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思考与实践
2021-01-11沈琴
沈琴
[摘 要]爱国主义是我国永恒的教育主题,广大青少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从能力培养、真情付出、理智选择、付诸行动等方面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爱国主义情怀;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1-0037-02
爱国主义是我国永恒的教育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以课堂为平台的教学过程,既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学习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命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爱国就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在新时代条件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需要培养能力、付出真情、保持理智、付诸行动。
一、学习——爱国需要能力
对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来说,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爱国主义是对国家民族整体命运的理性认知。那爱国爱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情感产生于认识,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养爱国情,首先要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立足课堂,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分解到每一节课并认真落实,让学生在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坚持改革开放》时,教师通过展示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防等方面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爱国与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是高度有机统一的。进而使学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又如在教学《凝聚价值追求》时,学生学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基本的行为准则,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自觉践行。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并自觉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爱国就要培养能力、练就建设本领。
二、探究——爱国需要真情
爱国不能虚情假意、口头说说而已,而是要深深热爱生我养我的土地、哺育自己的人民、滋养自己的文化。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爱国更要付出真情。
如《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中有一张图片,图片中的小男孩说:“虽然我现在定居海外,但我和周围許多华人都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图片中的小男孩虽然外貌看起来像中国人,但究竟是不是中国公民就不清楚了。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生1: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学习中华优秀文化。
生2:作为中国人,小小年纪就移居国外,还说作为中国人很自豪,有点不真实。
生3:作为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国要付出真情,不能虚情假意,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生4:作为中国人,要学习中华文化,了解祖国历史,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
华人不一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有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眷恋着广袤的国土、勇敢的人民、优秀的文化,与国土、人民、文化都有深厚的感情。
三、思辨——爱国需要理智
爱国不能冲动、盲目,不能是非不分,不能做出损害国家、他人合法权利的事来。爱国需要理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争论,让学生在争辩中认同爱国需要保持理智。
如在教学《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探究与分享”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辨析以下几种认识:
认识1:抵制某个对中国不友好的企业应该被视为允许。如韩国的乐天玛特企业在中国人民的反对下退出了中国市场。让那些助纣为虐、损害中国战略利益的企业付出应有代价。
认识2:围堵一些合法的外资企业是不对的,不符合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符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拉横幅表达自己的意愿,只要不违法也是被允许的。砸汽车甚至打伤车主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和合法的财产所有权。任何以爱国为借口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认识3:爱国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作为学生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思辨,懂得爱国需要理智,要作出理智的选择。我们不能借爱国泄己之愤,甚至做违法的事。在全球化背景下,也提倡使用民族品牌的产品,以促进祖国科技升级和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科技的竞争力。在事关我国核心利益、民族尊严时,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采取必要的行动。
四、导行——爱国需要行动
爱国不仅仅需要真情和理智,还要把真情和理智变成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真情,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报国行”就是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实践的,爱国要落实到行动上。
如在教学《依法履行义务》时,教师需引导学生认识到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对国家的法定责任。法定义务包括维护国家尊严、安全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性义务,依法纳税等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忠实履行法定义务,为祖国的发展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爱国还要有自我牺牲精神,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甘愿吃苦受累而无怨无悔。
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始终不渝地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华文明要实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兴旺发达,必须靠全体中华儿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今天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斗争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下,从全国各地医院抽调的医护工作人员驰援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帮助湖北人民抗击疫情,保护湖北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些最美逆行者放弃与家人的团圆、放弃自己的假期,不计报酬、不畏生死。请学生讨论这些最美逆行者的行为。
生1:这些最美逆行者不怕牺牲、不畏危险、敢于担当,他们的行动值得我们学习。
生2:这些最美逆行者的身上体现了爱国、敬业、奉献等精神,自觉践行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
生3:这些最美逆行者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这些最美逆行者是最美的战疫者、最美的白衣战士、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天生的权利,也是必須履行的义务。“天下之乱,无有安国;一国之乱,无有安家。”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依托教材,利用课堂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
[ 参 考 文 献 ]
[1] 袁春华.润物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6):54-55.
[2] 汤国红.具身认知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思考[J]现代教学,2019(8):4-7.
[3] 孙天娇.道法课堂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现状和策略探究[J].才智,2020(1):58.
[4] 商诗娴.新时代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青少年学刊,2019(5):52-56.
[5] 苏桂娟.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途径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9(14):170-171.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