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21-01-10周莉
周莉
摘要:目的:探究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施行急诊护理干预。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入本院救治,共56例。对上述患者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其中护理B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急诊护理干预,每组28例。对两组抢救成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护理A组抢救成功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护理B组较短,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护理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期间采取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凸显缩短患者的抢救成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护理方法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诊护理;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效果;抢救成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入本院救治,共56例。对上述患者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其中护理B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急诊护理干预,每组28例。上述研究对象男女占比为15:13与14:14;年龄在(护理B组:21-56岁,平均45.32±3.21岁)与(护理B组:22-58岁,平均45.45±3.23岁)。上述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B组
护理B组接受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控,给予其药物、导管以及饮食护理等。
1.2.2护理A组
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详见下文:
(1)病情观察:对患者抢救期间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观察,按照患者呼吸频率、血压情况及心率等评估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并对患者的瞳孔情况、精神等进行观察,同时做好相关记录,若患者产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并发症护理:患者在采取高压氧治疗中,需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以提升患者的血氧分压,对其脑水肿予以缓解,降低其后期并发症的产生[1]。
(3)心理護理:在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后,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给予其心理疏导,给予其关心,同时促使家属给予其关爱,以提升其配合度。
(4)呼吸道护理: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其极易产生肺部感染,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予以及时清理,且定期给予翻身、叩背。根据情况对患者采取雾化吸人以及吸痰措施,以促进患者排痰。
(5)感染护理:对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护理,告知患者每日对膀胱进行冲洗,定期更换尿导管,对床上单元、衣物等进行清洗更换,加强病房内的卫生工作,保证空气清新,进而降低感染的产生。
(6)饮食及口腔护理:对于患者意识还未清醒,需要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鼻饲喂养。保证其营养摄入。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则给予其相应的饮食,同时给予患者口腔护理,在患者饮食后给予漱口水,以起到清洁的作用。
1.3效果标准
对两组抢救成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分析。(1)观察患者抢救成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及记录,其中包含了肺部感染、心肌损伤、皮肤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抢救成功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护理A组:抢救成功时间(15.67±2.14)min、住院时间(9.54±2.14)d;护理B组:抢救成功时间(25.46±2.45)min、住院时间(14.58±2.16)d。t检验值:抢救成功时间(t=15.924,P=0.001)、住院时间(t=8.771,P=0.001)。护理A组抢救成功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护理B组较短,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护理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2/28):肺部感染1例、心肌损伤0例、皮肤感染1例。护理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8/28):肺部感染3例、心肌损伤2例、皮肤感染3例。X2检验值:并发症发生率(X2=4.383,P=0.036)。护理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3.讨论
一氧化碳属于一种有毒气体,当患者不慎吸人后,能够对其健康产生较大的伤害。患者病情较轻则可产生呼吸困难,病情较重则会导致其生命受到威胁,为此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抢救,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患者的抢救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提升。
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中,因其护理方法较为简单,且涉及的范围较小,从而护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恢复效果。在对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期间,能够按照医嘱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从患者心理、生理方面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密切观察,能够及时的对患者异常情况进行相关处理,从而能够对患者的抢救时间以以及抢救效果予以提升,并且可奸杀并发症的产生[2]。本次研究结果中,护理A组抢救成功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护理B组较短,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护理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由此结果可见,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期间采取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凸显缩短患者的抢救成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护理方法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慧. 急诊护理干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20,7(11):174.
[2]杜文娟. 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医药界, 2019,3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