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学中提问的问题解决策略

2021-01-11李艳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李艳

【摘要】“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策略”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效教学。而提问是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获得发展的关键,科学的提问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关键词】幼儿教学 问题解决 策略研究

一、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范围狭窄,目的性不强很多教师的提问常局限于活动内容本身。提问目的单一,往往只是为了诱导幼儿说出内容。如在绘本故事活动中,文老师开始就直入故事内容,问幼儿“这是什么地方”“家里有谁。可能发生什么事”等,没有跳出故事的具体内容,激发幼儿自身的经验,体验故事情节的精妙有趣等。事实上,除了针对活动内容设计问题,提问还可以将幼儿的好奇与兴趣引向教师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的相关经验,还可以调整课堂氛围或推动活动的发展等。

2、提问的条理层次不清晰,教师的提问不能引导幼儿的思维,如果教师的提问缺乏条理性,幼儿的思维也会陷入混乱。如我们班张老师在《藤和瓜好》的朗诵教学活动中,教师出示藤和瓜的图片后问幼儿“这是什么,它长得怎么样”,接着开始教诗歌,藤和瓜好。讲完之后又问“藤和谁好,它们怎么好,你们怎么知道呢。类似的提问教师事先没有精心设计与编藤为什么要和瓜好,瓜长在哪里,藤上面有什么……”看,活动时随口发问,意义相同的问题会在不同环节出现,问题之间也缺乏层次感,条理混乱,会对幼儿思维带来干扰。这种提问只能使幼儿或做出粗浅的、机械的回答,起不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3、给幼儿思考时间少,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往往在心里已经有一个自认为满意的标准答案,活动中总期望提问后幼儿能够马上回答,有 “聪明”的幼儿能够一语命中。若是遇到答非所问、不切题或者一时没人回答等情况时,教师要么打断或阻碍幼儿思考,批评幼儿不认真听,要么迫不及待地给出正确答案,应付结束这一问题。教师过分注重正确答案,会让幼儿揣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或等待教师最终自己作答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4、提问存在不平等状态,教学中的每一个幼儿都是平等的,教师理应保证每一个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教师提问喜欢用请“能干”“聪明”“认真”的幼儿回答,用这种思维代替全班幼儿的思维。由于教学活动提问的不平等现象,使部分幼儿丧失了信心,成为教学活动中的“边缘人”,甚至脱离了教学活动。这样,教学活动的提问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影响。

二、教师提问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合理科学的提问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那么教师该在提问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1、提问要目的明确,有效的提问应指向明确,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从而达成教育目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原有基础、原有能力、教育活动的主题及目标,用一种精心策划的活动程序提问,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如在我在中班数学活动《分房子》的环节中,先引导幼儿复习1-5的数字,接着出示小动物图片,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那火车厢有几节呢,你们怎么让小动物排队坐火车呢?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小动物排位置,接着开始分房子,先让幼儿发挥想象,自己试着分一分,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接着我开始用故事引导幼儿,检查自己的分发是否正确。小乌龟爬的很慢,大象和鸡不想挨着老鼠住,老鼠不想挨着猫,猫老了跑不快了,大象很重,不能住楼上。根据故事内容把房子分给每一个小动物,接着提问,谁住在那一层,哪一层住的是谁。从单纯的数数到认识序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2.提问内容要紧扣幼儿生活经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在这種水平下儿童能独立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解决问题的水平。两种水平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我们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已有知识出发,所提问题应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导、运算能够回答的问题,而不是超出幼儿实际水平,使得幼儿无法回答,因为这样会让幼儿产生消极畏难情绪,这样的提问不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不能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实际效果。

3、提问要考虑幼儿年龄的特点,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班级中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经常让他们回答有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让他们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寻求答案:对中等能力的幼儿。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提问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便能回答的问题,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4、提问要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提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它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既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又有了一定的难度,让幼儿的扩散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你喜欢谁,为什么”“你认为会怎么样呢”等等。由于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不但要理解故事,而且要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也在不断的发展,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开放提问来逐渐扩大幼儿的思维空间,从中培养幼儿敢想、敢说的尝试精神。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幼儿内因作用,引导幼儿去积极探求真理,鼓励幼儿发现和提出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于莹.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15):100-101.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