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构建数学课堂
2021-01-10黄生兴
黄生兴
摘 要:在新课改提倡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背景下,以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为代表的诸多新型教学方法被开发出来并被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基于此,文章探讨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展开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研究结果表明,现下中学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课堂气氛沉闷、教育未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思维发展不全面等,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结合研究结果简要阐述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构建中学数学课堂的具体措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组;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合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组织学生分享成果并交流评价。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中学;数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强调突出学生主体性,而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中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这也是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可行性较强。然而,在现下中学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尚未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或是认识不足,或是缺乏经验。故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构建中学数学课堂分享几点拙见。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中学数学知识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性,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讲解——接受”式教学法,课堂缺乏活力、生机,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普遍较低。
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未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有一个,而学生数量多,课堂时间有限,这就出现了教育只针对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教师采取“讲解——接受”教学法,通常只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去讲解,很难逐一考虑到。与此同时,虽然教师在课上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提问与学生互动,但受课时的限制也只能与个别学生互动,不能为学生逐一解答疑惑,教育未能面向全体学生。[1]
最后,学生思维方式与能力发展不全面。在传统中学数学课上,由于教师采取“一言堂”方式,加上师生、生生互动基本为零,所以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处于“未激活”状态,甚至对教师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实施价值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指教师给予学生学习任务,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共同研究问题从而得出答案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讲解——接受”式教学方法相比,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更能强化学生群体效应,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对于落实课程目标有积极作用。
第一,它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小组合作探究是指多个学生在一起,围绕问题或任务共同去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由于同伴都是年龄相仿的同學,所以学生身心感到轻松,没有与教师交流时的紧张、畏惧甚至是压抑。[2]相对来说,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感到舒适,他们不用担心自己说错了受到批评,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逐一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动性、积极性。
第二,它能够满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得到满足。然而,在传统数学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限制,互动非常少,即使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但是也只能与个别学生互动,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每个学生的个性与才华都有施展的空间,他们可以与同学互动,可以与教师互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真正达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3]
第三,它能够拓宽学生学习深度,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而且他们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数学基础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站的角度、想到的思路也往往不尽相同。同样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从A角度出发找到了解决方法,有的学生从B角度出发找到了解决方法。所以,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有助于开阔视野,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水平。[4]
三、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构建中学数学课堂的几点具体措施与方法
(一)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情况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建立在科学分组的前提下,因此,教师要重视分组工作并做好一系列的准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日常数学成绩、课堂上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与学生交流等途径了解学情,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为分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供可靠的保障。[5]其次,按照学生综合素质由高到低分成三组,第一组是A组,即学习态度端正、数学成绩优异、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数量大约占全班人数的25%;第二组即B组,即数学成绩中等、学习态度良好、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数量约占全班人数的一半即50%;第三组即C组,即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欠佳的学生。最后,本着“组间同质”以及“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搭配,一个A组学生、C组学生与两个B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就保证了各小组内部的差异,又保证了整体的均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与竞争氛围。在成员搭配上,除了考虑学生所在的小组,还要考虑他们的性格,尽量保证每个小组都有性格活泼的学生,用于带动气氛,为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创设问题情境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探究任务作基础,这是将学生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学数学课上,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去设计探究问题,再以任务的形式将其分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这样就将学生凝聚起来,让他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竞争,从而调动其能动性。[6]例如:在讲解“立方根”这个知识点时,笔者联系实际生活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家里的电热水器容积一般是50L,现在假如要生产一批圆柱形的容积是50L的热水器,并且要求它的底面直径是高的一半,问这个圆柱体底面半径应该设置为多少分米?”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而且这个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所以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笔者将这个问题以任务的方式分给各个小组,要求它们解出答案并且用自己的话描述“立方根”的概念。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先设置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设计难度更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避免直接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导致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或先入为主的情况,确保每个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举个例子,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关系”知识点时,笔者先给出两个系数为1的式子即“x2-7x+10=0”“x2+5x-6=0”,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出答案,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又给出两个式子即“2x2+7x+6=0”“3x2-5x-2=0”,要求学生解出答案,计算出两个方程的根。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这几个式子讨论方程的两个解x1、x2与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这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积极影响。
(三)教师合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既不是“旁观者”也并非“主宰者”,而是“辅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师既不能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袖手旁观”,也不能过多地干预其中,要合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7]首先,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分工合作,确保每个学生的优势在小组内得到发挥。举个例子,在讲解“有理数”知识时,笔者要求各小组根据问题制作关于数的报告,与此同时,对学生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比如: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在组内负责收集资料的任务;对于绘画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绘制图表并进行版面装饰;对于书法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在组内负责抄写。这样的任务分配让每个学生的长处得到发挥,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感和成就感。其次,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讨论过程并适当地干预其中,比如:在小组内部发生争执时,或者学生陷入困境找不到头绪时,教师可以适当干预其中,通过暗示、指导等方式保证讨论过程的顺利。举个例子,在讲解“勾股定理”這个知识时,笔者让学生讨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很多小组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笔者建议他们绘制坐标系,将坐标系中绘制直角三角形然后寻找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在笔者的暗示下,学生快速找到了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任务。
(四)组织学生分享成果并交流评价
在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要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重点不是给出最终的答案而是阐述解题思路与过程。接着,教师再组织小组自评与互评,比如:A小组可以针对B小组的解题思路或结果提出问题,B小组的学生再解答,这样又能实现更深一步的互动,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思维。最后,教师再综合学生的表现与结果进行评价,重点表扬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表现较好的小组,同时也指出个别小组或学生个人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纠正,从而落实教学任务。
结束语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在中学数学课堂上的实施能够扭转传统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教育未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局面,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知识探究的机会,资源分配更加均衡,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而且思维、视野均得到拓宽。新形势下,中学数学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并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分组、创设问题情境、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组织学生交流成果并评价,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53-154.
[2]王红艳.试论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112.
[3]李学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探索实践[J].科技资讯,2020(19):111-113.
[4]朴昌虎.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4):43-45.
[5]徐桂兰.新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9):21.
[6]刘镜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2):16.
[7]董学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6(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