过程中,按照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基于虚拟情境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岗位教学”的课程体系模式,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岗位教学促进学生对技术能力的掌握以及做好岗位拓展。围绕这一课程模式,本研究在开展的过程中对计算机专业教学开展的虚拟情境进行设计与搭建,保障课程的实施。从课程体系的细化方面来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包括五大板块,即课程学习、课程总结、企业岗位需求分析、岗位工作实施、岗位工作总结。其中,前两个部分在线下的现实课堂环境和线上课堂环境中交替开展,线下教学着重专业课程教学的主体,线上课堂教学着重课程的延展设置。如计算机学科与企业管理知识的交叉,线上课程内容中除必修课程以外,学生根据意愿自主选择。企业岗位需求分析、岗位工作实施和岗位总结在线下虚拟情境环境中开展。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主要包括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设计,细分为4个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施模式、教学考核实施和教学活动实施(包括课内活动和专业课程比赛参与等),以下分别阐述。
首先,在教学内容组织上,由于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对以往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需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研室对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并组织新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课程安排,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开展提供基础与保障。为了确保实际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效果,本研究以理论课程与岗位实践课程融合为基础,按照岗位工作需求,将原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四大板块,对应四项课程架构,即Web软件设计、网站建设、网站维护以及网页美工。在4项课程架构建设的过程中,共设计6门核心课程和4门项目课程,后续针对这10门课程,组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
其次,在教学实施模式上,主要分为线上教学实施模式和线下教学实施模式。根据上述划分的课程内容,本研究拟在各个体系下,组织划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重点与核心,其中将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纳入线下教学中,将实践知识和岗位知识纳入线上教学模式中,并且在线下组织搭建虚拟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以此形成线下专业课程理论+线上岗位理论与延展+线下岗位环境实操的课程教学实施模式,确保各个环境效果和作用的发挥。其中,在虚拟情境的线下实操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的方式,结合岗位实践工作的要求,划分为具体的项目内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对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对项目涉及的技术应用进行练习,在虚拟岗位实践过程中,由虚拟岗位负责人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理论应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并在线上学习中自我补充。
(三)教学实施保障
搭建“互联网+应用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以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互联网中蕴含着丰富的实用教学资源,如课程资源和案例资源,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解决当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各个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要能够建设基于“互联网+应用型”的一体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搭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网络平台,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基础。由于搭建专门的网络平台困难度和利用度均有不足,各个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可以借助自身的线上教学资源体系进行实施,如“慕课”“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开辟计算机专业教学专栏,将相应的课程案例、行业调整等内容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整合,为学生的学习与拓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在网络平台搭建完成以后,各个学校要能够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与创新,如结合学生需求、教学内容以及行业人才需求,开辟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各个子栏目,如网页设置与开发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细分化的支撑。此外,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个学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调整考核模式,将网络平台中的自学纳入整个学期考核过程中,学生学满相应时长以后给予固定的积分,在积分与课程学分之间进行转化,对积分不足者给予相应的惩罚。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作为我国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当在教学改革探索的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专业教学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为依托,探索多元人才培养和个性化人才培养。基于虚拟情境的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打通虚拟情境与真实情境、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界线,形成各项模式的配合。在具体的模式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各个学校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陈 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上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256.
[2]荀丽丽.探究多元混合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