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服务面临的问题及改善策略
2021-01-11孟桂平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已经发展到了智慧图书馆的阶段。通过运用文献调查法,对智慧图书馆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以及服务模式进行梳理,从资源、技术、人员等维度探讨智慧图书馆在智慧服务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策略,以期能够为智慧图书馆在实践中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知识产权;信息安全
引用本文格式 孟桂平.智慧图书馆服务面临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创意设计源,2021(6): 54-57.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Smart Library Service
MENG GUIpi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ibraries have developed to the stage of smart libraries.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libraries, the connotation and components of smart libraries and service models are sorted out, and the problems that smart libraries may face in smart service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dimensions of resources, technology and personnel,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smart libraries in practice.
Key Words smart library;smart services;intellectual property;information security
引言
國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在 2013 年发表的《图书馆与发展声明》中指出,图书馆在许多地方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这些信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改善其教育状况,也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图书馆的独特作用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伙伴,满足了不断变化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对信息的需求[1]。然而,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早已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唯一途径。传统图书馆在提供能够处理指数级数据增长的即时信息服务方面,通常无法与商业搜索引擎相提并论。并且,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并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图书馆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在现有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变革创新。近些年,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一些图书馆已经确定了用“智慧”的方法来应对数据增长、技术变革和用户需求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样的图书馆被称为智慧图书馆。比如,加拿大渥太华的一些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多所大学在 2004 年共同建立了智慧图书馆联盟,利用单一的搜索引擎为读者提供一 站式服务[2]。南京大学图书馆自主研发了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图客”,实现了图书盘点的全自动化。目前,“图客”已发展到第 4 代产品,图书盘点效率每小时超过 20 000 册,定位精准度高达 98%,实现了厘米级的图书定位[3]。2021 年 6 月,国内首个智慧化、沉浸式的 5G新阅读智慧体验区在国家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5G新阅读智慧体验区打造了“全景展厅”和“阅读树”两类沉浸式展览项目,场景化、体验感是其区别于传统阅读模式的独特之处,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身临其境的5G新阅读智慧体验。
一、智慧图书馆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一)智慧图书馆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结果
近年来,“智慧”理念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智慧城市建设被视为是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有建设智慧社会的概述,智慧社会的提出,对社会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及治理方面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和目标。因此,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主动适应并紧跟国家战略,主动融入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等“智慧”主体的建设和发展中。
(二)智慧图书馆是顺应科技进步的产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各行各业都在其强大的助推作用下,不断更新着新业态,发展着新策略。在图书馆界,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图书馆传统的服务观念和模式被打破。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智慧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
(三)智慧图书馆是顺应用户需求的新形态
用户需求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满足用户需求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再到智慧图书馆,是不同形态的图书馆顺应用户需求转变的必然结果。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智慧化和个性化,因此,也要求图书馆的服务要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二、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一)智慧图书馆的定义
智慧图书馆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2003年芬兰学者Aittola的文章《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館服务》[4]中提出的,他认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用户在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限制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和书籍的检索与利用。之后国内的许多研究者也对智慧图书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严栋[5]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更智慧的方式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交互性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从而实现一体化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乌恩[6] 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依靠物联网、云计算及各种智能设备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和人人相联,从而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服务。陈远等人[7]认为智慧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提供“泛在”服务,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并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协同创新发展。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更高阶段,它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为手段,由智慧图书馆馆员为主导,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泛在的、个性化的智慧服务。
