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运用茵柴利湿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1-10钟游田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妊娠结局西药

钟游 田野

【摘要】目的:研究茵柴利湿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300例ICP患者,将单独行西药治疗的150例设为A组,将采用茵柴利湿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的150例设为B组,总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B组患者的TBA、TB水平与A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B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A组相比则明显更低,P<0.05。结论:茵柴利湿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建设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茵柴利湿汤;西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27-0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产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多发于妊娠的中晚期,是妊娠女性独发的一种肝脏病症,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瘙痒、黄疸等临床症状,同时伴随总胆汁酸异常升高、肝功能障碍等变化,会对胎儿的宫内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缺氧等不良妊娠事件‘,,。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茵柴利湿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疗效,现将内容作如下报告。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回顾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300例ICP患者,以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各组150例,A组年龄:20~38岁,年龄均值(28.06±3.12)岁;孕周:25~35周,孕周均(31.15±1.75)周;孕次:1~3次,孕次均值(1.45±0.64)次;B组年龄:21~39岁,年龄均值(28.13±3.08)岁:孕周:26~36周,孕周均(31.22±163)周;孕次:1~4次,孕次均值(1.63±0.57)次;对比两组患者资料显示(P>0.05),具有对比价值。

入组标准:所有人组者血清总胆汁酸均>10μmol/L;有明显的皮肤瘙痒与黄疸表现;均为单胎妊娠;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同意;患者及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排除标准:清热疾病引发的肝功能异常、瘙痒以及黄疸症状者;多胎或畸形、生长受限以及羊水与脐带有异样者;合并心、肝、肾以及血液系统严重疾病者。

1.2 方法 A组给予常规西医药治疗,方法为:让患者每日口服熊去氧胆酸(由上海普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9047,规格50mg/片),服用剂量为15mg/(kg·d),分为3~4次服用;取地塞米松(由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H31021399,规格0.75mg/片)100mg与10%的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混合均匀之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用药14天。

B组在A组的基础上再增加使用茵柴利湿汤,药方组成如下:茵陈蒿、土茯苓各20g,柴胡与车前子各10g,黄芩与茯苓各15g,甘草5g,诸药联合以水煎服,每天1剂,持续用药14天。

1.3 指标观察 治疗后,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标准为:经治疗,患者的瘙痒、黄疸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瘙痒、黄疸明显改善,肝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瘙痒、黄疸表现以及肝功能均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显效+有效)/总病例数=总有效率。

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的不妊娠结局。

1.4 数据分析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均以SPSS22.0软件作统计,计量数据现以(x±s)代表,差异以t检验;计数数据现以(n,%)代表,差异以x2检验,P<0.05时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TBA、TB水平及瘙痒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TBA、TB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TBA、TB水平与A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治疗后,B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妊娠期女性机体内的胆汁酸生成与的转运发生异常,导致TBA指标水平异常上升,这种现象发生之后,会使患者的机体生成大量的雌二醇,对子宫分泌功能产生刺激,使其释放前列腺素,提升胎儿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此外,TBA异常升高之后会产出细胞毒性,对胎儿的线粒体膜造成破坏,使其呼吸链功能出现障碍,增加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等发生风险,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TBA水平,帮助其恢复肝功能,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3]。

以往临床针对ICP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西药熊去氧胆酸为主,通过药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肝脏功能,但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疗效却不理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研究ICP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案,以期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改善,但目前为止依然未能找一种可以治愈ICP的药物,只能通过一些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熊脱氧胆酸是当前西医临床用于治疗ICP最常用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属于亲水性的胆汁酸,可以作为患者体内中的内源性胆汁酸的代替品,同时加快患者肝细胞内胆汁酸的转移与胆红素的排除,使胆汁酸的浓度降低,减轻其具备的毒性,改善患者肝功能,对于患者的瘙痒、黄疸等症状可以起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单独采用此药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4]。

中医在ICP辩证施治方面的历史较为久远,中医将该归于“黄疸”、“妊娠身痒”以及“胎前病”的范畴,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妊娠血聚用于养胎,导致阴血不足、血虚生风及肝郁素体缺失,无法将饮食化生为精微,故而造成肝气郁结,导致肝失疏泄、留阻湿浊以及郁而化热引发黄疸;而脾胃升降异常,湿热于肝胆交蒸,致使肝胆的经脉瘀阻、胆汁外溢人肌肤而引发的瘙痒,故该病的治疗重点在于疏肝清热、利胆退黄[5]。而茵柴利湿汤当中的茵陈是中医用于黄疸的首选药物,人脾、胃、肝以及胆经,药人机体后,可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改善,减轻其肝脏组织学的损伤程度,故将其作为药方的君药,柴胡具有疏肝利胆的功效,可以疏利胆汁的瘀积;黄芩与君药配合可发挥清湿热之效,同时起到安胎作用,茯苓与土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且药性甘平,可利水但使正气不伤,柴胡、黄芩、土茯苓以及茯苓作为臣药,再通过车前子强化药方的利水退黄功效,甘草则以对诸药进行调和,发挥脾胃调合之效,诸药联合共奏疏肝清热、利胆退黄之效[6]。

综上所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采用茵柴利湿汤联合西药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癥状,帮助其恢复肝功能,降低不良妊娠发生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芸,李建华,胡继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变化[J].医疗装备,2020,33(15):47-49.

[2]向华,陈琳,易宇凌,等.多烯磷脂酞胆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及对胎儿生长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5):2287-2290+2295.

[3]李邦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汁酸、肝酶指标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S1):58-59.

[4]雷程琳.甘胆酸水平监测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预后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3):2059-2061.

[5]何静媛.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总胆汁酸水平与新生儿脐血胆汁酸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02):181-184.

[6]张瑞莲.茵桅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1):140-142.

猜你喜欢

妊娠结局西药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92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研究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