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2021-01-11徐慧娜
徐慧娜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所有设计的核心。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是升级与深化的关系;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之间又有着指导与落实的关系。在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中应该注意从整体与分层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关键词]核心素养;三维目标;教学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1-0065-03
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所有设计的核心。设计三维教学目标,对一线教师来说已成习惯,但实际上可能有一部分教师尚未弄明白其内涵,“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新名词已经欣然而至。那么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核心素养背景之下,教学目标该如何设计?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美国的独立》为例,对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进行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升级与深化: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关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颁布,在这一版本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其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张华中老师的观点是“中学生为适应现代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态度三大方面。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模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提醒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尽快改变旧有观念,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是升级的关系,而不是取代的关系,因此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历史核心素养是将三维目标进行了深层次的提升和转化而提出的,知识和能力可以看作是达成核心素养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核心素养的桥梁和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可以凝练为“家国情怀”,成为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指导与落实: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从高大上的学科核心素养到日常的教学目标,两者之间看似遥远,实则“亲密”。历史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抓手,用科学的办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被评为20世纪教育领域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之一,该体系从心理学和认知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学生学习成果的水平层次构想,这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了解并组织目标,然后将其付诸实行。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目标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指导目标。
总体目标是宏达而系统的,例如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科的顶层设计,我们一线的教师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解读,加深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内化。
教育目标即涵盖了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可以看作是中观目标,需要历史教师分学年、分阶段通过多年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教学指导目标对一线的教师具有实际意义,可以看作是微观目标,是实现宏观目标、中观目标的基础。
综合以上论述,教育教学目标就形成了如图1的一个框架体系:
在这个框架中,教学指导目标由“单元教学目标”和若干“课时教学目标”组成。单元教学目标上接学科课程目标,下联课时教学目标,带有纵向的上下贯通性,同时,单元设计目标从横向上又统领单元内课时教学目标,以单元主题或专题的内在主旨性将各课时教学目标有机地关联起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有层次、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也契合了历史学科素养所具有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特点。
三、整体与分层: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
教学目标设计在实践中可以从整体和分层两个角度加以考虑,其主要依据为:其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水平层次构想;其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有水平划分。
(一)整體性推进同一主题教学
现行的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是有学习板块的,是按照历史时序,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加以构建的,某个特定时段的发展特征就构成了单元教学的主题。以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其单元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本单元的三课分别是《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美国的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成长,冲破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束缚,成为这一阶段欧美国家的主旨,于是英国、美国和法国先后爆发了具备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者战争,并且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确立并发展,因此三课内容是同一主题、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
从本单元的整体内容来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三个历史事件彼此交织的关系并不明显,但是其中有一条隐含的线索,即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所以从同一主题的整体性角度来看,需要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结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笔者设计了如下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史料分析、对比等,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以及《人权宣言》等历史文献的进步性及其对本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和对世界的影响,初步感知资本主义制度及民主思想的发展(历史解释)。”这四个历史文献分属三课,是17~18世纪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文献。分课时了解文献内容及其影响,是达成这一目标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对文献内容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难度,感知资产阶级制度、思想文化等纵向的发展和横向的相互影响,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整体性、渐进式地实现教学目的,落实核心素养。
(二)分层级地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地确立、编制教学目标,并分解落实于课堂教学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直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美国的独立》为例,笔者结合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学情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的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利用地图,结合史料,了解北美爆发独立战争的原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
2.利用构建历史时间框架的方式,了解美国独立的过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
3.利用文献材料、图片等史料, 客观地认识《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
4.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客观地认识华盛顿在美国独立及民主政治制度开创过程中的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
5.知道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的起点,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进步。(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进行分层级的预设,以便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如表1:
“层级1”,笔者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层级2”,笔者希望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自主得出结论,另一部分学生则能在教师讲解后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1:根据教材内容,梳理北美独立战争的过程。
梳理历史事件的过程,通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建历史时间框架。根据时间线索,构建历史时间框架,是落实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绘制时间轴或制作大事年表,是普遍使用的方法。将这个教学活动设计在讲授北美独立战争过程的一开始,主要是考虑到:其一,本课出现了比较多的时间点,且事件呈现较为复杂,学生需要一个自学的过程以了解事件的全貌;其二,绘制时间轴,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学生自行绘制时间轴后,教师必须将北美独立战争的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时间轴。
活动2:讨论在北美独立的过程中,哪些事件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个讨论是为了在理顺时序的前提下,理解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逻辑关系,并定格重要时间点对事件进程的意义。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点心得。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设计是全面而系统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这一过程的起始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一线教师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如深入地理解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教材、研判学情等等。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完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張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9):33-3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马秀谊.基于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研究[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3):20-26.
[5] 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 王德明,刘宏法,王川芳.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1):24-28.
[7] 唐春良.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制、达成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2000(11):40.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