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2021-01-10林夏梁春贤周丹丹

科教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药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林夏 梁春贤 周丹丹

摘要为推动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千亿元产业发展,着眼于区域医药制造业发展及药品生产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前景,药学专业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校企合作层次浅、范围窄,教学、实践“两张皮”等问题,构建专业发展体系,提高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药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7.019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kills

——Take Guangxi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N Xia, LIANG Chunxian, ZHOU Dandan

(Guangxi Med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10)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100 billion yu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ional medicine,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demand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professionals, the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innovat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with the idea of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dual educ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constructs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ystem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shallow level and narrow scop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wo skins"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to society.

Keywords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harmacy

隨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广西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千亿元产业发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与重点疾病原料药广西基地建设工程”,着力从中药民族药制造业、中药材种植业、医药物流业、养生长寿健康业、诊疗保健设备制造业等五大重点领域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目前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1主要成果

创建校企合作产业学院,建立实践教学独特平台。通过政校企联合方式,与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创建广西首家合作产业学院,战略合作内容包含开设现代学徒制班、共创国家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等,是广西卫生职业教育体系下特色办学模式的新探索,是产教融合的典范。

成立广西首个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工作室,树立文化品牌。挂牌成立广西首个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工作室,项目包含特色中药标本、民族特色中药香囊、植物扎染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室的成立为培养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发挥重要作用,是特色办学的典范,树立了系部“传承、创新、发展”文化品牌。

构建“赛岗证”三对接的实训教学体系,学生职业技能全区第一。创新性的构建“赛岗证”三对接的实训教学体系。引入职业技能竞赛机制和校企共管共育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并重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形成产业与专业发展良性运行机制。建设了1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药学专业及药学实训基地成为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开展协同创新,与企业行业合作研发项目11项,合作开展省级、厅级科研课题13项,校企研发项目获国家专利。形成产业促专业、专业服务产业、专业引领示范的良性发展机制。

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1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校企合作层次浅、范围窄,教学、实践“两张皮”问题。

校企合作机制、教学模式创新不够,教学、学生就业质量有待提升。

教师社会实践平台不足,双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2.2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解决了校企合作层次浅、范围窄的问题,教学、实践“两张皮”问题。原有的校企合作仅局限于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深化校企合作内容的深度,延展合作的范围。本项目通过对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分化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了优化药学专业结构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以合同方式重新定位、有重点地细化校企合作的内容,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引导和促进企业人员深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承担人才培养责任。

优化了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了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成立药学类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全面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强化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的对接;创办企业班,积极推进“产业文化进学校、工业文化进系(部),企业文化进课堂”;创新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积极倡导和推进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及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就业率、就业稳定率和就业收益水平。

创建校内外实践基地,搭建了教师社会实践平台,建立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广西一心、广西桂中等企业合作共建了“一心模拟大药房”“桂中大药房”等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与广西九州通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创办了我院第一个校外“教师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105名兼职教师分担了19610学时的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生师比不合理的紧张局面;同时引入企业技改项目,引入企业资金,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基地的人才、设施设备等资源开展科研,有效提升校内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教师则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专业能力水平。近三年,引入企业研发资金13万元。

3特色与创新点

药学专业作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创新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与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学院,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和新典范。成果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野,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广西卫生职业教育体系下特色办学模式的新探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典范。

把行业的发展规律与教育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发展思路,树立文化品牌。挂牌成立的广西首个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工作室,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拔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担任指导老师,依托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培训项目,为培养具有中药特色技术的人才提供独特的平台,提升药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树立系部“传承、创新、发展”文化品牌。

贴近行业、紧跟市场、依托企业、对接岗位,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实现校企双赢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性的构建“赛岗证”三对接的实训教学体系。引入职业技能竞赛机制和校企共管共育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并重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通过对接医药卫生机构的工作环境、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了具有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操守的药学类专业学生,实现了校企双赢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4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4.1校内推广

药学专业教学条件完善,专业特色显明,带动了整个专业群的快速发展。近四年来,专业群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2015-2018年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328、2407、3202、4322人,为广西乃至全国医药系统输送了大量药学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4.2校外推广

筹建的廣西首家大参林产业学院——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独特的实习实训教学平台,已被区内7所高职院校交流、借鉴,并在广西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官网上发布新闻,辐射示范效果显著。

广西首个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工作室的作品,已与全国近50所中高职院校师生和企业行业代表开展交流、学习,并在全区职业教育活动周上展示,得到自治区领导和师生的肯定、好评。

成果构建的“赛岗证”三对接实训教学体系,在药学系承办的2017年广西食品药品类专业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上,已对来自区内外的50多家知名企业和15家高校进行推广。

成果建设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每年平均接待区内外20多家上级部门、兄弟院校的参观、交流和学习,在全区职业教育的同类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上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4.3社会评价与报道

4.3.1第三方评价获肯定

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2016、2017、2018年),药学专业(群)学生培养质量综合评价为优秀,主要体现在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离职率、校友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等七大核心指标内容(见表1、表2)。

从表1、表2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药学专业群学生就业率逐年稳步提升,保持在95%以上;药学专业群学生的月收入逐年有所提高;专业相关度较高;就业现状满意度高于学校平均水平,离职率逐年下降,校友满意度保持在95%-100%之间,教学满意度均在95%以上。

4.3.2用人单位评价满意率高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通过对学生在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表现的调查,并与同类院校相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满意88%,比较满意12%。

4.3.3社会报道,影响力广

办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权威媒体专题正面报道5篇,获得地市级权威媒体专题正面报道33篇,获得省部级权威媒体专题正面报道57篇。

4.4核心物化成果显著

近年来,药学系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6篇,中文核心期刊15篇,新增省级、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编出版校企合作教材20余部。药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建设专业,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点,自治区级专业发展研究基地,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项项目,被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确认为首批全国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建设点。医药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药学系《创建“三结合、四平台、分阶段”中医药特色文化“三全育人”模式》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培育项目。近五年来,为广西培养紧缺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近10000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通讯作者:周丹丹

基金项目:1、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三模块、四平台、分阶段”改革研究——基于高职药学专业校企差异分析》(项目编号:桂教职成〔2020〕37号);2、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广西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编号:桂教职成〔2018〕65号)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EB/OL].2017.

[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2019.

猜你喜欢

药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