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士全程陪伴对接受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影响研究

2021-01-10吴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助产士自然分娩初产妇

【摘要】目的:探究自然分娩初产妇接受助产士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40例初产妇设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随机分组,产时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产妇为对照组(20例),产时采取助产士全程陪伴的产妇为观察组(20例)。评估患者分娩前、后焦虑情绪,对比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经干预,焦虑(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干预,其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干预,其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异,P>0.05。结论:初产妇自然分娩接受助产士全程陪伴,一方面减少了分娩产程时间,一方面改善了产妇焦虑情绪,干预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助产士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55-02

作为一种动态变化过程,分娩对女性来说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产妇在分娩到来时,多数会经历一段较为复杂的生理与心理过程,受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影响,分娩给产妇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1]。在分娩过程中,以往常用的传统分娩模式,需要几名交接班管理的助产士进行分段管理,但产程是一个较为连续的过程,这种分段式管理,不利于产妇与助产士之间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2]。相比于传统模式,助产士全程陪伴更有利于掌握产妇产程进展。将我院分娩的40例初产妇设为研究对象,给予助产士全程陪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室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40例初产妇设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随机分组,产时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产妇为对照组(20例),产时采取助产士全程陪伴的产妇为观察组(20例)。评估患者分娩前焦虑情绪,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6±2.7)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6±2.4)周,体重63~77kg,平均体重(68.6±3.5)kg;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3±2.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9±3.2)周,体重62~75kg,平均体重(67.9±3.3)kg。初产妇各项指标经分析与统计,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对比性。孕妇与医院伦理委员会均认可本次研究,且已顺利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

纳入标准:产妇均完成妇科检查后接受自然分娩;所有产妇均为孕产妇;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产科禁忌症产妇;存在血液性、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20例产妇分娩前,做好孕期检查与常规护理,均在宫口全开时进入产室,接受常规护理模式,严格关注产妇各项生命体征,由护理人员轮流照看产妇。观察组20例产妇接受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在产妇入院当天,安排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全程陪护产妇,直至分娩后2h。

1.2.1 加强产妇心理干预,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初产妇由于首次经历分娩,会出现害怕、担忧等恐惧感,如未加以有效干预,则会影响产妇的顺利分娩。为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心理,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详细介绍自然分娩过程,既提升产妇对分娩安全性的认识,又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产妇对自然分娩充满信心。

助产士在陪伴产妇时,做好自我介绍后,将病房环境、病房设备、住院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全部告知产妇,消除产妇对医院的陌生感,增加产妇的舒适感。与产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建立融洽的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服务氛围。指导产妇接受产前训练,并注意保存体力。

1.2.2 实施早期健康教育,持续观察产程进展 为增加产妇对临床症状的掌握,助产士应将分娩过程中的分娩知识、分娩流程及分娩中疼痛发生原因及相关注意事项主动介绍给产妇,获得产妇与家人的信赖,转变产妇消极的负面情绪。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应主动配合产妇。完成分娩,同时,还需增加产妇自我护理干预及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后,需将母乳喂养方法及益处告知产妇,增加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了解。指导产妇积极补充所需营养,嘱咐产妇定时用餐;

当产妇进入产程时,与产妇做好积极沟通,指导产妇处于正确体位,时刻关注产妇产程进展。正确指导产妇进行自然分娩,实施分娩助产,根据产程不同给予个性化指导。(1)当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为消除产妇紧张情绪,使用温柔的语言、温和的语气,鼓励、安慰产妇,让产妇保持镇静情绪,让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然分娩。(2)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时,产妇会存在剧烈疼痛,此时提供饮水、擦汗等生活护理服务。为降低膀胱对胎头的阻碍,每2~4h排一次尿,保持膀胱空虚。待产妇宫口全开,指导产妇做吸气、呼气等动作,尽量缩短产程,加速分娩。为避免过分用力导致阴处皮肤撕裂,未见胎头不建议产妇用力,待见胎头时,指导产妇适当用力。待胎头娩出后,助产士应做好脐带检查,确保胎儿颈部无脐带缠绕,随后做好胎儿鼻、口腔的清理工作,必要时,清洗出婴儿呼吸道中液体。待婴儿头部娩出后,胎儿身体会顺利从母体娩出,此时助产士应立即剪断脐带。(3)当产妇进入第三产程时,助产士应告知产妇相关注意事项,此时产妇会发生明显宫缩现象,虽痛感弱于胎儿娩出疼痛,但仍需鼓励、安慰产妇,确保自然分娩顺利完成。

1.2.3 产后护理措施 产妇由于分娩体力消耗过多,会出现疲憊现象,此时助产士应与产妇积极交流,护送产妇会病房,并注意保持病房清洁。为避免产妇分娩后发生慢性尿潴留,建议产妇及时排尿、排便。

1.3 指标观察 选择焦虑(SAS)自评量表对产妇焦虑状况进行有效评估,100分制,分值越低表示产妇焦虑程度越低;通过记录产妇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三个方面,对比两组母婴分娩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相关指标与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总产程、SAS评分等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用(x±s)表示,当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那么P<0.05。

2 结果

2.2 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估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焦虑(SAS)评分为(58.9±3.5)分,与对照组(59.1±3.3)分无异,t=0.241,P>0.05;观察组经干预,焦虑(SAS)评分为(40.7±3.8)分,较对照组(50.8±4.6)分低,t=5.324,P<0.05。

2.2 对比两组母婴分娩结局观察组产妇经干预,其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干预,其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经自然分娩的婴儿因受到触觉与痛觉等方面的刺激,更能促进新生儿大脑功能发育,还有助于激发幼儿性格与运动方面发育[3]。自然分娩相比于剖宫产,其可增加新生儿免疫力,降低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在分娩过程中,以往采用的传统分娩护理模式,由于助产士与产妇交流不多,缺乏相互之间的信任,无法充分关注产妇心理情绪,难以达到良好的自然分娩效果。

产妇在分娩前,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焦虑、担忧等消极情绪,这一般来源于分娩这一重要应激源,其不光会给产妇生理带来一定不良影响,还会影响产妇的心理,当这些影响反射至产妇神经中枢时,则不利于产妇正常分娩,甚至会影响母婴分娩结局。所以,加强产妇分娩期间的护理工作,为产妇创设一个良好的分娩氛围,对疏导产妇不良情绪、确保分娩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随产妇分娩护理需求逐渐提升,加强产妇的身心护理,已成为妇产科医护人员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全程陪伴是指从产妇分娩前,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从分娩开始直至分娩结束2h的全过程陪伴,在这一分娩过程陪伴,助产士除有效掌握产妇产程进展外,还应针对产妇生理、心理及情感方面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让产妇充分感受到舒适与安全,确保产妇分娩顺利完成。

本文抽选2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给予助产士全程陪伴,增强了产妇的分娩信心,消除了产妇的产前担忧情绪。本文研究结果与张蒂[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初产妇经助产士全程陪伴,使产妇焦虑情绪得以有效改善,临床分娩安全性高,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产妇的分娩进程。

参考文献

[1]易健麗.导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139-140.

[2]朱雅丽.背景音乐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对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866-2867.

[3]刘小兰,张琳梓,张治国.PCEA无痛分娩联合气囊仿生助产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阴,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5):595-596.

[4]张蒂,吕行.探讨助产士全程陪护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155-156.

作者简介:吴红(1981.07-),女,汉族,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人性化护理。

猜你喜欢

助产士自然分娩初产妇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产妇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助产士有什么用?
藏西结合自然分娩模式初探
产前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的影响剖析
气囊仿生助产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