(二)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构成要素
智慧图书馆是继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一种新的图书馆形态。其核心构成要素有 3 方面,即智能技术(物联网、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智能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和智能人(用户和图书馆员)。
智能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主要包括有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虚拟技术等。当前智慧图书馆技术发展的核心是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
智能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内在特征。20 世纪 30 年代初,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其基本内容为:(1)书是用来用的;(2)每个读者有其书;(3)每本书都有它的读者;(4)节约读者的时间;(5)图书馆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有机体。1995 年,克劳福德和戈曼在阮冈纳赞的基础上,更新并重新解释了“图书馆学五定律”,新五定律的主要内容为:(1)图书馆为人类服务;(2)尊重传播知识的所有形式;(3)智慧地使用技术来增强服务;(4)保护自由获取知识;(5)尊重过去,创造未来。“图书馆学新五定律”对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也非常有启发。
用户是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关键因素。而在智慧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图书馆员,其弥补了纯技术操作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基于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具有用户需求分析功能的系统服务,是以智能技术和智能设备为手段的智能服务,是基于图书馆员智慧的知识服务,是一种便捷、高效、有价值、有内容的高层次服务。
(一)以信息资源整合和深度挖掘为基础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
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深度挖掘是提供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基础,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为读者量身打造其所需要的服务,以使读者能够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二)基于智能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
智慧图书馆因信息技术而智能,智能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智慧图书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设备等信息技术,使用户以最迅速、便捷的方式享用图书馆的“智慧”服务。
(三)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
以人为本一直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图书馆发展到“智慧”时代,读者与图书馆员之间所建立的人性化沟通交流和互动反馈机制,有利于图书馆更加深入地挖掘读者的隐性需求,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信息素养以及知识服务能力,直接决定图书馆所提供智慧服务质量的高低。
四、智慧图书馆在提供智慧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与挑战。依托先进技术发展起来的智慧图书馆,其服务模式由传统的、被动的服务转变为了主动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个性化服务。服务内容由文献和信息服务转变为专业和知识服务,读者也因此可以更加便捷地、高效地、舒适地获得馆员所提供的智慧服务。然而,在智慧图书馆所提供的智慧服务中,也需要关注诸如信息安全、网络环境安全、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以及馆员智慧服务动力等方面的问题。
(一)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许多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与图书馆相结合后,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提供了更高效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保障[8]。但与此同时,智慧图书馆服务涉及的信息安全也成为专家学者和图书馆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云存储的信息安全问题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趋势。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服务的便捷性促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与云计算服务商合作,降低图书馆的存储空间和成本。但这样一来,图书馆的数据可能会和其他用户的数据存储在同一云空间中,导致图书馆数据安全系数的降低。此外,云计算服务商的数据安全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和法规的遵守程度也会关系到图书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9]。
2.图书馆读者的信息安全问题
智慧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智慧服务,其主要根据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的全面获取,比如读者的身份信息、阅读习惯、兴趣爱好及消费习惯等个人隐私数据,这些信息都可以从图书馆读者信息管理系统和图书馆的 24 小时监控设备中获取。另外,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在注重互动性的同时,也会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比如读者在进行信息分享和交流互动等行为时,有可能暴露其衣食住行、思想观念及宗教信仰等信息。因此,读者的个人信息及行为轨迹数据毫无隐私可言,在读者信息管理系统发生故障或有黑客攻击等情况下,读者的信息更具有不安全性。
(二)网络环境安全问题
智慧图书馆的数据传输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使得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图书馆海量的馆藏数据资源,读者个人隐私信息数据,读者行为轨迹信息等,很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黑客通过对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发动网络攻击,导致系统瘫痪,以便窃取图书馆各方面的信息数据,加剧图书馆数据资源泄露的风险。
(三)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问题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包括著作權、商标权和专利权在内的专有权利。对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不仅能够保障权利人的智力成果,而且还能够激励权利人创造更多的智力产品,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1.著作权侵权风险
