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
2021-01-11樊玲
樊玲
摘要:作文教學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加受到老师的重视。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文字体现,在初中阶段通过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我,让自身的创新精神得以在作文中激发。因此,初中语文老师也应当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充分研究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表现,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1]。对语文老师和学生双方而言,作文都是值得认真对待和重视的内容。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应试化严重,缺乏创新
作文在初中语文考试分值上占据极大比重,许多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十分重视学生能否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分数,因此在进行作文教案设计时,很多老师都是基于提分这一目的来设计教学活动,导致作文教学只能保证学生分数上的好看,而并没有真正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2]。很多老师认为宁可不出彩也绝不出错,会让学生学习一些作文模板或套话,这样的作文教学会导致很多学生丧失创新能力,一个班级的作文内容极其相似,而且很多学生的情感都没有融入进作文,导致作文不具备学生的真情实感。很多学生的作文虽然内容上不同,但结构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根本不能反映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自己也会因为缺乏真实情感而感到写作困难,出现记“流水账”的现象[3]。
(二)脱离生活实际
初中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本身就是记录叙述某人某事,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基于现实而书写的作文,因此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联,从而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的情感流露下写出动人文章。然而很多老师开展作文教学时更考虑考场上的得分,在作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让学生充分围绕着生活实际展开思考,也没有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导致学生写作文的目的性变成了提高分数而不是记录生活,很多学生的作文看似优美,实际上全是空洞和苍白,还有一些学生在脱离现实后完全不能动笔,在很多语文老师思考学生没话写的时候,应该反思学生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教学本身就和现实生活脱节。
二、作文教学教法策略
(一)结合教材,学习写作
教材中有许多作文素材能够让学生收集和学习。很多教师把课文和作文的教学下意识地分割开来,在课文的教学时遇到适合学生吸收学习的内容或写作技巧,并没有额外给学生进行提点,认为在课文学习时应当专注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感受到课文中有许多能够借鉴学习的写作方法。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素材以及写作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作文课以及作文书当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重视课文的结构以及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比如,在讲解新课《回忆我的母亲》时,语文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篇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这篇课文中以倒叙手法开篇,以朴实平淡的叙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倒叙手法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在写作时可以有多种叙述手法。其次,这篇课文中包含了两条线索,一条明线是母亲的品质,暗线则是作者的成长。通过明暗两条线索表现出作者受到母亲品质的熏陶,从而发奋学习,进一步说明了母亲品质的可贵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在开头作者写下母亲勤劳的一生,而后文用了几个事例来讲解母亲的勤劳,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围绕人物的一个特点来写作时,需要有至少一个事例来进行说明,并且事例必须要紧扣主题。通过课文内容的教学,很多学生能够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技巧,从而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生活情境,搜集生活素材
正如上文的例子可知,作者之所以能以平淡的口吻、简单的事例写出母亲的勤劳,表达作者深沉的爱,是因为作者对母亲有着足够的了解,这也告诉了老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才能够搜集到足够的生活素材作为作文中的事例。初中作文以记人叙事为主,对学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的要求极高,因此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生活之外,还可以在作文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叙事,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投影机给学生播放一段动画,让学生注意动画中出现的人物、场景、时间、天气状况等,在播放完毕后,可以让学生动笔写一篇250字的小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入眼的任何画面都是作文中的一环,恶劣或晴朗的天气都会对作文的基调产生影响,任何细小的动作都表达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在动画中,男孩在发现老人摔倒后,并没有立即上前,他犹豫了几秒钟还是上前扶起了老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男孩的动作,思考男孩为什么犹豫,以及犹豫后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扶起老人,让学生认识到动作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叙述人物和故事,提高写作能力。
结语
作文的教学效果不是特别明显,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教师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重视对生活素材的收集、深入研究课文,从书本和生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搜集写作的素材,只有用正确的方法、以真实的情感,才能记录真实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张传青.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8):35-36.
[2]苏国艳.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亚太教育,2019(08):118.
[3]吴英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34):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