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生社团活动丰富中华经典诗文“趣读”形式

2021-01-11周湘源

启迪·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

周湘源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对学生诵读能力要求的重视,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越来越重视古诗文学习。古诗文教学对于传承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却不容乐观。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抓住“趣”字丰富古诗文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读经典诗文的兴趣。

关键词:社团活动;经典诗文;趣读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日显重要

在2018年,我国教育部和语委发布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从方案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诵读”大大受到关注。这一方案也走进了我们的中小学校园。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中也提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吸收我国的民族文化智慧。要求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 部编版新教材大幅增加了课内经典诗文的篇目,小学语文12册教材中收录古诗文共计132篇,比原人教版增加55篇,占所有课文选篇数量的30%。而经典诗文诵读教学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古诗文诵读教学存在以下现象:一是学生对教师讲解古诗词诵读兴趣不浓,被动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只求机械背诵,以至于这个学期学完的篇目,下学期就抛诸脑后;二是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笼统,操作性不强,教学内容缺乏格律知识的渗透,诵读指导没有得到重视等。特别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教材、课堂之外鲜少甚至没有机会接触经典篇目,学习渠道单一,课外能动学习热情不高。

(三)社团活动盛行,但与经典诗文教学研究结合不够

社团活动(有些学校称第二课堂)在学校长期存在,是学生发展兴趣,提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但笔者通过数据库了解到,目前国内小学阶段开展的社团活动主要是建立在课程基础之上的活动,与经典诗文教学研究的结合不够紧密。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抓“趣”字丰富了古诗文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读经典诗文的兴趣。

二、通过社团活动丰富经典诗文“趣读”形式的实践

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它可以通过精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趣读”这一概念是课题组在对当前经典诗文阅读研究成果进行研读,发现不足之后提出的。经过检索,在各种辞典和文献资料中并没有对“趣读”这一概念的界定。本文中的“趣”取“兴趣”、“有趣味的”两个意思;“读”即“阅读”,包含了“看书”和“读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诵读”。“趣讀”在本文中是指通过有趣的阅读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现中华经典诗文蕴含的意境之趣、音韵之趣、语言之趣,用有趣的形式展现阅读经典诗文的趣味。

我们课题组利用学校的第二课堂平台创建了“雅言诗社”,招收对经典诗文诵读感兴趣的学生入社,把“社团活动”与“诗文趣读”的概念融合起来,根据不同古诗文的特点采取吟诵、唱读、编剧、配画、赏析、改写、新写等多种手段来趣读古诗文,开展社团活动。

(一)营造氛围,美读诗文

诗歌是美的文学,美的化身,是最具有美感的文学表达方式之一。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情之美”、“意之美”、“韵之美”这三个方面。在社团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意境是极其必要的,教师要善于塑造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情境。教师要抓住关键,运用音频、声像等媒介再现诗境,采取读法多样的诵读方式(巧妙引读、配乐朗读、角色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更好地想象品读,渐入意境,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经典诗文的“三美”。

(二)借助网络,仿读诗文

平时在常规的古诗文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目标、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我们的古诗文学习往往程式化,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在社团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每次活动的主题查找网络资源,比如“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栏目,一些网站的古诗文资源库、古诗文诵读节目等,教给学生一些诵读技巧,如发音、共鸣、呼吸训练、运用诵读符号等。先听读,再跟读,把对古诗文的感受与诵读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停连、重音、语气及古音、节奏读法,学会融情于诵,最后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步脱离,自主读出古诗文的“情之美”、“意之美”、“韵之美”。这样也弥补了社团指导老师专业上的不足。

(三)开展竞赛,争读诗文

要使学生对学习古诗文保持一种“长新(新奇)长兴(兴奋)”的状态,我们可以在社团活动中设计多元化的诗文竞赛游戏,如“《经典咏流传》诵读小能手”、“画读小达人”、“古诗小擂主”;我们还可以模仿“飞花令”、“挑战百人团”等节目,让学生小试身手。这些”十八般武艺”都用上的活动当然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平时也争相用各种方式趣读经典诗文,以求在竞赛游戏中胜出,我们的社团活动就做到了经典之文,不绝于口,经典之画溢满于眼,经典之魂深藏于学生之心 。

(四)创设情境,演读诗文

情境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活情境的拉近,二是问题情境的思考,三是故事情境的兴趣,四是文化情景的陶冶。

在社团活动中我们可以给经典诗文的不同内容、意境、情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化身为诗文中的主人公把诗文演读出来,这需要学生在理解、内化、表达等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所以比前几种形式的读都要高明。这种演读一般花的时间也较长,都要先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吟诵,然后老师或学生自己把诗文改写成脚本,最后排演成情境剧,说唱诵演都用上。所以,逢上《清明》、《牧童》这类情节性较强、内容简单的诗歌可以交给学生自己排演,对于比较大型的专题性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比如广州每年都要举行的“中小学生阅读之旅展演”活动,社团老师就要先确定主题,再根据主题选定多篇诗文写成演读脚本,最后组织社团成员排练。

(五)板块建构,精读诗文

针对学生在教材、课堂之外鲜少甚至没有机会接触经典篇目,学习渠道单一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社团活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进行主题板块的建构,以“主题板块”为单位把诵读的古诗词编成社团教材让学生进行趣读,比如,“友情板块”的《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思乡板块”的《静夜思》《春江花月夜》《泊船瓜洲》等;“山水板块”的《鸟鸣涧》、《江南春》、《望洞庭》、《渔歌子》等;“爱国忧民”板块的《春望》、《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戍边板块”的《凉州词》、《出塞》、《塞下曲》、《从军行》等;“物像板块”的《鹅》《马》;“心情版块”的《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宿建德江》、《望湖楼醉书》等;“哲理意蕴板块”的《长歌行》、《题西林壁》、《登鹳雀楼》等;“四时节气板块”的《元日》、《清明》、《寒食》、《秋夕》等……当然还可以是灵动生成的整合,如“梅之韵”、“兰之雅”、“竹之节”、“菊之淡”等,让学生在特定环境里诵读特定的诗词。

(六)诗意生活,活用诗文

古诗文源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文化精華。经典古诗文的学习绝不能只停在课堂,只停在书本中,社团指导老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古诗文,联系生活,结合学校活动进行扩展,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古诗文的美,在生活中感觉阅读学习古诗文的乐趣。比如学校上准备组织学生春游,我们可以提前在社团课中进行“春之歌”主题活动课,让学生先进行“古诗文储备”,当学生看到美丽的春色时,用学过的古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流水鳜鱼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生活应用中使得学生得到无穷的乐趣,形成了古诗文阅读的良性循环。

用多种“趣读”形式让学生充分享受社团活动的快乐,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一方面丰富扩展了经典古诗文的的课内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也使传统优秀文化由课堂走向生活,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尽到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孙囡硕. 小学经典诵读现状调查及导引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9.

【注:本文系白云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趣读活动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QGH46)】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
在社团活动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辅导员如何有效提高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探究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家长助教探索
新课改下高中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浅论
高职校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思考分析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