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目的是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文献信息或知识服务。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为扩大其使用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智慧图书馆会对馆藏资源进行复制和二次加工整理,并建立数据库,这样很容易引起著作权纠纷,并产生著作权侵权问题。《著作权法》关于文献使用方面的法规只写有可以“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但是在少量复制方面,就存在著作权侵权的风险,比如自助复印机上读者无视法律规定大量复制的行为;又比如读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多次复制同一文献的行为,都有可能使图书馆构成帮助侵权或共同侵权的风险。智慧图书馆的用户私自上传个人的或没有得到著作权人授权的著作到数据库中供读者使用,也会造成著作权侵权的风险。
2.云服务环境中的侵权风险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云服务为图书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极大的风险。云服务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实现机制,更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其大大节约了图书馆的管理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共享程度。但是也增加了图书馆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被侵权的可能性,比如云服务商在数据存放、传输、使用及整合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等情况的发生,也会导致对图书馆信息数据的侵犯或泄露,产生新的知识产权纠纷[10]。
(四)智慧图书馆馆员智慧服务动力问题
“智慧”馆员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是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的核心力量。在智慧图书馆时代,实现智慧服务不仅需要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智慧化的图书馆设备,还需要图书馆员具备先进的服务理念,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以及专业的知识服务技能。这就要求“智慧”馆员不但需要有新技术、新设备的操控能力,信息的检索和分析能力,也需要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图书馆员是否愿意提升自己并主动提供智慧服务,以及如何激发馆员提供智慧服务的动力,都是智慧图书馆在提供智慧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五、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改善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环境
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安全不仅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还应该重视宣传教育手段。比如提高用户、图书馆员、数据库商和云服务商等人员的相关法律知识、网络道德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二)通过法律和技术手段规避或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图书馆在提供智慧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在法律层面,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尽快出台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云服务商、云平台的行业服务标准,规范其市场准入机制。在技术层面,图书馆应选择安全级别高、信用度好的云服务商,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规定云服务商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权限。同时建立功能完备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非法入侵等侵权行为的发生。
云服务环境下,需要综合利用如技术、管理、法律等手段综合平衡智慧图书馆、云服务商和知识产权人,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在充分保障各方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高效利用,发挥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
(三)通过激励机制提高馆员智慧服务的原动力
个体的实际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行为意向又取决于个体对行为的态度。比如,在智慧图书馆中,馆员如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有强烈的改变意愿,或认为自身的智慧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时,会使馆员产生智慧服务的意向。再比如,智慧服务评价如果能够和职称、薪酬等物质激励因素挂钩,更能从根本上激发图书馆员智慧服务的动力、推动其在科研和服务上的创新。同样,用户满意度的评价和图书馆对馆员智慧服务的认同感都能促进馆员智慧服务的积极性。因此,智慧图书馆应该在提供智慧服务的过程中,注重建立图书馆智慧服务激励机制来激发馆员提供智慧服务的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经验交流和分享等形式,不断培养馆员的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馆员的综合服务能力,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打造一支优秀的“智慧”馆员队伍。
六、结语
近年来,智慧图书馆虽然在理论研究方面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其在建设和服务实践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此过程中,势必面临诸如技术、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人员等多种多样的问题,使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智慧图书馆要在合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同时,规避诸如信息安全、隐私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风险,充分激发馆员智慧服务的原动力和积极性,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高效的、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从而加快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图书馆与发展声明[EB/OL].[2021-9-12],https://www.ifla.org/node/8500.
[2]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3] 南京大学图书馆.智慧盘点机器[EB/OL].[2021-4-10],http://lib.nju.edu.cn/zhtsg/zhpdjqr.htm
[4] M.AITTOLA,T.RYHANEN,T.OJALA.Smart Library-L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J].Mobile HCI,2003(5):411-416.
[5]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8-10.
[6]乌恩.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2,33(5):102-105.
[7]陈远,许亮.面向用户泛在智慧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构建[J].图书馆杂志,2015(8):4-9.
[8]任萍萍.5G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与智慧平台模型构建[J].情报理论与践,2020,43(07):95-102.
[9]马晓亭.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敏感数据的识别与保护[J].图书馆论坛,2017(4):129-136.
[10]万映红,任思莹,万莉.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9(05):71-74.
孟桂平
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